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淑芳

作品数:33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小麦
  • 7篇胁迫
  • 7篇基因
  • 5篇盐胁迫
  • 5篇植物
  • 4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片
  • 3篇植物生理
  • 3篇植物生理学
  • 3篇生理
  • 3篇拟南芥
  • 3篇籽粒
  • 3篇冷型小麦
  • 3篇可溶性糖
  • 3篇教学
  • 2篇蛋白
  • 2篇叶绿素荧光
  • 2篇幼苗
  • 2篇玉米

机构

  • 29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河南大学
  • 2篇榆林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机十院国际...

作者

  • 32篇吕淑芳
  • 11篇王征宏
  • 8篇侯典云
  • 7篇胥华伟
  • 5篇赵杏利
  • 4篇宋鹏
  • 4篇郭秀璞
  • 3篇孔祥生
  • 3篇江静
  • 3篇黄华
  • 3篇赵威
  • 3篇张红晓
  • 3篇苗芳
  • 2篇张嵩午
  • 2篇吴疆
  • 2篇范丙友
  • 2篇戴凌峰
  • 2篇李友军
  • 2篇郭丽丽
  • 2篇史国安

传媒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草药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热带农业工程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现代园艺
  • 1篇南方农业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氨酸棒杆菌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谷氨酸棒杆菌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基因编辑技术领域,首先利用卡那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在谷氨酸棒杆菌野生菌的基因组中插入一段失活的卡那抗性基因构建敲除模式菌;根据靶基因位点设计...
王婷吕淑芳高双成
叶绿体色素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通过不同提取方法提取了几种植物叶片叶绿体色素,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实验处理比较,提取过程加碳酸钙的提取液各色素含量均高于未加碳酸钙的提取液;3种提取方法比较,95%乙醇沸水浴法提取的色素含量高于95%乙醇研磨法和80%丙酮研磨法;不同实验材料比较,法国梧桐叶片和胡萝卜叶片色素含量较高,有利于层析分离效果的观察。
吕淑芳王征宏
关键词:叶绿体色素色素含量
芍药切花内参基因筛选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2025年
【目的】筛选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过程中和盛开期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最适内参基因,深入解析ACS和ACO基因在乙烯介导的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过程中的功能。【方法】(1)以芍药‘桃花飞雪’为材料,基于qRT-PCR技术分析13个候选内参基因在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不同时期及盛开期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等软件和ΔCt法对其表达稳定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在线RefFinder网站分析获得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的综合排名。(2)利用筛选出的双内参基因,对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CS和ACO在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不同时期及盛开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在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的不同时期,geNorm分析表明GAPDH和RAN3表达稳定性最好;NormFinder分析显示RAN3表达最稳定;BestKeeper分析表明18S rRNA表达稳定性最好;RefFinder综合分析表明RAN3和GAPDH为最适内参基因。(2)在盛开期芍药切花花器官不同组织中,geNorm分析表明ARF和PP2A表达稳定性最好;NormFinder分析显示UBQ表达最稳定;BestKeeper分析表明GAPDH表达稳定性最好;RefFinder综合分析表明UBQ和ARF为最适内参基因。(3)在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过程中,ACS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CO基因表达量,是调控乙烯合成的开关;ACO主要在切花开放前期(瓶插0~12 h)发挥作用;ACS表达量在绽口期和衰败期(瓶插6 h和144 h)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在盛开期对乙烯合成起到限制作用;(4)在芍药切花盛开期不同组织中,ACS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ACO,ACS和ACO基因的表达存在组织差异性,且均在茎和花萼中表达较高。【结论】本研究筛选出芍药切花开放至衰老不同时期(RAN3和GAPDH)以及盛开期不同组织中(UBQ和ARF)qPCR定量表达分析的双内参基因组合;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CO主要在芍药切花开放过程发挥作用,ACS基因在芍药切花开放和衰老�
戴睿段帅帅肖士奎卫志鹏吕淑芳史国安吴疆范丙友
关键词:芍药内参基因乙烯生物合成
盐胁迫下外源NO对玉米叶片氮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研究了NO信号分子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氮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 mmol/LNaCl溶液处理后,玉米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迅速下降,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趋于缓和。在同样的盐胁迫条件下,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处理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显著促进了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升高。表明外源NO供体可以调节玉米叶片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增强玉米幼苗的耐盐性。
王征宏吕淑芳张亚冰
关键词:盐胁迫一氧化氮玉米氮代谢
不同温度型小麦胚乳细胞增殖和籽粒生长动态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型小麦胚乳细胞增殖、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增长动态以及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的相关性,以期进行为不同温度型小麦的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胚乳细胞染色、分离、显微镜下计数等方法,研究冷型小麦小偃6号、陕229、RB6和暖型小麦9430、NR9405、偃师9号的胚乳细胞增殖动态、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增长特性,以及胚乳细胞数与籽粒体积和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小麦胚乳细胞增殖过程分为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在胚乳细胞快增期,冷型小麦增长比暖型小麦快,在缓增期,冷型小麦各品种胚乳细胞数较暖型小麦多;冷型小麦籽粒体积和干质量在胚乳细胞数缓增期较暖型小麦大;小麦籽粒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的决定系数R2为0.814,与籽粒体积的决定系数R2为0.900。【结论】冷型小麦各品种籽粒最终的胚乳细胞数较暖型小麦多,籽粒体积和干质量在胚乳细胞数缓增期较暖型小麦大;胚乳细胞数与籽粒干质量和体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苗芳吕淑芳谢志萍刘萍丁虹茹崔宏安张嵩午
关键词:冷型小麦胚乳细胞籽粒体积
基于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连翘FsWRKY4/FsMAPK3蛋白互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连翘FsWRKY4/FsMAPK3蛋白互作的方法,即通过酵母双杂交验证两蛋白互作,过程为:克隆获得连翘<I>FsWRKY4</I>、<I>FsMAPK3</I>基因序列,并通过一步克隆法构...
侯典云张佳琪吕淑芳郭菡刘浩王婷
连翘多胺氧化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连翘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基因家族在盐和干旱胁迫下的响应特征。方法通过分析连翘转录组数据鉴定出5个连翘PAO基因家族成员,结合蛋白质理化性质和基序分析、蛋白质结构分析、系统进化分析、结构域等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探究了盐和干旱胁迫下PAO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连翘PAO基因家族氨基酸数介于235~541 aa,相对分子质量在26069~59328,等电点在5.27~5.86;不稳定系数为35.68~44.14,总平均亲水性皆为负值,推测连翘PAO家族蛋白均为不稳定型、酸性、亲水性蛋白,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为蛋白主要二级结构形式。结论鉴定出的5个连翘PAO基因家族成员均具有特异性表达模式;在盐和干旱胁迫下5个连翘PAO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均受到诱导,可能参与连翘的盐胁迫及干旱胁迫响应调控,为深入探讨连翘PAO基因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陈佳茜郭广洋谭新杰吕淑芳胥华伟胥华伟邓萍侯典云
关键词:连翘胁迫蛋白质结构分析
一种具有抗生作用的内生真菌ZXL-SZY-R-9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生作用的内生真菌ZXL‑SZY‑R‑9及其应用。所述的具有抗生作用的内生真菌ZXL‑SZY‑R‑9,命名为蓝状菌(Talaromyces sp.)ZXL‑SZY‑R‑9,于...
赵杏利胡镇杰吕淑芳侯典云宋鹏
文献传递
拟南芥乙烯合成酶ACS基因家族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合酶(ACC synthase,ACS)是乙烯生物合成的限速酶。ACS酶活性是ACC和乙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其酶活性调节主要涉及转录启动、翻译后修饰、酶高级结构形成、生化特性等方面。简要总结拟南芥ACS酶活性研究进展。
吕淑芳江静
关键词:活性调控乙烯
芍药ACS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质原核表达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研究芍药ACS基因的功能,应用RACE技术从芍药切花品种桃花飞雪中克隆了PlACS基因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综合分析;以pET32a为骨架,构建了PlAC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PlACS蛋白高效的原核表达体系。结果表明,PlACS cDNA全长1752 bp(GenBank登录号JX512359),共编码492个氨基酸,具有7个保守结构域及活性位点K;分子进化分析表明,PlACS和牡丹ACS亲缘关系最近;二级结构预测发现,PlACS蛋白由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四者比例分别为40.04%,16.26%,6.91%和36.79%;同源建模显示,PlACS蛋白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PlACS蛋白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基因工程菌菌体密度A达0.2时,在菌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1 mmol/L的IPTG,在37℃诱导2 h。PlACS重组蛋白高效原核表达体系为后续通过变复性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PlACS蛋白及其酶学功能鉴定奠定基础。
肖士奎李芳张文婷吕淑芳史国安吴疆范丙友
关键词:芍药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