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生物技术中心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3H指数:7
- 相关作者:刘红亮吕文婷唐小慧叶茂季宏伟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斑点叉尾鮐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斑点又尾鲴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在斑点叉尾鮐淋巴细胞中克隆出了α-干扰素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已发表的序列同源性在96.5%以上。同时将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 冯婷颜其贵冯迎春林涛张晓菲
- 关键词:Α-干扰素原核表达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伪狂犬病毒表达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利用伪狂犬病毒作为载体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为后续的伪狂犬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文中以缺失处理相关基因的伪狂犬病毒作为载体,与构建的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在细胞内同源重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赵军黄剑波朱玲徐志文
-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
- 猪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的克隆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12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C基因全序列,并测序,使用生物学软件对这12株PRVgC基因序列和GenBank上登录的6条gC基因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PRVgC基因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长度为1437~1464bp,编码478~487个氨基酸。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四川省流行的PRV毒株与日本、欧洲、美洲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这些毒株的蛋白疏水性、抗原表位和高级结构等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变化和差异。表明,PRVgC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但可能存在抗原漂移现象。
- 王键义郭万柱徐志文王印王小玉
-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GC基因PCR生物学特性
- 一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综合防治措施被引量:1
- 2015年
- 无菌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病猪脑组织,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经PCR检测为阳性的病料接种PK-15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将所分病毒暂命名为SC株。蚀斑实验测定病毒滴度,并采用PCR和琼扩实验对其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PRV阳性病料接种PK-15细胞,传至第5代后产生稳定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变圆、变亮、聚堆且可见典型的空斑,而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基于PRV gE基因的PCR检测,扩增产物为378 bp,与预期目的条带一致;用病毒蚀斑技术测定该分离株的滴度为2.65×104 PFU/mL;琼扩实验显示病毒原液至32倍稀释后均能与PRV阳性血清形成可见沉淀线。以上结果均表明所送检病猪为PRV阳性,据此为猪场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 杨凡徐志文李萍方和俊郭博周远成
-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病毒
- 斑点叉尾鮰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根据 GenBank 中发表的斑点叉尾鮰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 RT-PCR 在斑点叉尾鮰淋巴细胞中克隆出了α-干扰素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已发表的序列同源性在96.5%以上。同时将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 pET...
- 冯婷张晓菲颜其贵冯迎春林涛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克隆原核表达
- 文献传递
- 猪伪狂犬病病毒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部分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0年
-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12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基因全序列,并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这12株PRV的PK基因序列以及GenBank登录的6条PK基因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PRV PK基因开放阅读框的核苷酸长度为1 107~1 170 bp,氨基酸长度为368~389个;核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6.7%~100%和73.9%~100%;在PK基因核酸序列1 079~1 099 bp和240~250 bp处有2个高变重复区;蛋白质疏水性、抗原表位的分析结果十分相似,而且PK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真核细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的保守氨基酸共有序列和亚结构域特征序列。结果表明,PRV PK基因在大部分毒株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 张博郭万柱邹蔚然徐志文王印王小玉
-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蛋白激酶基因生物信息学
- 一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综合防治措施被引量:2
- 2016年
- 无菌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病猪脑组织,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经PCR检测为阳性的病料接种PK-15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将所分病毒暂命名为SC株。蚀斑实验测定病毒滴度,并采用PCR和琼扩实验对其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PRV阳性病料接种PK-15细胞,传至第5代后产生稳定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变圆、变亮、聚堆且可见典型的空斑,而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良好;基于PRVgE基因的PCR检测,扩增产物为378bp,与预期目的条带一致;用病毒蚀斑技术测定该分离株的滴度为2.65×104PFU/mL;琼扩实验显示病毒原液至32倍稀释后均能与PRV阳性血清形成可见沉淀线。以上结果均表明所送检病猪为PRV阳性,据此为猪场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 杨凡徐志文李萍方和俊郭博周远成
-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病毒
- 猪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混合感染病原的分离鉴定及主要毒力因子的检测被引量:10
- 2020年
- 大肠杆菌是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根据其对宿主寄生部位不同,划分为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1]。近几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陆续报道了关于ExPEC的感染案例,指出其可特异性定殖于宿主肠道外,使感染宿主发生不同程度的脑膜炎、败血症、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2]。目前在ExPEC中发现了多种毒力因子,包括与其致病性相关的毒力岛(PAI)、黏附素、侵袭素、毒素、表面抗原、铁摄取系统和分泌系统等[3]。
- 蔡瑶周雪珂江朝源曾喻兵徐志文朱玲
- 关键词:化脓隐秘杆菌毒力基因
- 斑点叉尾鮰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斑点又尾鲴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在斑点叉尾鮰淋巴细胞中克隆出了α-干扰素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与已发表的序列同源性在96.5%以上。同时将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 冯婷张晓菲颜其贵冯迎春林涛
-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Α-干扰素原核表达基因克隆
- 双功能乙醛/乙醇脱氢酶AdhE参与细菌与宿主互作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双功能乙醛/乙醇脱氢酶AdhE具有乙醛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的催化活性,是细菌乙醇厌氧发酵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近年,有关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AdhE在细菌适应宿主内环境变化和发挥毒力时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对AdhE参与调控细菌感染宿主的致病机制和参与细菌对宿主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dhE的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蔡瑶龚双燕陈瑛琪李幽幽李小璟徐志文朱玲
- 关键词: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