张海清
- 作品数:129 被引量:61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湖南省水稻种子生产现状及政策建议
- 2023年
- 湖南省是杂交水稻制种大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座谈、专家咨询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调研,发现湖南省种子生产存在高标准农田占比低、种管机械化水平较低、比较效益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即以“三个专业化”推进全程机械化、以全程机械化制种驱动“五化”建设、制种产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 宋琳琼郑华斌张海清贺记外唐启源王慰亲
- 关键词:水稻种子
-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综合改革的背景与思路被引量:2
- 2014年
- 农学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内各农业院校均在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曾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为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在总结过去成绩、分析自身问题、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拟定了专业综合改革目标,从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 易镇邪陈光辉张海清屠乃美温圣贤王峰敖和军李瑞莲
- 关键词:农学专业
- 电晕场处理与介电分选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2017年,以2015、2016年生产的N两优华占、望两优6号种子以及2014、2016年生产的Y两优9918种子为试材,对杂交水稻种子进行电晕场处理、介电分选及电晕场+介电分选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的活力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以筛选适宜的电晕场与介电分选处理。结果表明:当场强200 k V/m,处理时间4 min时,种子活力显著提高,其中Y两优9918种子(2014年产)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提高47.22%和23.53%;电晕场处理使种子的电导率及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降低,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根系活力增强,且电导率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当滚筒转速为30 r/min,介电分选电压为4 500 V时,分选效果较好,各级种子活力差异显著;电晕场优化处理结合介电分选优化电压处理,分选的各级种子活力均比单独介电分选明显提高,其中望两优6号(2016年产)组合处理比单独介电分选出的Ⅰ级、Ⅱ级和Ⅲ级种子发芽势分别提高14.28%、18.42%和15.52%,发芽率分别提高7.78%、9.64%和14.71%。
- 庞嘉张海清刘爱民贺记外刘烨刘俊龙张艺馨刘虹
- 关键词:杂交水稻介电分选种子活力
- 湖南省2010~2015年审定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与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对湖南省2010-2015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类型及其产量、品质、抗性等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近6年来审定的197个水稻品种中,杂交稻品种多达184个,占审定品种总数的93.4%,而常规稻仅13个,占6.6%,优质稻品种(组合)8个,占4.1%;产量较对照增产幅度在2.90%-17.10%之间,年度间产量有稳步上升的趋势,但与对照相比,表现出平缓态势;综合抗性指数整体水平中等偏低;品质育种和抗病育种有待进一步加强。种子企业成为水稻育种研发的主体,但教学科研单位仍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力量。
- 苏启卓张海清肖层林
- 关键词:水稻抗病性
- 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研究概述
- 2009年
- 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目标为每公顷每日稻谷产量100 kg,米质达到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抗两种以上主要病虫害。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是选育超级杂交稻最重要的途径。育种家已筛选广亲和基因,并培育了广亲和系,为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条件,配成了亚种间超级杂交稻。但是超级杂交稻组合广适性,高产与优质协调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刘玉龙邓应德肖层林张海清张维亮
-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亚种间杂种优势高产机理广适性
- 大学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4
- 2015年
- 农学专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实践教学是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指出了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 王悦张海清陈光辉张雪莉易镇邪
- 关键词:农学专业教学实践
- 水稻种子裂颖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综述了种子裂颖对水稻生产的危害、影响裂颖的主要因素以及裂颖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将来水稻种子裂颖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 陈柏原符辰建秦鹏张海清杨远柱
- 关键词:水稻种子裂颖种子质量影响因素
- 水稻分蘖数QTL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种质资源筛选
- 2024年
- 水稻(Oryza sativa)分蘖数是水稻产量构成的关键。为了评价不同类型水稻种质资源的分蘖能力,筛选高分蘖的水稻种质,鉴定水稻分蘖性状相关调控基因,本研究利用两个亚群(Indica亚群和Noind亚群)的425份3K水稻核心种质作为研究材料,从分蘖起始至分蘖结束进行了4次分蘖数调查(TN1~TN4),分析了两个亚群之间分蘖数的差异,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定位与水稻分蘖数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结果表明,4次分蘖数调查的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差异不大,在36%~39%。Indica亚群的分蘖数显著高于Noind亚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16个与水稻分蘖数显著关联的QTL,其中3个QTL与已知的影响分蘖数的基因共定位。结合基因注释、基因表达分析、SNP位点LD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从12个新QTL中鉴定出3个候选基因Os02g0503900、Os04g0614600和Os08g0138500,它们分别编码细胞色素P450蛋白、γ-氨基丁酸转氨酶蛋白和bHLH转录因子蛋白。对已知的影响分蘖数基因的单倍型和新候选基因的单倍型分别组合分析,筛选出5份高分蘖的优良种质,其优势单倍型组合的分蘖数显著高于劣势单倍型组合的。本研究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位点的LD连锁不平衡分析、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单倍型分析等多个方面筛选出3个新的水稻分蘖数候选基因,为进一步克隆水稻分蘖数相关基因,揭示水稻分蘖调控分子遗传机理,开展水稻分蘖数多基因组合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 罗新阳王轶欣龚成云朱裕敬崔宇明石居斌韩琪张海清贺记外
- 关键词:水稻分蘖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量性状位点
- 影响两系杂交稻制种纯度的主要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3
- 2010年
- 在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中,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遗传漂移和同形可育株的产生、制种基地和制种季节安排不妥以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是影响种子纯度的主要因素。因此,选用实用型光温敏不育系、通过核心种子生产控制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遗传漂移、根据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光特性选择合适的制种基地并合理安排制种季节、加强不育系育性检测和除杂、采取定向培养母本整齐群体等,是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纯度的重要技术措施。
- 邓晓娟常剑渊肖层林张海清
- 关键词:水稻制种纯度
- 种子包衣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3
- 2007年
- 介绍了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介绍了种衣剂的功能类型、组成成分和作用机理,指出了种子包衣技术存在的不足及可行的解决对策。并对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展望了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前景。
- 张繁张海清
- 关键词:种子包衣种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