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3,545 被引量:18,336 H指数:48 相关作者: 魏道智 何海斌 林瑞余 柯玉琴 谢苗 更多>> 相关机构: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被引量:1 2001年 通过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 ,促进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思路 :(1)科学合理设岗 ;(2 )组建评审组织 ;(3)完善评价机制 ;(4 )强化聘后管理 ;(5 )健全配套改革。 林庆藩 王瑞玲 吴文苑关键词:教师 师资建设 聘后管理 岗位设置 金福菇的交配型研究 被引量:28 2007年 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金福菇(Tricholoma giganteum)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金福菇的交配属四极性异宗结合。本研究还检测到重组B因子的新等位基因(Br)。 傅俊生 蔡衍山 柯丽娜 林绍霞 邓优锦 谢宝贵关键词:金福菇 交配型 一个假定的稻瘟病菌RhoGEF蛋白参与营养生长和产孢过程的调控 2009年 对稻瘟病菌致病机制的认识将有助于更好地防治水稻稻瘟病。在明确多个Rho族小G蛋白在该菌营养生长、分化孢子形成以及侵染致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Rho族小G蛋白调控因子-鸟苷酸交换因子(GEF)的功能。以生物信息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了稻瘟病菌基因位点Mgg_11178.6所编码蛋白的功能。结果表明Mgg_11178.6编码一个假定的Rho族小G蛋白鸟苷酸交换因子(MoRGF1),与多种丝状子囊菌RhoGEF亲缘关系密切;基因敲除突变体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产孢量明显减少,但是致病力没有变化。说明该假定的Rho族小G蛋白鸟苷酸交换因子(MoRGF1)可能参与稻瘟病菌营养生长与产孢过程的调控。 张冬梅 石振华 林歧 鲁国东 王宗华关键词:稻瘟病菌 RHOGEF 同源重组 应用菌草技术治理宁夏荒漠化土地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7 2011年 简述了应用菌草技术治理宁夏荒漠化土地的研究情况,分析了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对荒漠化地区应用菌草技术进行治理进行了展望。 黄国勇关键词:荒漠化 菌草技术 磺化杯芳烃与瓜环的超分子组装 <正>引言超分子化学是两个或多个化学物种借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实体或聚集体的化学,现已成为化学中发展迅速、极富挑战性的新领域之一。然而在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中,一种大环主体分子借助非共价相互作用力与另一种客体大环化合... 林榕光关键词:超分子化学 磺化杯芳烃 瓜环 晶体结构 刺盘孢菌的蛋白互作预测及侵染早期共表达模块分析 2020年 刺盘孢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在全球范围内危害众多单双子叶植物。有许多研究对病菌的侵染模式进行了探索,但仍未阐明其确切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在预测病菌蛋白互作的基础上,结合表达谱数据对病菌在活体生存环境下的共表达模块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期为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通过同源映射法和结构域法,预测得到刺盘孢菌的4288个蛋白之间存在41700个潜在互作,其中39776个互作发生于异源蛋白之间,1924个互作发生于同一蛋白内。将蛋白互作数据分别与4个表达谱数据进行整合,构建得到离体I、离体II、活体I和活体II 4个共表达互作组。对离体和活体互作组的共有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离体互作组相比,活体互作组中与翻译、蛋白代谢等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与离子转运、糖物质转运等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上升,暗示了物质转运在刺盘孢菌侵染早期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对活体互作组进行模块化分析,结果表明,活体I和活体II的特异模块分别与胁迫响应、肌动蛋白纤维长度调控有关,其中胁迫响应子网是以热激蛋白Hsp70为核心的互作簇,可能参与病菌对寄主的识别与对抗;肌动蛋白纤维长度调控子网则可能与病菌菌丝在寄主细胞间的延伸有关。 连玲丽 翁铭铮 张承康 刘伟 何华勤拟南芥CYP76C2基因(At2g45570)的克隆及其菌核病抗性功能分析 2011年 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细胞色素P450(CYP76C2)基因的ORF,成功构建了CYP76C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并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离体和活体接种表明,CYP76C2基因的过表达植株对核盘菌的抗性增强. 陈晓婷 孙翠霞 王爱荣 鲁国东关键词:拟南芥 细胞色素P450 菌核病 草酸 DDF1的表达水平影响水稻的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 被引量:2 2013年 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1)是控制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基因。为了进一步分析DDF1对水稻生长与发育的影响,我们构建了DDF1的抑制表达和增强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品种中花15。结果显示,DDF1表达量下降的转基因水稻的表型类似于功能缺失突变体ddf1-1,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细小,小穗中浆片同源转变为稃片,雄蕊不育且畸形,雌蕊可育;而DDF1增强表达的转基因植株营养生长正常,但大部分小穗发育异常,尤其是稃片和雄蕊数目明显增加。因此,通过调节该基因的表达量可以显著影响水稻的株型和育性。 刁志娟 李生平 段远霖 郑磊磊 周元昌 吴为人关键词:水稻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评奖评优中班级投票的公平性 被引量:5 2013年 大学生评奖评优工作是高校常规任务之一,评选过程是否公平公正直接影响到其为大学生树立标杆、指出努力方向的目的能否达成,而评奖评优工作又往往涉及到班级投票,因此班级投票的公平性显得尤为关键。 阙寿林关键词:大学生 花生脱落酸8'-羟化酶基因AhCYP707A4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6年 脱落酸(AB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脱落酸8'-羟化酶是ABA分解及其代谢的关键酶,可降解内源ABA水平。本研究利用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的方法从花生品种闽花6号叶片中克隆了脱落酸8'-羟化酶基因AhCYP707A4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AhCYP707A4基因ORF长1 446 base pairs(bp),编码48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N端有一个长32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序列,其后为P450蛋白保守区,符合典型的P450蛋白的结构特征。氨基酸多序列比对显示AhCYP707A4具有较高的保守序列。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皮、种皮和胚中均有表达。在果皮和种皮中,该基因在花生果针入土后40 d(days after pegging,DAP)表达量最高,而胚中在60 d中表达量达到最高。AhCYP707A4基因可能在花生发育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是调控花生种子发育特别是胚发育的重要候选基因。 康苗苗 张冲 庄瑞蓉 李毓 陈华关键词:花生 基因克隆 胚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