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朝晖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食管
  • 9篇食管癌
  • 8篇蛋白
  • 8篇小窝
  • 8篇小窝蛋白
  • 7篇细胞
  • 7篇小窝蛋白-1
  • 3篇磷酸
  • 3篇磷酸化
  • 2篇蛋白激酶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食管癌EC9...
  • 2篇食管癌细胞
  • 2篇食管鳞癌
  • 2篇食管肿瘤
  • 2篇通路
  • 2篇肿瘤

机构

  • 15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15篇刘朝晖
  • 15篇陈素钻
  • 13篇俞晶
  • 11篇郭光华
  • 4篇蔡晓曼
  • 3篇章昱
  • 2篇左丽萍
  • 2篇梁晓松
  • 2篇林霓
  • 2篇郑彦丰
  • 1篇谢庆玲
  • 1篇时权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究导致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用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早期风险评估。方法将161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101例)和非出血组(60例),比较两组间29个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级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负相关)、凝血酶原时间及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门静脉内径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生有预测意义,其中血小板计数与其发生呈负相关。
陈素钻谢庆玲俞晶刘朝晖郭光华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磷酸化小窝蛋白-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磷酸化小窝蛋白-1(PY14caveolin-1,PY14cav-1)在不同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Y14cav-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和检测PY14cav-1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Y14cav-1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PY14cav-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Y14cav-1与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PY14cav-1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Y14cav-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性(P=0.034)。结论:PY14cav-1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判断食管癌预后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汤盛新陈素钻俞晶吴瑞暖刘朝晖蔡晓曼郭光华
关键词:食管鳞癌
糖尿病在潮汕地区食管癌患者发病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糖尿病在潮汕地区食管癌患者中所起的作用,为食管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病例617例,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413例,食管腺癌204例,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各因素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并主要探讨糖尿病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结果 校正年龄、性别、出生地、受教育水平、吸烟、饮酒、体重指数后发现2型糖尿病不会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危险性(OR:1.32,95% CI:0.89 -2.67),但是会增加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性(OR:1.49,95% CI:1.06 -2.04).结论 糖尿病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不具有促进作用,糖尿病是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可能预防食管腺癌的发生.
俞晶林霓郑彦丰时权吴瑞暖刘朝晖陈素钻郭光华
关键词:糖尿病食管肿瘤
小窝蛋白-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小窝蛋白-1(Cav-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av-1是否可以作为食管癌肿瘤标记物。方法(1l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食管癌细胞EC109、EC9706中Cav-1的表达情况;(2)收集本院43例食管癌患者血清,30例良性食管病变患者血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Cav.1的表达情况。结果(1)WesternBlot结果显示,Cav-1在食管癌细胞ECl09、EC9706中均表达;在低分化的食管癌细胞ECl09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的食管癌细胞EC9706(t=3.08,P=0.035)。(2)ELISA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血清Cav-1中位数为0.104ng/ml;良性食管病变患者血清Cav,1中位数为0.075ng/ml;健康体检者血清Cav-1中位数为0.081ng/ml;食管癌患者血清与良性食管病变及健康体检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6,P=0.001)。结论Cav-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良性食管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有望成为食管癌肿瘤标志物。
陈素钻吴瑞暖俞晶刘朝晖郭光华
关键词:结蛋白血液食管肿瘤血液
ROCK抑制剂对TE13细胞生长及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在体外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的蛋白激酶(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处理人食管癌细胞株TE13,观察Y-27632对TE13的生长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株TE13,分别用不同浓度的Y-27632(2.5、5、10、20μmol/L)处理细胞24 h,对照组加等体积PBS,采用细胞计数、MTT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窝蛋白(cav)-1的表达水平。结果 Y-27632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与迁移能力,随着时间的增加促进效果越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Y-27632可以上调cav-1表达水平。结论 ROCK信号通路参与TE13细胞生长与迁移的调节,Y-27632可以增加TE13细胞的生长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v-1的表达有关。
吴瑞暖陈素钻俞晶刘朝晖郭光华
关键词:食管癌小窝蛋白-1
参苓白术颗粒治疗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6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63例给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19.05%,对照组为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33.33%,对照组为20.6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30%,对照组为5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对"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莫沙必利。
俞晶刘朝晖蔡晓曼陈素钻郭光华
关键词:莫沙必利
小窝蛋白-1与食管癌细胞迁移之间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Cav)-1在食管癌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TE13细胞株,采用Cav-1小干扰RNA(siRNA)转染TE13细胞(转染组),以未转染细胞为对照(NC)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的Cav-1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探讨Cav-1和食管癌细胞迁移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食管癌TE13细胞高表达Cav-1,转染siRNA后细胞Cav-1表达水平较转染前明显下降,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细胞的灰度值分别为(1.98±0.34)和(3.15±6.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P<0.05)。划痕试验结果显示,未转染组在划痕后24 h痕间距明显缩窄,部分痕区域细胞密集;而转染组细胞在划痕后24 h痕间距未见明显缩窄。表明转染后细胞的迁移能力较转染前明显下降。结论 Cav-1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促癌基因的角色,抑制Cav-1表达可能抑制食管癌的进展。
陈小嫦章昱刘朝晖吴瑞暖陈素钻
关键词:食管癌小窝蛋白-1细胞迁移细胞转染
小窝蛋白1及其磷酸化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 检测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及其磷酸化小窝蛋白1(PY 14caveolin-1)在不同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v-1及其PY14cav-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av-1及PY 14cav-1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 av-1及PY14Cav-1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Cav-1及PY14cav-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av-1及PY14cav-1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减少,提示其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可能参与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
俞晶汤盛新吴瑞暖刘朝晖蔡晓曼郭光华陈素钻
关键词:食管鳞癌小窝蛋白1
小窝蛋白-1和E-钙黏蛋白在食管癌TE1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检测小窝蛋白-1(Cav-1)和E-钙黏蛋白(E-cad)在食管癌TE1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av-1在食管癌转移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化学合成针对Cav-1基因3个不同靶点的siRNA(Cav-1 siRNAl,Cav-1 siRNA2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食管癌TE1细胞系,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转染对照siRNA细胞为阴性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NA干扰后TE1细胞中Cav-1和Ecad的表达情况;Transwell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av-1siRNA使食管癌TE1细胞系中Cav-1表达水平降低(P<0.01),E-cad表达水平升高(P<0.01);Transwe迁移及侵袭试验结果提示转染Cav-1siRNA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弱(P<0.05)。结论:Cav-1可能通过调节E-cad的表达影响食管癌的转移。
蔡晓曼陈素钻俞晶刘朝晖吴瑞暖汤盛新郭光华
关键词:小窝蛋白-1E-钙黏蛋白食管癌
环巴胺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环巴胺(cyclopamine)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EC9706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环巴胺,作用不同时间,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AO/EB双荧光染色观察药物作用于细胞后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于细胞后对Gli-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法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相比,环巴胺对EC9706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环巴胺对EC97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AO/EB双荧光染色显示,细胞体积缩小,皱缩变圆,边缘毛糙,形成不规则突起,细胞核凝集、固缩;环巴胺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达到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其调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DMSO组,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环巴胺可能是通过影响Gli-1蛋白的表达来调控细胞的生长。其表达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及DMSO组,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环巴胺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与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且Gli-1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对食管癌的诊断、治疗以及新药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刘朝晖陈素钻俞晶左丽萍梁晓松吴瑞暖郭光华
关键词:食管癌HEDGEHOG信号通路环巴胺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