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痛定即时降压效果的120例临床观察
- 1999年
- 郭明明杜寿龙乔占瑞
-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心痛定即时降压
- 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EH)病人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EH病人,用左旋氨氯地平(2.5~5.0)mg治疗,每日1次,连服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并与40名健康者作比较。结果高血压病病人ET为(69.1±6.3)pg/mL较正常对照组的(44.7±5.5)pg/mL显著升高(P<0.05),NO为(52.3±7.1)μmol/mL较正常对照组的(88.9±8.7)μmol/L显著降低(P<0.05)。经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ET显著下降(P<0.05),NO升高明显(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不仅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还能逆转内皮功能不良。
- 杜寿龙薛亚军袁长玲乔占瑞
-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旋氨氯地平内皮素一氧化氮
- 梗塞前心绞痛在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死亡率中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为探讨梗塞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死亡率的影响,262 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按有无梗塞前心绞痛分为2 组:有梗塞前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死亡率为4-81% ,无梗塞前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死亡率为12-03%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果显示有梗塞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死亡率较无梗塞前心绞痛者显著降低,提示梗塞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有好的影响,这可能有冠脉阻塞前短暂的心肌缺血造成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参与,侧支循环有增强心肌保护作用的征象。
- 乔占瑞杜寿龙
- 关键词:心绞痛心肌梗塞死亡率
-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男性患者在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主要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临床上主要用于PCI的辅助治疗。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该种患者冠状动脉往往多支、弥漫病变。在其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当时能够迅速地缓解症状.稳定其易损斑块,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是临床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
- 乔占瑞张颀胜杜寿龙荣爱国
-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氯吡格雷高敏C反应蛋白心绞痛发作血清不稳定型心绞痛
- 丹红注射液对男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 2008年
- 乔占瑞张颀胜杜寿龙
- 关键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不稳定型心绞痛丹红注射液男性病人
- 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肌桥造影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分析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肌桥的临床及造影特点。 方法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90例 ,所有患者通过采用Judkins法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检查 ,每支冠脉均经多体位投照 ,以收缩期冠脉管腔直径压缩至少 5 0 %或出现吸吮效应作为确定肌桥存在的证据 ,同时以至少一支冠脉管腔狭窄≥ 5 0 %作为有意义狭窄。 结果 :90例患者中发现肌桥 19例 (2 1 1% ) ,其造影特点显示 ①按压缩部位分类 :前降支中段 14例 (74% ) ,前降支中远段 1例 (5 % ) ,前降支弥漫性压缩 1例 (5 % ) ,间隔支 2例 (11% ) ,前降支中远段加对角支 1例 (5 % ) ;②按压缩程度分类 :收缩期管腔直径压缩 <5 0 %者 4例 (2 1% ) ,≥ 5 0 %~≤ 80 %者 11例 (5 8% ) ,>80 %~≤ 90 %者 2例(11% ) ,>90 %~ 10 0 %者 2例 (11% ) ;③左心室造影显示异常者 13例 (68% ) ,正常者 6例 (3 2 % )。此外经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者 2例 (11% )。 结论 :在肥厚型心肌病中肌桥为常见征象 ,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故临床应予以重视。
- 袁晋青高润霖乔占瑞乔增勇陈珏尤士杰吴元杨跃进姚民陈纪林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造影特点左心室造影超声心动图
- 阿托伐他汀对PCI治疗SAP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短期内hs-CRP的影响
- 2008年
- 阿托伐他汀足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广泛用于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由于其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多向性效应,目前已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药物。糖尿病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该类患者冠状动脉往往多支、弥漫病变。同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已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
- 乔占瑞张颀胜杜寿龙
- 关键词:PCI治疗合并糖尿病阿托伐他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AP
-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袁晋青高润霖乔占瑞陈珏尤士杰吴元姚民杨跃进秦学文陈纪林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疾病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近期预后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心房颤动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169例老年AMI患者入院后连续心电监护 5~ 7d ,对出现心房颤动的患者 (A组 13例 ) ,进行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的近期 ( 4~ 6周 )观察 ,并与急性期 (起病5~ 7d内 )无上述心律失常的患者 (B组 15 6例 )对比。结果 A组心力衰竭 5例 ( 3 8 5 % ) ,死亡 6例 ( 4 6 2 % ) ,B组心力衰竭17例 ( 10 9% ) ,死亡 7例 ( 4 5 % ) ,A、B两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P <0 0 5 ) ;结论 急性期心房颤动是老年人AM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乔占瑞杜寿龙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预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 氯吡格雷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病人内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对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高血压病病人的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50例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的高血压病病人做颈动脉超声,分别测定左、右颈总动脉内膜厚度,随后50例病人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12周后复查颈动脉超声。在试验前后所有病人均测血脂、血糖浓度,并且监测血压、血常规变化。结果所有病人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常规结果在试验前后均无显著变化;而左颈总动脉内膜厚度与右颈总动脉内膜厚度较试验前平均分别减少了0.2mm与0.1mm,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够减轻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厚度,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乔占瑞张颀胜杜寿龙
- 关键词:氯吡格雷高血压颈动脉内膜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