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系
- 作品数:56 被引量:89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春艳宋春梅崔凌伟李延霞关世鸣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对我国经济高货币化现象的研究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M2/GDP水平不断升高,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特现象。M2/GDP的持续上升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探寻中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对我国的金融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世鸣
- 关键词:M2/GDP经济货币化
- 产品价格战的经济学分析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家电行业价格战的实例分析,阐述了价格战策略对企业发展的利、弊,提出了企业应用价格战的时机、对策,以及企业可选择的非价格战略。
- 尹淑娥
- 关键词:价格战价格效应差异化战略
- 论组织管理的和谐
- 2008年
- 近年来,“和谐”已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和谐理念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和谐组织的建设和运用是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本文从组织管理的角度,通过对组织管理中内部和外部和谐两个方面的论述,论证了组织管理和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建立和谐的有效建议。
- 李慧
- 浅谈当前我国会计环境影响下的会计职能
- 2001年
- 会计职能随着诸多会计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为消除会计环境对会计职能的不良影响 ,就需找出当前会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净化会计环境 ,增强会计职能。
- 王春艳
-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职能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 浅析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衍生金融工具蓬勃兴起,并取得快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为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衍生金融工具就像一把双刃剑,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性,使得在会计上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问题是会计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以及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分析我国11家商业银行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发现我国现阶段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 李飞黄乐
-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公允价值
- 非活跃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的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在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多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运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对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恶化了金融危机的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的界定及近期的修正,然后阐述了非活跃市场条件下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通过雷曼案例指出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方案,并对我国非活跃市场条件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提出建议。
- 李飞刘英明
- 关键词:公允价值
- 我国环境生态瓶颈的实证分析与治理构想被引量:1
- 2008年
- 环境生态危机已经对我国的环境生态安全乃至国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实证分析提供了一个更清醒认识其对经济发展制约程度的依据。环境生态资源因其公共资源属性,自然地对行为人产生一种经济上的搭便车激励,不宜通过市场机制生产出来。解决我国环境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设计一组有效的激励安排,依靠某种集体行动或政府行动过程激发行为个体或组织自发地提供环境生态资源。
- 宋春梅
- 我国税务代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 2001年
- 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深化 ,税务代理活动应运而生。税务代理在显示出其强大生命力的同时 ,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通过对我国税务代理的现状加以透视 ,提出如何完善税务代理制的几点设想。
- 王春艳王群
- 关键词:税务代理中介机构税务代理制税收征管
- 浅议构筑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块基石”
- 2008年
- 一、“三块基石”的辩证关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70%人口居住在农村。对此,笔者认为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筑牢“农业产业化、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这“三块基石”,并处理好“三块基石”间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使农业产业化达到一定程度,部分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投向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客观上为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而“镇村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势必带动二、三产业的不断活跃,
- 李延霞
-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农民生活水平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大国
- 后金融危机视阈下中国资产泡沫化问题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出现的严重资产泡沫问题,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分析中国资产泡沫化现象以及资产泡沫化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并对金融危机后中国资产泡沫产生的表面原因和本质原因进行挖掘,提出有效抑制资产泡沫的路径选择:积极拉动内需提高居民消费,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控制流动性,积极创新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对产业投资结构进行优化,以期为抑制中国资产泡沫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李飞黄乐
-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资产泡沫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