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尚伟
- 作品数:51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低频聚焦超声联合sonovue靶向开放小鼠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 蒋文军谢明星杨亚利丁尚伟
- 实时三平面心肌超声造影时间参数定量评价心肌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
-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心肌超声造影(RT-TP-MCE)首灌注成像中血流通过冠状动脉时间(T)和心肌半灌注时间(T)指标评价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后缺血心肌血流灌注、诊断存活心肌的价值,了解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探讨首灌注血流通过...
- 吕清丁尚伟谢明星王新房王静卢晓芳李燕王蕾胡莉君陈明
- 文献传递
- 不同转染方式介导基因转染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评价不同转染方式介导基因转染的效果.方法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至293T细胞中.根据转染方式不同分为6组:对照组、单纯质粒组(eGFP)、微泡+质粒组(MB+eGFP)、辐照+质粒组(US+ eGFP)、超声辐照+微泡+质粒组(UTMD+ eGFP)、脂质体+质粒组(Lip2000+eGFP).超声辐照条件为2.0 W/cm2、45 s、1 MHz、20%占空比,eGFP质粒浓度为1 mg/ml.将293T细胞种植于24孔板内,细胞密度1.5×10^5/孔,24 h后进行转染.转染72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细胞比例,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转染效率(=荧光细胞比例×细胞存活率);westem bloting检测eGF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后72 h,UTMD+ eGFP组和Lip2000+eGFP组荧光细胞表达较多.各组的转染效率分别为:0%(对照组)、0%(eGFP组)、0%(MB+ eGFP组)、1.9%(US+ eGFP组)、33.8%(UTMD+ eGFP组)、74.8%(Lip2000+ eGFP组).Western显示eGFP在UTMD+ eGFP组和Lip2000+ eGFP组显著表达,其余各组无明显表达.结论 超声靶向微泡破灭和脂质体转染均能有效促进基因转染.
- 丁尚伟张艳容吴文谦任萍萍黄晓宇张培歌武彧于艾嘉谢明星吕清
- 关键词:超声处理微气泡转染荧光抗体技术
- 纵向、径向及周向二维应变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纵向、径向及周向的收缩期峰值应变,了解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冠心病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接受超声检查,获取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及左心长轴观和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乳头肌和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分析各个心肌节段的纵向、径向和周向的收缩期峰值应变。按左室18节段划分法,将26例冠心病患者的共194个病变心肌节段按供血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两组:A组为冠脉狭窄≤70%供血的心肌,B组为冠脉狭窄〉70%供血的心肌。结果A组共90个节段,其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R)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S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共104个节段,其SL、SR和S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之间SL、SC和S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局部心肌SL、SR和SC的变化可反映冠脉狭窄严重程度。
- 李燕吕清王新房谢明星张静丁尚伟陈明王静贺林胡莉君李薇玢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疾病心室功能
-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定量评价犬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技术定量评价静息状态下急性心肌梗死犬缺血心肌血流量(MBF)的应用价值。方法18只健康开胸犬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h建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结扎前和结扎3h后经股静脉匀速推注造影剂(C3F8)行RT-MCE检查,并采集动态心尖四腔、二腔和左室长轴观图像待分析。处死犬游离心脏后,行伊文思蓝(Evansblue)和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双染色。在MCE时间-强度曲线上测量A值(平台期峰值强度)和β值(曲线斜率),计算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的血流量(MBF)。结果18只犬均成功建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模型。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RT-MCE显示18只犬心肌灌注良好;结扎3h后,MCE显示受累节段心肌出现灌注减少和灌注缺损。与病理染色结果对照:肉眼观察MCE定性诊断缺血心肌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87.4%;诊断梗死心肌的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89.1%;静息状态下,以MBF<6.81ml.min-1.g-1诊断缺血心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7.1%,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下面积为0.977。结论RT-MCE技术定量诊断缺血心肌优于定性诊断,MBF<6.81ml.min-1.g-1可作为判断静息状态下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参考阈值。
- 王静丁尚伟吕清王新房谢明星贺林李燕
- 关键词:造影剂超声检查心肌缺血血流灌注
- 应用心肌超声造影首灌注成像时间参数定量评价心肌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首灌注血流通过冠状动脉时间(Tc)和心肌半灌注时间(Tm)评价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开胸后建立左前降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80min后经股静脉持续匀速推注造影剂(C3R8),应用实时三平面心肌超声造影(RT—TP—MCE)同步观察心肌内微气泡“从无到有再到稳定状态”的充填全过程(首灌注),然后行实时单平面心肌超声造影(RT—SP—MCE)观察心肌内微气泡被Flash破坏后再充填到稳定状态的过程(再灌注),两种方法均用单指数函数Y=A×(1-e^-βt)+B来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单平面法测量A值(平台期峰值强度)和β值(曲线斜率)来定量分析心肌血流量(A×β);RT—TP—MCE将左室心腔开始显影的时间标化为0点,测量Tc(即左室心肌开始显影的时间)、Tm(即心肌显影达50%平台期的时间)。实验结束后处死犬,取出心脏行伊文思蓝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重染色。结果 以染色结果为标准,将心肌节段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梗死组,分析正常组和缺血组。RT—TP—MCE正常组和缺血组Tc分别为(10.1±1.3)S和(20.4±7.1)s(P〈0.01),Tm分别为(17.1±2.2)S和(39.7±8.8)S(P〈0.01);缺血组心肌Tc、Tm与实时RT—SP—MCE测得的心肌血流量(A×β)均呈明显负性相关(r1=-0.876,P〈0.01;r2=-0.894,P〈0.01)。结论RT-TP-MCE首灌注成像能同步定量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心肌缺血时,血流量越少,Tc和Tm越长。
- 丁尚伟吕清王新房王静谢明星陈明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微气泡心肌再灌注
-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识别心肌梗死犬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识别心肌梗死犬危险区的存活心肌。方法:于实验犬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分出第1对角支后约1cm处结扎,建立心肌梗死犬模型。结扎3h后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剂量组分别为0、5、10、20、30和40μg·kg-1·min-1,每个剂量组持续推注3min,分别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三腔切面图像。负荷试验结束后处死犬,游离心脏,行Evans Blue和TTC双染色。STI定量分析0μg·kg-1·min-1时危险区梗死心肌的节段数,同时结合心肌染色结果计算其中的存活心肌节段数,然后分析负荷试验不同剂量组条件下的心肌运动,判断其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率。结果:120只犬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结扎3h后,0μg·kg-1·min-1时STI定量分析梗死心肌节段数61个,Evans Blue和TTC双染色显示其中的存活心肌节段数42个,其收缩期长轴应变率峰值(SrLP)为(0.48±0.24);40μg·kg-1·min-1条件下STI识别出存活心肌节段数39/42个,准确率92.9%,其SrLP明显改善(-0.65±0.45),与0μg·kg-1·min-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STI技术能准确识别危险区的存活心肌。
- 丁尚伟黄晓宇吴文谦张艳容张培歌武彧于艾嘉谢明星吕清
- 关键词:存活心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 缺氧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 目的 研究不同缺氧条件对walker 256细胞的活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CoC12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将walker 256细胞以1.5×104/孔种植于96孔板内,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CoC1...
- 丁尚伟黄晓宇姚梦云张培歌武彧于艾嘉吕清谢明星王新房张艳容
- 关键词:缺氧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纵向、环向及周向二维应变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异常
-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2D-Strain)定量分析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局部心肌纵向、径向及周向的收缩期峰值应变,了解静息状态下冠脉狭窄对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26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心尖...
- 李燕吕清王新房谢明星张静丁尚伟陈明王静贺林胡莉君李薇玢
- 文献传递
- UTMD转染HIF-1αshRNA与TACE治疗肝癌的对比研究
- 目的 比较UTMD介导HIF-1αshRNA转染和TACE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 构建wistar大鼠肝癌模型,然后随机分成3组:Control组、UTMD组、TACE组,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的...
- 丁尚伟黄晓宇任萍萍吴文谦蒋文军武或姚梦云吕清张艳容
- 关键词:肝癌缺氧诱导因子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