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燕秋

作品数:9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塞
  • 3篇溶栓
  • 3篇溶栓治疗
  • 3篇聚体
  • 3篇急性心肌梗塞
  • 3篇梗塞
  • 3篇二聚体
  • 3篇D-二聚体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一氧化碳
  • 2篇老年
  • 2篇家兔
  • 2篇家兔动脉粥样...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动脉硬化

机构

  • 9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余燕秋
  • 8篇李鲁光
  • 5篇徐少平
  • 5篇沙鸥
  • 3篇张桂珍
  • 3篇程友琴
  • 3篇唐朝枢
  • 2篇田军
  • 2篇徐幼月
  • 2篇和渝斌
  • 2篇肖竞
  • 2篇崔吉君
  • 1篇黄九延
  • 1篇薛琳
  • 1篇武仰晶
  • 1篇杨晓玲
  • 1篇徐宁生
  • 1篇徐泽昌
  • 1篇高瑞娟
  • 1篇李秋艳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1篇2001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系统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影响被引量:17
1999年
为探讨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影响,采用高胆固醇饮食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并检测了血清总胆固醇、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及主动脉血红素加氧酶活性、一氧化碳生成量和主动脉内膜斑块面积。结果显示,高胆固醇饮食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及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血红素加氧酶活性及一氧化碳生成量分别较正常组降低40%及30%(P<0.01),主动脉斑块面积达42.6%±9.2%;血红素L赖氨酸盐恢复了一氧化碳生成量(P<0.01),斑块面积减少至28.4%±8.1%(P<0.05)。以上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系统活性显著受损,血红素L赖氨酸盐通过恢复主动脉一氧化碳生成量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徐少平李鲁光程友琴唐朝枢沙鸥余燕秋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病理学
两种室内质控方法的效果比较
1994年
武仰晶杨晓玲何永占余燕秋
内源性一氧化氮及一氧化碳的改变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碳 (CO)在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 (AS)中的变化及对AS进程的影响。方法 家兔予以高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组 ,n =7)以及在高胆固醇饮食的同时经饮水给予L 精氨酸 (精氨酸组 ,n =9)或腹腔注射血红素 L 赖氨酸盐 (血红素组 ,n =9) ,共 10周。结果 高胆固醇饮食对血浆L 精氨酸水平无明显影响 ,但显著升高血清总胆固醇、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及ox LDL浓度。与对照组 (n =6 )比较 ,胆固醇组主动脉NO及CO生成量显著减少 ,NO合成酶 (cNOS)及血红素加氧酶 (HO)活性显著降低 (P均 <0 .0 1) ,主动脉斑块面积达 (4 2 .6± 9.2 ) %。与胆固醇组比较 ,外源性L 精氨酸显著升高血浆L 精氨酸水平及主动脉cNOS活性 ,增加NO生成量 (P均 <0 .0 1) ,主动脉斑块面积仅 (19.5± 7.4) % (P <0 .0 5 ) ;外源性血红素 L 赖氨酸盐恢复了主动脉CO生成量 (P <0 .0 1) ,主动脉斑块面积为 (2 8.4± 8.1) % (P <0 .0 5 )。结论 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AS显著损害了主动脉NOS/NO及HO/CO系统 ,内源性NO及CO生成量减少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 精氨酸及血红素 L
徐少平李鲁光唐朝枢程友琴沙鸥余燕秋徐幼月崔吉君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氮内源性高胆固醇饮食
D-二聚体评价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价值及意义被引量:11
1998年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通过纤溶酶作用于血栓中交联纤维蛋白,使其降解,从而实现血管再通。纤维蛋白二聚体(DDimer)是血栓中交联纤维蛋白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在血清中浓度变化与机体内血栓溶解密切相关,是反映机体纤溶活性的一项重要指...
和渝斌余燕秋李鲁光张桂珍李彦孙亚丽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法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动态变化的意义
1997年
在22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用乳胶颗粒凝集法检测了血清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和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在梗塞相关动脉(IRA)再通者明显升高(P<0.01),而IRA未再通者仅稍有升高(P>0.05)。结果表明,D-二聚体水平和IRA再通与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徐少平李鲁光余燕秋沙鸥肖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D-二聚体
老年与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肥厚对比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 探讨年龄大、病程长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是否重于其他人群及其意义。方法 正常血压对照组(正常组)老年高血压病组(老年组),非老年高血压病组(非老年组)行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 V M I)。结果 老年组高血压患病时间超过非老年组的 3 倍。老年组平均收缩压( M S Bp)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 = 0005),但平均舒张压( M D Bp)低于后者( P< 0000 01)。老年组与非老年组 L V M I均大于正常组( P = 0000 07 和 0000 006),老年组 L V M I较非老年组略小,但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不因其年龄大和病程长而左室肥厚重于非老年患者,提示左室肥厚在老年前期已达高峰。
徐泽昌高瑞娟张桂珍黄九延余燕秋田军李鲁光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动态血压监测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1997年
徐少平李鲁光余燕秋沙鸥田军肖竞张桂珍崔吉君
关键词:心肌梗塞D-二聚体尿激酶溶栓术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在家兔粥样硬化动脉的改变及L-精氨酸的作用被引量:20
1999年
为探讨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在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改变及 L- 精氨酸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检测了血清总胆固醇、血浆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一氧化氮生成量及内膜斑块面积。结果发现,高胆固醇饮食对血浆 L- 精氨酸水平无明显影响,但血清总胆固醇、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升高,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一氧化氮生成量分别较正常对照组降低45 % 及30 % ( P< 0 .01) ,内膜斑块面积达42 .6 % ±9 .2 % 。口服 L- 精氨酸虽无降低血清总胆固醇、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作用,但血浆 L- 精氨酸浓度约升高一倍,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升高,一氧化氮生成量恢复正常( P< 0 .01) ,内膜斑块面积减少至19 .5 % ±7 .4 % ( P< 0 .05) 。结果提示,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系统活性显著受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该系统活性受损密切相关。内源性一氧化氮生成减少是由于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所致。 L- 精氨酸通?
徐少平李鲁光唐朝枢余燕秋沙鸥程友琴徐幼月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氮精氨酸
口服卵磷脂脂质体对老年高脂兔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和渝斌余燕秋李秋艳徐宁生薛琳李鲁光
关键词:动脉硬化脂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