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喻姗姗

作品数:19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再灌注
  • 8篇缺血
  • 8篇脑缺血
  • 8篇灌注
  • 7篇再灌注损伤
  • 7篇缺血再灌注
  • 7篇脑缺血再灌注
  • 7篇脑缺血再灌注...
  • 5篇神经保护
  • 4篇细胞
  • 4篇灌注损伤
  • 3篇星形
  • 3篇星形胶质
  • 3篇星形胶质细胞
  • 3篇灶性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局灶
  • 3篇局灶性
  • 3篇局灶性脑缺血
  • 3篇胶质

机构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喻姗姗
  • 11篇赵涌
  • 7篇巫静娴
  • 7篇赵敬
  • 4篇周杨
  • 3篇周云川
  • 3篇王娅兰
  • 3篇陈晏林
  • 3篇林雪梅
  • 2篇李庆姝
  • 2篇唐怡
  • 2篇肖明
  • 1篇吴雪梅
  • 1篇王顺和
  • 1篇曹友德
  • 1篇曹友德
  • 1篇冯刚
  • 1篇李玲玉
  • 1篇谭丽
  • 1篇郑维平

传媒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教学模式在非临床专业医学生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医学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使以形态教学为主的病理学教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及缺点比其他临床专业更加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每个病理学教师努力的新方向。
高敏娜喻姗姗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模式病理学教学
网络环境下PBL模式在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团队的主要生力军。近年来,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医学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和改革的难点。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之中的教学改革方法。结合了网络环境的PBL教学能更加符合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培养规律,在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
喻姗姗赵涌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网络环境科研能力培养
莱菔硫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别于MCAO后1h腹腔注射莱菔硫烷2.5mg/kg、5mg/kg、10mg/kg。于缺血2h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行为缺损评分,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黄核蛋白NQO1和脂质过氧化酶Prx6的表达。结果莱菔硫烷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缺损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其中5mg/kg组能显著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缺损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提示NQO1和Prx6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莱菔硫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内源性抗氧化蛋白NQO1和Prx6的表达有关。
李斓喻姗姗李玲玉吴晓颖陈宴林赵敬
关键词:莱菔硫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
“阶段—多样混合培养模式”在临床病理住培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4年
临床病理医生作为我国医疗行业急需人才,目前已成为提升当今医疗行业服务质量的瓶颈之一。如何培养较高质量的临床病理住院医师是目前规范化培训中的热点。自2014年1月成为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专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将培训分成了临床病理基础夯实、临床病理能力培养、亚专科与科学研究发展兴趣培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专业基地采用了专题讲座、教学会诊、多头镜下教师示教、定期疑难病例讨论、文献汇报等面授方式教学,同时结合视频学习、数字化标本切片等多种技术媒介手段进行多维度教学。同时建立并培养经验丰富的住培带教师资队伍,形成了包含老中青的高素质教师梯队。最终形成“阶段—多样混合培养模式”住培制度,保证住培学员通过住培业考试、职业医师考试等。并助力住培学员通过中级考试、同等学力申请专业学位硕士考试等。因此,该基地逐步建立“阶段—多样混合培养模式”,希望为优化临床病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提供经验,为培养合格的临床病理诊断医生打下基础。
彭莉周杨周杨赵涌巫静娴曹友德赵涌
关键词:临床病理住院医师继续医学教育
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MMP-2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MCAO后1h腹腔注射100mg/kg姜黄素,MCAO2h再灌注22h后处死动物。取患侧或对照侧端脑,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方法研究MMP-9及MMP-2的表达及活性。结果 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结果均表明,姜黄素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诱导的MMP-9及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活性水平。结论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了MMP-9及MMP-2蛋白的高表达及活性增高有关。
赵敬喻姗姗林雪梅赵涌
关键词:姜黄素缺血再灌注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
Peroxiredoxin 6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6(Prdx6)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中脑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诱导SD大鼠左侧脑皮质缺血再灌注,将大鼠随机(n=16)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Scramble组和Prdx6-si RNA组:前两组均不进行侧脑室注射,其中Sham组仅做手术切口,不插入线栓,MCAO组进行手术造模;后2组分别侧脑室注射8μl的乱序Prdx6-si RNA和Prdx6-si RNA再手术建模。测定各组神经功能学评分、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HE和亚甲蓝染色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再灌注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Prdx6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最后,检测SOD、MDA活性并用TUNLE染色法探讨相关氧化、凋亡机制。结果:Prdx6-si RNA组与MCAO组相比,神经功能学评分、缺血侧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增加(P=0.000);HE和亚甲蓝染色显示脑缺血区神经元损伤进一步加重(P=0.000);SOD活性进一步降低(P=0.000),MDA含量进一步增加(P=0.000);TUNLE染色阳性细胞率(P=0.000)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1)均进一步增高。而Scramble组与MCAO组比以上各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Prdx6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其抗氧化和抗凋亡机制有关。
姜蓓蓓谭丽姚辉喻姗姗赵涌王顺和
关键词:RNA脑缺血再灌注抗凋亡
二烯丙基硫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rf2、NQO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硫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rf2、NQO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200mg/kg二烯丙基硫醚预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中SOD、MDA活性,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测定Nrf2、NQO1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大鼠经二烯丙基硫醚预处理后神经损害症状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SOD活性增强,同时MDA活性受到抑制,Nrf2、NQO1蛋白分子表达上调。结论二烯丙基硫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大鼠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激活Nrf2/NQO1通路有关。
林雪梅赵敬喻姗姗巫静娴陈晏林赵涌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抗氧化作用
莱菔硫烷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OGD)/复氧(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出生0~1 d的SD乳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5~6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GD组及SFN组。建立皮质神经元的OGD模型,1 h后复氧,模拟再灌注模型,OGD/R期间给予0.1、0.5、1、2.5μmol/L SFN,复氧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来衡量细胞损伤程度,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观察神经元OGD/R后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示神经元的细胞存活率1μmol/L SFN组显著高于OGD组[(54.56±8.75)%vs(37.51±9.39)%,P<0.01]。SFN组LDH的释放量显著低于OGD组[(330.91±152.33)vs(769.87±275.63)mmol/L,P<0.01]。免疫荧光检测示SFN组8-OHDG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OGD组[(42.10±8.53)%vs(72.50±10.85)%,P<0.01],而SFN组NQO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OGD组[(90.47±5.46)%vs(70.90±7.92)%,P<0.01]。Western blot检测示SFN组NQO1的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OGD组[(0.760±0.063)vs(0.497±0.056),P<0.01]。结论 SFN可减轻OGD/R引起的皮质神经元的损伤。降低8-OHDG的表达和增加NQO1的表达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吴雪梅巫静娴喻姗姗赵敬赵涌
关键词:莱菔硫烷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内源性保护策略研究
赵涌赵敬喻姗姗陈晏林巫静
1.研究内容: (1)Nrf2通路诱导剂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发现姜黄素、天麻等在脑I/R损伤中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均与激活Nrf2通路,调控氧...
关键词: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表达药物防治
Sulfiredoxin-1对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Sulfiredoxin-1(Srxn1)对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应用RNAi技术将Srxn1干扰小发夹RNA(shRNA)及阴性载体(negative control)转染至星形胶质细胞,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rxn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2实验分为control组、control+OGD/R组、negative control(NC)+OGD/R组、sh-Srxn1+OGD/R组(n=3),细胞转染72 h后建立OGD模型,6 h后予以复氧,模拟再灌注模型;3复氧12 h后,MTS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 33342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shRNA-Srxn1转染细胞后,与空白组和阴性组比较,干扰组Srx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分别降低47%和58.5%;2MTS结果显示,干扰sh-Srxn1+OGD/R组细胞活性较control+OGD/R组显著下降[(38.79±2.14)vs(69.35±10.54),P<0.05];Hoechst 33342结果显示,干扰sh-Srxn1+OGD/R组细胞凋亡较control+OGD/R组明显增加[(51.67±7.64)vs(25.00±5.00),P<0.0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OGD/R组比较,干扰sh-Srxn1+OGD/R组细胞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ax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Srxn1对OGD/R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可能与其抗凋亡作用相关。
周云川周杨巫静娴喻姗姗赵涌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