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
- 作品数:26 被引量:41H指数:3
- 相关作者:文松徐娟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 基于档案校史资源的“大思政课”赋能建设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大思政课”理念,引发了教育界的深入思考。如何在职能范围内贯穿思政元素,与学校同向同行做好“大思政课”建设,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为学校守护着拥有近14万卷件档案的记忆宝库,承担着档案(校史)馆运维和史志鉴编纂工作。挖掘、整理、运用具有育人价值和功能的档案校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服务“文化润校”发展战略,档案(校史)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肩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从立德树人到三全育人,到“大思政课”建设,我们一直走在探索和实践的路上。
- 姜素兰王岩
- 关键词:思政课三全育人教育工作者校史档案
- 应用型大学校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润校发展的价值维度
- 2023年
- 高校校史文化对大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传承了大学精神的品质和文化特质。北京联合大学历经45年的办学历史,凝练出独特的精神品质。新时代,学校将“文化润校”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厚积校园文化,涵养大学精神,以文化人、以德润心,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 陈静周彤姜素兰
- 关键词:校史文化
-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探究与实践
- 2024年
- 人事档案是高校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是支持应用型大学人力资源发展的关键资源。通过对当前应用型大学人事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围绕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及信息化,从规范建设、高效管理、强化服务3个维度,深入探讨“从严管档、数字建档、提升服务”的策略,旨在为人事档案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模式开辟新途径,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 陈锦姜素兰
- 关键词:人事档案人力资源建设
-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中用户画像技术研究
- 2024年
- 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面向众多的学生提供档案服务,兼具档案的原始信息凭证功能和学生学籍材料支持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部门不但要能依照规范检索词为学生提供档案服务,而且要运用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能够适应一定复杂情况的档案服务能力。本文根据高校学籍档案内容和管理利用工作的特点,引入用户画像技术,初步构建了学籍档案利用中用户画像的方法和步骤,个体用户画像研究可以为用户的行为偏好研究和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依据,群体用户画像研究可以为档案服务内容和注意事项推荐提供依据。本文最后探讨了用户画像技术对于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实现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有益作用。
- 夏木美孙洁闫䶮苑焕乔
- 关键词:高校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 基于档案实践教师视角的档案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研究
- 2024年
- 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全面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从档案实践指导教师视角,以档案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提升专业软实力、丰富实践维度、激发实践志趣这三要素的解决对策。
- 陈锦
- 关键词:档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 杂谈实物档案的特点被引量:1
- 2017年
- 20多年来,伴随着档案工作实践和学理上的商榷",实物档案"的概念已逐渐被档案界所接受。本文在回顾前人对实物档案的认知的基础上,对实物档案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实物档案具有档案的本质属性、直观性、复杂多样性、非独立存在性,还具有文物的特点。
- 文松
- 关键词:档案实物档案
- 北京地区利用高校档案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高校档案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塑造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审美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然而,当下高校档案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足,笔者通过对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随机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档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索了利用高校档案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注重收集、开发利用特色文化档案资源;加强网络传播途径建设;提升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 姜素兰徐娟
- 关键词:高校档案大学文化文化建设
-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探索历程被引量:2
- 2019年
-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联合大学扎根京华大地,主动适应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全国较早提出了"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并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办学之路,为北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姜素兰
-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 校址印迹
- 2018年
- 文中的两张照片来自于北京联合大学校史馆,拍摄的是原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即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校址和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址时的校门。如今,崇文区夕照寺街已改为东城区夕照寺街,14号院也不再是原来的13.3亩,而是分成了不同用途的几部分,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和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均已不复存在,唯有两张老照片能够引领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找拾曾经的校址印迹。
- 王岩
- 关键词:校址印迹老照片校史馆
- 北京联合大学精神品质的演进逻辑被引量:2
- 2020年
- 伴随改革开放而诞生的北京联合大学历经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从学科和专业结构的多次调整以适应北京城市发展的人才需要,到应用型大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深入探索;从捉襟见肘的办学条件,到筚路蓝缕后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从36所大学分校的建立与融合,到以北京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五大融合途径。如今,北京联合大学凝练出独特的精神品质:不负使命,勇于担当;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新时代,北京高等教育发展步入新阶段,学校紧紧抓住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城市型”的服务面向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 姜素兰陈静
-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