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彩刚

作品数:68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乳腺
  • 25篇肿瘤
  • 17篇乳腺癌
  • 17篇腺癌
  • 13篇胃癌
  • 13篇细胞
  • 10篇蛋白
  • 10篇胃肿瘤
  • 10篇淋巴
  • 10篇淋巴结
  • 9篇预后
  • 9篇免疫
  • 7篇中药
  • 7篇腺肿瘤
  • 6篇蛋白抑制
  • 6篇蛋白抑制剂
  • 6篇医药领域
  • 6篇抑制剂
  • 6篇制剂
  • 6篇复方中药

机构

  • 40篇中国医科大学
  • 31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本钢总医院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68篇刘彩刚
  • 14篇路平
  • 8篇徐惠绵
  • 6篇陈峻青
  • 6篇赵玉虹
  • 6篇金锋
  • 6篇王永来
  • 5篇阿拉腾宝力德
  • 5篇王舒宝
  • 5篇陈双
  • 5篇王斌斌
  • 4篇李医明
  • 4篇张瑞山
  • 3篇张丽丽
  • 3篇常青
  • 3篇陈波
  • 3篇林育红
  • 3篇王春喜
  • 3篇韩晔
  • 3篇姚凡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HR+/HER2+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的基因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用于HR+/HER2+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的基因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用于HR+/HER2+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型的基因组合物包括如下4个基因:CD8A基因、KRT5基因、GFRA1基因和PFKP基因;本发明提供的HR...
刘彩刚 孙丽莎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筛查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病人血清特异性蛋白的探讨
2011年
目的寻找筛查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病人血清特异性蛋白。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2007-2009年收治的20例大肠癌和20例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病人,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其血清中特异性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两组样本质荷比在2000~30000u间有3774u、11851u的2个蛋白峰有显著差异。结论 SELDI-TOF-MS技术对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诊断和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的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蔡相军王福荣王春喜王斌刘洪涛刘彩刚冷晗
关键词:大肠肿瘤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KKLC1蛋白抑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噻二唑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在制备KKLC1蛋白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噻二唑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经活性实验验证,本发明制得的噻二唑类化合物与KKLC1靶蛋...
刘彩刚杨永亮刘洋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提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显示,近年来中国乳腺癌...
牛楠刘彩刚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
HER-2、p53的表达对乳腺癌蒽环类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及p53的表达与以蒽环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0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以蒽环类为基础的NAC。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AC前ER、PR、c-erbB2及p53的表达情况,c-erbB2表达为阳性及强阳性者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以确定HER-2基因的扩增水平。NAC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0例患者中,缓解30例(75%),无缓解10例(25%);HER-2基因无扩增及p53表达阴性均与高反应性相关(P均<0.05);化疗≥4个周期的患者疗效达完全缓解的比例显著高于<4个周期者(P<0.05)。结论HER-2基因无扩增及p53表达阴性的患者可能对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敏感;适当增加化疗周期数可能增加完全缓解率。
王晓兰陈波姚凡李继光刘楠邱雪杉刘彩刚金锋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蛋白质P53蒽环类
乳房重建患者术后焦虑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乳房重建患者术后情绪焦虑的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乳腺外科诊治的102例接受乳房重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并对可能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2例患者中,68例患者有焦虑情绪,筛出率为66.7%。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度、工作性质、家庭收入、对重建效果的担心、角色定位、对疾病的认识、丈夫的态度及术后锻炼情况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角色定位、社会支持度、对疾病的认识、乳房重建的时间以及对重建效果的担心是影响焦虑情绪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乳房重建患者的术后焦虑情绪比较突出,其影响因素较多,医护工作者应该针对本文筛选出的相关因素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引导患者走出心理误区。
曹方凝刘彩刚单会莲
关键词:乳房重建乳腺癌焦虑情绪心理干预
淋巴结转移率在胃癌淋巴结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本研究对淋巴结转移率作为一个淋巴结分期指标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为胃癌的淋巴结分期系统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我们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224....
刘彩刚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胃癌预后指标
文献传递
乳房假体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乳房假体。;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乳房切除后,用作假体填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5.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
刘彩刚崔笑宇
胃中部癌前哨淋巴结邻近、横向和跳跃性转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胃中部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规律,为合理淋巴结清除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收治的1 825例胃癌患者中选取52例单个转移淋巴结的胃中部癌病例,分析转移淋巴结的位置分布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中N137例;N1以上15例。小弯侧癌35例,No.3(+)17例,No.4(+)5例,No.7(+)8例;大弯侧癌17例,No.4(+)7例,No.10(+)3例。病理分级在N1组和N1以上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中部小弯侧癌术中,No.7应被切除,大弯侧癌手术时应注意探查No.10,如怀疑有转移应行脾切除。
刘彩刚王永来路平陈峻青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转移前哨淋巴结
多发进展期胃癌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发进展期胃癌第3站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手术清除范围,以期提高根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发生第3站淋巴结转移多发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主癌大小、主副癌组织学、大体分型、主副癌所占分区、淋巴管癌栓进行统计学分析。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主癌大小和主、副癌所占分区对第3站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他因素如主、副癌组织学分型、大体分型、淋巴管癌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癌≥5 cm组7例第3站淋巴结转移中No.12转移3例,No.13转移3例,No.14转移1例。主、副癌位于不同区域组16例第3站淋巴结转移中No.11转移4例,No.12转移6例,No.13转移4例,No.14转移1例,No.15转移1例。结论:主癌≥5 cm和主、副癌位于不同区域是影响多发进展期胃癌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对于主癌≥5 cm、主副癌位于不同区域者宜行D2+根治术式。
李华路平张静刘彩刚徐惠绵王舒宝陈峻青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肿瘤转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