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作品数:2,607 被引量:14,180H指数:41
相关作者:李增智刘盛全邹运鼎傅松玲徐小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94篇期刊文章
  • 257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领域

  • 1,584篇农业科学
  • 299篇生物学
  • 256篇建筑科学
  • 156篇轻工技术与工...
  • 92篇环境科学与工...
  • 72篇经济管理
  • 71篇文化科学
  • 61篇化学工程
  • 47篇医药卫生
  • 2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理学
  • 21篇天文地球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艺术
  • 8篇机械工程
  • 6篇社会学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1篇城市
  • 114篇园林
  • 106篇土壤
  • 104篇景观
  • 95篇植物
  • 95篇木材
  • 92篇真菌
  • 92篇白僵菌
  • 78篇杨树
  • 78篇球孢白僵菌
  • 71篇群落
  • 68篇纤维
  • 67篇绿地
  • 65篇油茶
  • 62篇教学
  • 59篇马尾松
  • 56篇树种
  • 52篇生态
  • 52篇物量
  • 47篇栽培

机构

  • 2,565篇安徽农业大学
  • 100篇中国林业科学...
  • 64篇南京林业大学
  • 50篇安徽省林业科...
  • 40篇国际竹藤中心
  • 38篇国际竹藤网络...
  • 37篇安徽省农业科...
  • 24篇安徽省林业厅
  • 2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3篇国家林业局
  • 20篇学研究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安庆师范学院
  • 16篇安徽省林业高...
  • 16篇安徽林业职业...
  • 1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1篇新疆林业科学...

作者

  • 161篇李增智
  • 156篇樊美珍
  • 123篇徐小牛
  • 119篇刘盛全
  • 111篇傅松玲
  • 111篇束庆龙
  • 105篇黄勃
  • 100篇吴泽民
  • 96篇王传贵
  • 95篇汪佑宏
  • 91篇邹运鼎
  • 85篇黄成林
  • 79篇黄庆丰
  • 78篇毕守东
  • 74篇徐斌
  • 62篇刘华
  • 61篇高慧
  • 59篇胡丰林
  • 58篇李春如
  • 55篇刘桂华

传媒

  • 493篇安徽农业大学...
  • 114篇安徽农业科学
  • 93篇安徽农学通报
  • 61篇菌物学报
  • 50篇林业科学
  • 46篇经济林研究
  • 43篇安徽林业科技
  • 40篇应用生态学报
  • 40篇中国城市林业
  • 36篇农业科技与信...
  • 35篇西北林学院学...
  • 34篇南京林业大学...
  • 3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5篇林业科技开发
  • 25篇中国生物防治...
  • 21篇中国林业教育
  • 2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8篇生态学报
  • 16篇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9篇2025
  • 72篇2024
  • 89篇2023
  • 91篇2022
  • 77篇2021
  • 82篇2020
  • 82篇2019
  • 72篇2018
  • 86篇2017
  • 79篇2016
  • 79篇2015
  • 113篇2014
  • 151篇2013
  • 135篇2012
  • 147篇2011
  • 182篇2010
  • 163篇2009
  • 154篇2008
  • 146篇2007
  • 101篇2006
2,6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特色塑造——以潜山县皖文化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当前城市设计在城市文化特色塑造上存在着趋同化倾向,要改变这一面貌,对我国城市设计传统文化的回归应该是一条可行之路,潜山县皖文化对城市特色塑造的影响就是一个鲜明的佐证。
郑杰管欣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文化
不同球孢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致病性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选择9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4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菌株Bb1900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6.16%,侵染率达86.67%,在孢子浓度为1×107孢子/mL时的半致死中时仅为4.62d,显示出对目标害虫的较强毒力,在马尾松毛虫的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汤强刘玉军萧晟方玲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生物测定生物防治
基于情绪测量实验的黟县屏山村旅游情境感知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为研究游客在传统乡村旅游过程中情绪体验与旅游情境、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以自然景观情境、历史文化情境、乡土生活情境为主要考察情境以及观赏类、信息指索类、体验类等旅游吸引物为主要空间要素的旅游情境感知分析框架,并依据情绪唤醒与空间感知之间的关系,利用皮肤电信号表征情绪唤醒程度,设计基于生理信号的旅游情境情绪唤醒测量实验。通过招募28名被试人员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屏山村内的实验路径上进行实地漫游,获得被试情绪唤醒程度分布结果,再利用问卷调查统计情绪唤醒区域的吸引物空间要素分布频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落中的历史文化情境与乡土生活情境对游客更易产生情绪唤醒作用;不同旅游吸引物要素对游客的情绪唤醒具有不同影响;旅游体验与空间审美具有内在一致性。
朱萌朱萌张云彬郭嫚丽陈静媛
关键词:传统村落情绪唤醒旅游吸引物
基于Kano-IPA模型的城市公园景观儿童友好度研究——以合肥市杏花公园为例
2024年
城市公园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激发创造力、提供教育机会的重要场所。为提高城市公园景观对儿童的友好度和吸引力,运用主成分分析从21项景观因子中提取出5项公因子,构建儿童友好型公园景观评价体系。通过Kano-IPA模型得出游戏场地安全、水体要素安全、游戏设施趣味性等12项优先优化的景观因子,提出结合儿童活动特征,加强场地安全;运用自然景观要素,提升场地趣味;鼓励儿童参与,丰富场地功能三项优化策略,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公园景观优化提供评价方法和建议。
张智军张宁华鲁辉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评价
栎类阔叶混交林下种植天麻的林窗植物多样性研究
2025年
以马宗岭林场栎类阔叶混交林下种植天麻的三种面积等级(0—55 m^(2)、55—10 m^(2)、>100 m^(2))林窗为研究对象,以距实验林窗10 m以外的不做任何处理的栎类阔叶混交林作为对照(CK),分析种植天麻的不同面积等级林窗内植物组成和植物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种植天麻的林窗草本层和灌木层植物种类和数量低于林下对照组,但林窗内促进了禾本科和菊科等喜光植物生长;草本层的R、H′、D、J_(sw)均随林窗面积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55—100 m^(2)林窗处达到最大且R、H′、D均大于CK;对于灌木层,R、H′、D、J_(sw)在0—55 m^(2)林窗处最大且R、H′、J_(sw)均大于CK。栎类阔叶混交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林窗种植天麻以中小面积尺度最为合适。
谢美琴黄庆丰
关键词:林窗天麻植物多样性
天然麻栎单木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对铜陵叶山林场麻栎样木地上生物量调查,以胸径、树高为自变量,地上总生物量、树干、树枝、树叶生物量为因变量,选择相对生长式、幂函数式和多项式为生物量回归模型,拟合各模型参数、相关指数、回归剩余离差,并计算生物量估测误差。结果表明:麻栎树干、树枝、树叶和地上总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存在显著幂函数关系,其方程分别为:树干W=6.571×10-4D1.8473H2.411、树枝W=1.163×10-4D2.9497H1.3223、树叶W=0.0032D1.5148H0.8821、总生物量W=9.354×10-4D2.0825H2.1154。树干与总生物量的预估精度均达90%以上。
许剑辉汪茂林黄庆丰宫守飞
关键词:麻栎生物量
园林艺术与园林美被引量:8
2001年
本文阐明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在园林造景过程中,运用的技巧、手法、合理布局,所创造的意境和景观风貌,以及各个组成因子的内涵及其关系,一个成功的园林艺术创作,主要表现在游览者欣赏的同感和共鸣,诱人入胜,情景交融,达到步移景异,统一协调的效果。
李静张浪吴诗华
关键词:园林艺术园林美园林造景审美意识艺术形象创作手法
刺楸木材微纤丝角与组织比量的变异研究被引量:20
1996年
以安徽琅琊山天然林内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Thunb.)Koidz)成年树木为材料,对其微纤丝角与组织比量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木纤维次生壁S2层微纤丝角自髓心向外逐渐减小,17年左右达最小值,然而又增加;(2)自基部沿树干向上逐渐减少,1.3m、处为最小值,然后又增大;(3)微纤丝角与纤维长度相关系数较低(r=-0.5206);(4)组织比量的变异因构造分子而异,纤维比量自髓心向外逐渐减小,自基部沿树向上也逐渐减小: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大,一定年龄后保持相对稳定;自基部沿树干向上也是逐渐增大。
刘盛全
关键词:刺楸微纤丝角组织比量
家蚕灰僵病病原的鉴定被引量:7
2008年
家蚕灰僵病(grey muscardine)是一类不常见的真菌病,其病原一直未能确定。从感染灰僵病的家蚕体中分离获得一株棒束孢(Isaria),菌株编号为RCEF197,测定了该菌株的ITS1-5.8S-ITS2 rDNA区域序列,研究了该菌株的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与一些近似的棒束孢和拟青霉(Paecilomyces)的ITS序列进行比较,该菌株和爪哇棒束孢菌株CBS134.22的相似性为99.8%,在构建的棒束孢属部分种的系统发育树中,该菌株与爪哇棒束孢聚为一类,再结合该菌株具有的淡灰紫色菌落和长椭圆形分生孢子大小等形态学特征,将家蚕灰僵病的病原确定为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a。
黄勃王四宝金伟樊美珍李增智
关键词:家蚕真菌病
高精度DEM支持下的多时期航片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监测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集成多时期航片数据和由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的密集林区数字高程模型,估测多时期杉木人工林冠层高度,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定量监测,为多时期航片监测森林生长趋势和评价林地生产力提供可能。【方法】首先基于分类后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获得林下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和森林数字表面模型,利用航片数据构建立体像对,通过自动立体匹配算法生成森林冠层的摄影测量数字表面模型,然后借助数字高程模型将2种数字表面模型进行高度归一化,提取研究区多时期森林冠层高度。利用1996、2004年历史航片和2014年数字航片以及激光雷达数据,构建18年内皖南杉木人工林3期森林冠层高度,并对其精度进行分析。【结果】1)由2014年数字航片和激光雷达数据获取的森林冠层高度的R^2为0. 52,RMSE为1. 79 m; 2)由2014年数字航片处理得到的森林冠层高度与对应样地实测上层木的平均高验证精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1. 59 m,平均相对误差15%,最大绝对误差3. 45 m,最大相对误差30. 80%,测量精度85. 00%; 3)由1996、2004、2014年航片得到3期杉木人工林冠层高度,其增长趋势与树高生长曲线预测趋势一致。【结论】在多山复杂地形条件下,利用航片可准确定量反映山脊向阳面的森林冠层高度变化,但对于山谷阴影处,则会出现冠层高度被低估情况,利用多期航片结合高精度DEM数据可定量反映上层木的冠层高度变化。
夏永杰庞勇刘鲁霞陈博伟陈博伟董斌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
共2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