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省光纤通信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
- 作品数:86 被引量:258H指数:9
- 相关作者:胡宏飞翁格奇张明珊史丹王琰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稳定拓扑的以太环网保护被引量:5
- 2009年
- 介绍了RFC3619和G.8032两种主要的以太环网保护切换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拓扑的方案,阐述了其中保护切换的机制。结合两种传统方案的优点,引入了稳定拓扑的思想,能有效缩短业务恢复时间,提高环网可靠性。
- 沈一波石旭刚张胜吴敏凉
- 空间光通信PPM信号的软解调及其性能被引量:2
- 2005年
- PPM调制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利用率而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PM信号的接收部分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起很大作用。我们对光PPM信号的解调进行分析,提出了PPM信号的软解调而不对脉冲位置作先期判决,并对软解调及其性能进行分析,最后利用计算机对用APD接收且存在热噪声下的空间光通信PPM信号的解调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说明软解调由于充分利用了光电探测器计数软信息而降低了误码率。
- 张江鑫胡宏飞
- 关键词:脉冲位置调制软解调误码率
- IP组播技术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对MPLS和组播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详细论述了IP组播技术在MPLS中的应用、与MPLS技术相关的组播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与各组播路由协议的对应关系,并阐述了组播VPN在MPLSVPN中的应用。
- 章波焕孟利民梅琼
- 关键词:IP组播技术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VPN虚拟专用网
- 1xEV-DO前向链路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为 cdma2 0 0 0 1 x的增强型 1 x EV- DO的一些优点 ,然后详细地分析了 1 x EV- DO的前向链路结构 ,包括前向导频信道、前向 MAC信道、业务信道以及控制信道 ,并讨论了 1 x EV- DO相对于 IS- 95/1 X在前向信链路结构和技术上的改进。
- 赵小江蒋纯赵新建张奇
- 关键词:前向链路1XEV-DO导频信道业务信道控制信道
- AOTF器件制作中光刻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对在LiN_bO_3晶体基片上制作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光刻工艺参数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匀胶机转速、曝光时间和显影时间对光刻效果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了较好的光刻工艺参数,即在低速2850/8(rpm/s)和高速6000/ 25(rpm/s)的转速下取得较均匀的光刻胶后,在90℃下前烘30 min,再经过10 s曝光和10 s显影,最后再经过30 min的100℃后烘,可得到较好的光刻图样.经过显微镜观察,光刻好的图形表面洁净,侧壁陡直光滑,图形质量较好.
- 池晓金乐孜纯张明魏坚洲童骏
- 关键词:AOTF光刻工艺显影
- 1XEV-DO空中接口协议体系分析
- 2002年
- 1XEV-D0现已确立为cdma2000 1x演进的下一方向,该文对1XEV-D0系统的空中接口协议体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高速分组数据会话建立过程。
- 赵新建赵小江蒋纯
- 关键词:1XEV-DO空中接口协议移动通信
- 基于MC9S12NE64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设计被引量:2
- 2008年
- 介绍了MC9S12NE64单片机的功能特性及以MC9S12NE64为CPU的交换机设计,详细阐述了8FE+2GE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软硬件设计,比较了本设计与单芯片实现以太网设计的优缺点。本设计突出特点是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成自愈环,有快速故障检测和恢复的功能。
- 黄秀珍蒋文荣石旭刚伍一帆
- 关键词:MC9S12NE64千兆以太网
- 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动态源路由协议
- 2008年
- 该文对Ad Hoc网络的动态源路由协议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路由协议:链路稳定性预测动态源路由协议。该协议在路由维护中采用了链路稳定性预测的思想,同时也保留了动态源路由协议的跳数最短原则,它对Ad Hoc网络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仿真和分析可知,该协议降低了丢包率,改进了原有协议的性能,对Ad Hoc网络而言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路由协议。
- 吴晚霞孟利民
- 关键词:路由维护链路稳定性多跳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动态聚类分簇算法研究
- 2008年
- 能耗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深入分析已有算法存在的诸多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聚类的分簇算法。该算法首先分析了低能耗自适应分簇的一阶能耗模型,给出了基于最小能耗的簇首数计算公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动态聚类思想,以最优簇首数将传感器网络内的所有节点进行聚类,得到最优的簇首节点及其内部簇成员。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划分的网络具有低能耗、高稳定性等特点,弥补了已有算法的不足。
- 周凯孟利民罗佳波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动态聚类
- 以太网式无源光网络中突发模式光模块的应用
- 2005年
- 文章介绍了PHOTON的PT8785-53-3T-SC/PC-LT和PT8359-53-6T-SC/PC-NU光模块技术参数和工作原理,并给出在EPON方案中的具体硬件设计方案。
- 王坤石旭刚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