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

作品数:137 被引量:509H指数:9
相关作者:刘云田郑永仙张金岗杨体源吕林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11篇科技成果
  • 9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5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4篇经济管理
  • 19篇天文地球
  • 9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油田
  • 11篇盆地
  • 10篇企业
  • 10篇柴达木盆地
  • 9篇勘探
  • 9篇财务
  • 7篇石油
  • 7篇钻井
  • 7篇储层
  • 6篇会计
  • 5篇油藏
  • 5篇油气
  • 5篇媒体
  • 4篇低渗
  • 4篇油管
  • 4篇油气勘探
  • 4篇气藏
  • 4篇井下
  • 3篇新闻
  • 3篇压裂

机构

  • 12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
  • 6篇西安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吕林林
  • 5篇李志学
  • 5篇姜琪
  • 3篇胡杰
  • 2篇贾锁刚
  • 2篇吴光大
  • 2篇宗贻平
  • 2篇薛建勤
  • 2篇马达德
  • 2篇刘云田
  • 2篇李宇杰
  • 2篇刘永江
  • 2篇张金岗
  • 2篇付锁堂
  • 2篇李永
  • 2篇周林
  • 2篇张道伟
  • 2篇汪立群
  • 1篇张卉
  • 1篇杨乾政

传媒

  • 6篇油气田地面工...
  • 5篇化工管理
  • 5篇中国科技期刊...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石油石化物资...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石化技术
  • 3篇化工设计通讯
  • 3篇当代化工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小企业管理...
  • 3篇休闲
  • 3篇中国石油和化...
  • 2篇数据通信
  • 2篇化学工程师
  • 2篇油气储运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2篇资源节约与环...
  • 2篇新疆石油天然...

年份

  • 6篇2025
  • 14篇2024
  • 8篇2023
  • 10篇2022
  • 14篇2021
  • 13篇2020
  • 14篇2019
  • 8篇2018
  • 15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地球物理场及其深部地质特征被引量:8
2005年
分析了盆地重力场、磁场和温度场特征,根据地球物理场信息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区域构造格架和深部地质特征,并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对比,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拓宽了非地震地球物理信息的应用领域,而且对其它含油气盆地的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和油气勘探部署也有借鉴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区域大地构造和盆地对比研究。因此,本项研究既有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理论意义,而且对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评价也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吴光大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
关键词:深部地质地球物理场盆地油气勘探构造地质
LPR-N阀的结构与原理及APR测试失败案例分析
2017年
LPR-N阀作为APR测试管柱的主阀,其在井下工作的性能优劣是APR测试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从分析LPR-N阀的结构与性能入手、对现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为提高地层测试的成功率提供了依据。
王晓军赵锋彪沙妮娅王海兵张穆阔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致密油新类型的发现及其特征被引量:10
2017年
运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最近在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新发现的致密油藏进行研究。扎哈泉地区沉积相以滨浅湖的滩坝砂为主体,为致密油的形成打下了沉积学基础。本区致密油的产状特征是油层薄,与烃源岩呈薄互层产出,为近源自生自储关系,提供了非常有利于致密油形成的源储共生组合条件。致密油储层致密,具有微米级孔隙和纳米级孔隙,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8%,平均渗透率为0.45m D,属于典型致密油藏。与致密油储层互层的古近系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Tmax在311~461oC之间,处于低熟至成熟阶段。有机碳含量主要分布在0.29%~4.42%之间,但多数低于1.0%,比现阶段致密油烃源岩的标准明显偏低,属于一种特殊类型。与其他盆地相比,虽然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致密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但该地区咸化湖泊环境使其具有生烃转化率高的典型特点,因此,同样可以生成较多的液态烃类,预示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具有很大的潜力。
周宾关平魏恒飞张永庶付玲于川淇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烃源岩
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识别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被引量:10
2013年
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以为粉砂岩、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为主,岩性非均质性较强,应用常规测井交会图识别岩性难度大.本文介绍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及实现流程,利用网格搜索法确定的参数对δ2(C,δ)=(2000,0.707)开展了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的测井识别.应用效果表明,测井识别岩性与岩心分析资料的符合率达到了86%,可满足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识别的需要.
韩学辉支乐菲刘荣杨体源李亚萍
关键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岩性非均质性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类型农户弃耕特点及原因——基于重庆市十区县540户农户调查被引量:58
2011年
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Logistic分析法,基于农户兼业活动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弃耕特点及原因,为破解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农地资源低效利用问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农户兼业普遍,根据非农收入比重、劳动力配置状况和生计策略,将农户划分为纯农户、I兼农户和II兼农户;②农户耕地转出行为普遍,无偿转出比重偏高。II兼农户弃耕及有偿转出比重均最高,与I兼农户相比,纯农户耕地转出的户数多,但转出面积少且多为无偿转出;旱地撂荒较水田普遍,撂荒的多为地块破碎、耕作条件差的地块;③由于家庭成员年龄偏老、劳动能力偏弱等的局限,纯农户会放弃对区位偏远、零星分散地块的耕种;I兼农户更关注土地经济收益,将资本投入到耕作条件好的地块;II兼农户主要基于收益最大化原则,倾向于将要素投入到非农产业,有偿转出耕地。研究认为,根据不同类型农户弃耕特点及原因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引导其土地利用行为,是整合区域土地资源、提高农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张佰林杨庆媛严燕薛梅苏康传臧波
关键词:弃耕撂荒城乡统筹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被引量:221
2010年
东北地区主要由东部佳木斯地块、中部兴安—松嫩地块和西部额尔古纳地块构成,各地块之间主要构造带拼合时代的研究表明,晚古生代之前各地块之间已经完成拼合,形成了统一的佳—蒙地块。晚古生代开始东北地区进入统一的盖层演化阶段,在佳—蒙地块南缘发育了晚古生代具有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的盖层建造。晚古生代早期佳—蒙地块南缘为活动陆缘,在~320Ma向北的俯冲过程中古亚洲洋板块发生断离,形成火山弧,同时导致其北侧"贺根山"弧后洋的拉开,持续的向北俯冲导致弧-陆碰撞,并于~280Ma贺根山洋已经完全闭合。佳—蒙地块南缘开始由活动陆缘向被动陆缘环境转化,最后在晚二叠世末期古亚洲洋完全闭合转入内陆环境。
刘永江张兴洲金巍迟效国王成文马志红韩国卿温泉波赵英利王文弟赵喜峰
关键词:晚古生代古亚洲洋
储罐挥发性有机物冷凝回收工艺技术研究
2025年
为降低储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减少轻烃损失,降低环境污染程度。通过HYSYS软件建立了冷凝回收简易模拟流程,确定了冷凝温度、冷凝压力对冷凝特性、除水特性的影响。基于设备选型和设计参数的计算结果,研制了基于混合冷剂的挥发性有机物冷凝回收现场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效果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模拟和实验均能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工作,处理后非甲烷总烃的回收率和尾气浓度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适当增加冷凝压力可降低最高冷凝温度,节约工艺能耗;装置投运后,每年可减少87.6 t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且会产生LPG、凝析油等附加经济值。研究结果可为现场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工艺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吴明忠李沛东李璐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冷凝
油田注水系统腐蚀原因及对策被引量:4
2019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在油田的开发中,油田注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油田注水系统对于油田的开发效益有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油田注水系统腐蚀比较严重,主要对油田注水管道腐蚀的影响因素和油田注水管道腐蚀防护措施的进行了阐述。
刘伟成
关键词:油田注水系统
基于电磁技术优选最佳油田管道除垢参数被引量:2
2017年
截至2016年底,我国原油管道约2.62万km,原油管道运输较其他运输方式有"安全、环保、低耗、节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优势^([1-3]),管道长期运输有蜡晶析出,蜡晶析出后会变成污垢附着在管道内壁,使管道变细、流动阻力增加、压力降低。电磁防垢技术作为一种物理除垢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广和应用。因此,优选电磁防垢的参数输油管线经济有效地进行防垢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优选电磁技术油田管道除垢效果的最佳参数,设计了一套模拟电磁波对输油管道的除垢装置,模拟不同线圈匝数以及不同频段下电磁波除垢效果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线圈匝数在25圈、电磁波频段在14~16k Hz范围内,除垢效果达到最佳。
王金燕赵晓东吕林林
关键词:输油管道除垢
英西复合盐膏层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青海英西中深部复合盐膏层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井壁失稳问题,提出了有效抑制盐膏溶解及泥岩水化、强化微裂缝封堵的井壁稳定技术对策,实验确定了合适的有机-无机复合盐基液浓度,以强抑制封堵及抗盐钙类材料为核心,研发了一套低成本强...
张希文张闯吴金星张国辉谯世均
关键词:钻井液井壁稳定性封堵能力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