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怀
- 作品数:35 被引量:7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地震沉积微相组合分析方法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基于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地震沉积微相组合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典型区域,划分高精度层序以及确定建立地质模型所需的数据样本点;在高精度层序地层的格架下确定砂体特征与地球物理响应之间的联系;在所述典型...
- 刘豪杜晓峰周心怀黄晓波郝诗濛
- 文献传递
- 渤中坳陷及邻区构造分带变形特征被引量:7
- 2009年
- 根据渤中坳陷及邻区的平面构造分布特征、剖面构造特征和布格重力异常等方面的资料分析,认为渤中坳陷及邻区构造具有分带性,从西向东可分为3个带:(1)西部凸起带:发育大量的凸起和断裂,凸起和凸起之间以小凹陷相隔,布格重力异常呈不规则团块状;(2)中部凹陷带:由渤中凹陷和辽中凹陷组成,很少发育凸起和断裂,布格重力异常呈等轴斑块状、椭圆状;(3)东部凸起带:由大量的凸起和凹陷相间组成,由于郯庐断裂的影响形成大量的断层,主要为走滑断裂及分支断裂,布格重力异常主要呈线状分布。这种构造分带性受郯庐断裂带的多期构造活动控制,对油气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西部凸起带和东部凸起带由于长期处于构造的较高部位,已成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 万桂梅汤良杰周心怀金文正陈绪云
- 关键词:布格重力异常
- 渤海海域JZ25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地温场、地压场特征及其演变
- 文章主要利用静温测试、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镜质体反射率技术和包裹体技术来分别测定地温场、压力场特征、古低温演化和古压力演化。结果为:该区沙河街组储层现今的孔隙流体压力均接近静水压力,基本为常压;在前述所建立的地史模型的基...
- 袁海锋周心怀梁家驹罗小平徐国盛
- 关键词:渤海海域古近系地温场
- 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带盐相关构造特征被引量:9
- 2008年
- 通过对盐相关构造变形样式的探讨,证明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带盐相关构造的形成受到走滑作用和重力流动作用控制,以盐层沿层流动为主要特征,由南至北,盐层逐渐由过成熟底辟向盐枕过渡。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带盐上构造有盐上断裂背斜、盐撤凹陷、龟背构造、翼部地层超覆和盐体遮挡构造;盐层构造有枕状底辟、盐株和外来盐席;推测盐下构造有早期古隆起。盐相关构造经历了发育—调整—成熟—再活动4个主要阶段。盐上构造圈闭控制了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带的油气聚集。
- 孙和风周心怀彭文绪王德英彭刚
- 关键词:莱州湾凹陷盐相关构造油气成藏
- 渤海JZS潜山油藏储层发育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渤海JZS潜山基岩为一套太古界变质岩地层,具有构造复杂,裂缝发育、横向变化大的特点。渤海油田类似基岩潜山油田较少,缺少一定的预测研究方法和经验。以岩石薄片研究、岩心描述统计、常规测井及FMI成像测井信息分析为基础,总结了该区基岩储层的"四性"特征;同时,利用地震多属性技术综合分析和预测潜山储层发育展布特征,避免了单项技术预测的多解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并形成了一套有效预测潜山裂缝性储层分布规律的方法,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的证实,为油田评价及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史浩周心怀孙书滨王刚姚长华
- 关键词:潜山油藏太古界变质岩储层裂缝
- 渤海海域断裂体系及其相互作用特征
- 利用地震剖面解释和构造编图成果,对渤海海域新生代断裂发育及其相互作用特征进行了分析。渤海海域主要发育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局部地区发育反转断裂。根据断层倾向及其组合特征,可将断层软联接类型分为同向、对向和背向叠覆型三类,其...
- 余一欣周心怀徐长贵吕丁友彭文绪
- 关键词:渤海海域地震资料
- 文献传递
- 辽中中洼东陡坡带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预测被引量:6
- 2007年
- 受地震资料品质和钻井控制点较少的影响,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辽中中洼东陡坡带古近系储层预测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储层预测方法,以砂体包络线为控制面选取合理时窗和提取地震属性,针对地震能量、振幅、频率和波形特点进行地震相划分,并结合地质综合分析结果对储层分布特征进行精确预测。辽中中洼东陡坡带A构造区南高点S1井的钻探成功,证实了钻前对该区储层预测的正确性,也证明了这一储层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 周心怀王昕魏刚高阳东何新容孙书滨
- 关键词: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储层预测
- 辽东湾地区辽西低凸起油气田成藏地质条件的差异被引量:29
- 2010年
- 在油气藏特征、油气来源、输导体系等综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辽东湾地区辽西低凸起JZ20-2凝析气田、JZ25-1S油气田、SZ36-1油田3个大中型油气田成藏模式的差异性。JZ20-2为单向双源成藏模式,以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营组三段区域超压盖层分隔,上部东营组正常地层压力油藏为辽中北洼东营组三段烃源岩排出的油气沿东营组二段三角洲砂体运聚而成,下部沙河街组及潜山超压凝析气藏则是由辽中北洼沙河街组烃源岩释放出的超压凝析油气沿不整合运聚而成。JZ25-1S为双向油源混合型成藏模式,辽西凹陷的油气沿西侧辽西1号、辽西2号边界断层垂向运移到辽西低凸起,同时辽中凹陷油气沿东斜坡不整合、砂体侧向运移,最终两个方向油气在JZ25-1S构造沙河街组二段砂体或太古界潜山储集体混合聚集成藏。SZ36-1为单向油源成藏模式,辽中南洼的油气沿油源断层-三角洲砂体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至SZ36-1构造东营组二段砂体中聚集成藏。
- 李潍莲刘震刘俊榜夏庆龙周心怀
- 关键词:油-源对比输导体系油气成藏模式油气藏特征辽西低凸起
- 辽东湾古近纪东营期古气候演化及其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依据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原理,通过对辽东湾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中孢粉进行气候类型划分、不同气候类型孢粉含量和相对比值综合分析,对古气候演化及其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渐新世东营期气候总体上表现为从相对干热向相对冷湿转变;气候演变存在明显的旋回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旋回,与前人研究划分的四级层序界面吻合;气候和构造沉降控制了不同层次的湖平面变化,气候为构造沉降稳定阶段控制湖平面高频升降的主控因素,并间接控制四级层序界面的形成,同时干热气候是形成盆底扇的有利条件。
- 吴伟林畅松周心怀李全邢作昌言语
- 关键词:古气候湖平面变化渐新世
- 渤海海域新近纪—第四纪断裂特征及形成机制
- 渤海海域是郯庐断裂带所经之地,该区断裂的形成与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密切相关。新近纪及后期郯庐断裂发生右行走滑作用,在渤海海域浅层形成伴生断层,主要沿着郯庐断裂和张家口—蓬莱断裂两侧分布,走向NE、NEE、近EW向和NWW向...
- 万桂梅汤良杰周心怀金文正陈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