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苏省丹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作品数:5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雨峰陆建平徐宏刘伟史芬兰更多>>
相关机构: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教学
  • 9篇课堂
  • 8篇教育
  • 4篇语文
  • 4篇课堂教学
  • 3篇语文教学
  • 3篇数学
  • 3篇文教
  • 3篇教师
  • 2篇学语
  • 2篇思维
  • 2篇素材
  • 2篇素质教育
  • 2篇提问
  • 2篇年级
  • 2篇作文
  • 2篇课程
  • 2篇课程改革
  • 2篇课堂教学改革
  • 2篇课堂提问

机构

  • 31篇江苏省丹阳师...
  • 2篇丹阳市华南实...

作者

  • 7篇吕同德
  • 3篇孙双金
  • 3篇王雨峰
  • 3篇姜伟杰
  • 2篇张建娣
  • 2篇蒋明玉
  • 2篇秦明俊
  • 2篇徐宏
  • 1篇陈静
  • 1篇朱琦
  • 1篇史凌云
  • 1篇杨玲
  • 1篇汪海鹰
  • 1篇谢晓芳
  • 1篇欧阳忠

传媒

  • 3篇赤峰学院学报...
  • 3篇新校园(上旬...
  • 3篇数学教育研究
  • 2篇河南教育(基...
  • 2篇学校管理
  • 2篇云南教育
  • 1篇班主任
  • 1篇福建教育
  • 1篇甘肃教育
  • 1篇江苏教育
  • 1篇中国德育
  • 1篇师范教育
  • 1篇青年教师导报
  • 1篇中小学实验与...
  • 1篇广西教育
  • 1篇江苏教育通讯
  • 1篇黑河教育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教学仪器与实...
  • 1篇教学月刊(小...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编外园丁
2001年
吕同德
关键词:校外辅导员劳动模范无政府主义读书无用论图案纹样
在“猜想验证”中发展数学能力
2006年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方法理论的创导者波利亚曾说,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教学必须为发明作准备,或至少给一点发明的尝试;无论如何,
张珍霞蒋明玉
关键词:数学能力猜想验证数学猜想数学规律逻辑手段波利亚
温馨的寄语 隽永的启迪——怀念我的启蒙老师陈家兰
2003年
吕同德
关键词:启蒙老师人民教师残废军人图书馆学理论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
2006年
束国良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改
歌曲《三年级的小男生》教案
2009年
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用自然、饱满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年级的小男生》。2.体验成长的喜悦,从而引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向往和热爱。
朱琦
关键词:男生歌曲教案教学目标教师
将科学探究进行到底被引量:3
2008年
科学课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由于课堂受到时空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学生探究,很多科学探究活动将延伸到课外进行,但就当前效果看来不容乐观,课外探究往往流于形式,怎样消除这种形式主义,真正将科学探究进行到底,笔者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到制订合理的探究计划,从探究活动的开展到探究成果的展示都作了有益的尝试,让学生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研究"。
姜伟杰
调动感官多观察 “咀嚼”生活写真情被引量:1
2005年
小学生的作文,概括地说是强调“真”。所谓“真”,即体验真、感情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的“真”从何而来?来自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在广阔的、繁杂的、不断变幻的牛活中,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我以为只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懂”生活,感悟生活,就会使学生不断获得“自然得之于己”的愉悦.从而达到“欲罢不能”的乐写境界。那么,何为“两条视线”?也就是渊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会感悟生活。
王雨峰
关键词:感官真情视线素材
精心设计习题 科学布置作业
2006年
张珍霞蒋明玉
关键词:分数应用题练习课数量关系式故事书对比练习
德育工作“十点”法
2000年
吕同德
关键词:德育工作方法论
让“差异”成为个性化教学资源
2009年
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两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尔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
张建娣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资源教育转变社会活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