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48 被引量:142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李玉筱 王喜云 刘颖 赵明媚 张晓喜 更多>> 相关机构: 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电纺丝聚乳酸纤维支架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D,L-乳酸)超细纤维具有孔隙率高、孔径/结构可调、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已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热点。探讨了纺丝溶液浓度、流量、电压、干燥方式等影响聚(D,L-乳酸)纤维支架形貌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纺丝溶液浓度为0.20g/mL,流速为0.8mL/h,电压为12kV,经真空冷冻干燥,可获得分布比较均匀,直径大多为500~900nm的聚乳酸纤维。体外细胞形貌观察表明聚(D,L-乳酸)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傅亚 胡承波 许静 姚波 卓凤萍 王远亮关键词:静电纺丝 细胞相容性 聚乳酸固载环糊精的制备 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N-酰化反应,将6-胺基-β-环糊精(β-CD-6-en)固载到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MPLA)大分子链上,合成得到新型环糊精高聚物(PLA-β-CD)。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差示扫描技术对该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按文中设计的合成路线能成功地将环糊精共价引入到MPLA中。静态水接触角检测表明PLA-β-CD与PLA相比,材料亲水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该材料兼具聚乳酸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环糊精的独特分子结构,有望成为特具潜力的生物医用材料。 朱久进 王远亮 蔡开勇 陈忠敏 付春华关键词:聚乳酸 环糊精 固载 环糊精聚合物 磷脂胆碱仿生修饰聚乳酸及其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到聚(D,L-乳酸)(PDLLA)侧链上,然后通过引入的活性反应基团马来酸酐与甘油磷脂胆碱反应,实现磷脂胆碱对聚乳酸的整体仿生修饰。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磷脂胆碱修饰聚乳酸进行了表征。生物降解实验表明,该功能化聚乳酸具有明显抑制酸致降解作用。体外细胞形貌观察证实磷脂胆碱修饰的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同时,蛋白吸附和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该改性聚乳酸可望用作组织工程支架及血液接触类植入体。 傅亚 钱智勇 黄美娜 胡承波 姚波 任凌燕 王远亮关键词:仿生 细胞相容性 血液相容性 IGF-1基因产物的结构和功能多样化 被引量:6 2008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包含6个外显子,具有转录和翻译产物多样化的特点,原因在于存在多个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性应用,转录产物的选择性剪接,以及不同多聚腺苷酸化位点的使用。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由外显子3和4编码的循环型IGF-1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最近对肌肉、神经等组织自分泌/旁分泌的局部型IGF-1研究发现,选择性剪接产生的IGF-1变体具有外显子5和6编码的延伸肽(E肽),并表现出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如IGF-1Ea、IGF-1Eb(MGF)及其E肽在骨骼肌、心肌、神经等组织中表现出促进生长和损伤修复的功能,这些特殊功能可能通过细胞表面的一种特殊E肽受体介导。 张兵兵 王远亮 范开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选择性剪接 载万古霉素-羟基磷灰石抗感染钛钢板的研制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携载并缓释万古霉素(VCM)的抗感染骨折内固定钢板的制备;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X)、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等检测其特征、抑菌实验检测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等,期望能为临床上预防以及治疗开放性骨折手术后的细菌感染提供一种途径。方法以羟基磷灰石(HA)为载体,采用仿生溶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生长法(Biomimetic growth),在钛合金板基体表面制备了携载VCM的HA抗感染涂层,通过SEM,EDX和FT-IR等检测方法对钛钢板表面涂层进行检测;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作为试验菌,分别观察载VCM-HA缓释钛钢板和载HA钛钢板的体外抗菌效果。结果钢板表面获得载VCM-HA涂层;抑菌试验证明,钢板周围出现明显抑菌圈,表明VCM被成功携载于涂层中。结论载VCM-HA钛钢板能有效的携载万古霉素,且保持了其抑菌活性。 唐良华 赵长虹 潘长江 王远亮 王爱民关键词:万古霉素 羟基磷灰石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涂层 一种可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和生长的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材料 被引量:4 2008年 用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对聚乳酸(PLA)进行了本体改性,通过FITC荧光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对材料的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性能进行了检测,在材料上体外培养Wistar大鼠成骨细胞,检测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与聚乳酸相比,得到的产物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PPLA)明显降低了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仅为PLA的37.3%,显著促进了成骨细胞的黏附和生长。由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降解性、细胞相容性及可反应性,预计在组织工程和药物缓释中有潜在应用。 糜丽 潘君 赵明媚 刘颖 王彬 王远亮关键词:聚乳酸 聚乙二醇 细胞相容性 两亲性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胶束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5 2010年 制备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PPLA)聚合物胶束,探讨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溶剂挥发法制备PPLA胶束并对其表征。萘普生为模型药物,单因素考察了投药量、丙酮用量、加样顺序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LA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低,为3×10-4g/L;胶束呈球形、平均粒径小于200nm;在室温、稀释、碱性条件下稳定;最佳载药条件为:材料与药物同时溶于丙酮后滴入水中、丙酮与水的体积比1∶10,萘普生与PPLA质量比0.8∶10,PPLA胶束质量浓度1.0g/L。37℃时载药胶束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可缓慢持续释放5d以上。结果证明,制备的聚乙二醇接枝改性聚乳酸聚合物胶束可用作疏水性药物的缓释给药载体。 张晓喜 潘君 严好 糜丽 江伟民 任慧卿 王润光关键词:胶束 自组装 萘普生 医药原料 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的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对成骨细胞黏附、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在前期成功合成聚乙二醇接枝的聚乳酸材料[poly(ethyleneglycol)graftpoly(D,L-lacticacid),PPLA]的基础上,以聚乳酸为对照,进一步考察该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10在重庆大学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实验室进行。①以FITC荧光标记牛血清白蛋白检测聚乳酸及自制的PPLA材料的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性能。②在体外聚乳酸和PPLA聚合物膜上培养Wistar新生鼠成骨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试细胞黏附和增殖情况,并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价细胞分化程度。结果:①与聚乳酸相比,PPLA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明显降低,仅为聚乳酸的37.3%。②与聚乳酸相比,在接种成骨细胞后,PPLA材料上的细胞黏附量更多,细胞数量更高;经过8d的培养后,PPLA材料上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聚乳酸。结论:与聚乳酸相比,PPLA材料具有更强的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作用,并能显著地促进细胞黏附、生长及分化,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 糜丽 潘君 赵明媚 刘颖 王彬 王远亮关键词:聚乳酸 细胞相容性 生物材料 SEC-RI-MALLS技术在香菇多糖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建立香菇多糖分子量、分子量分布测试及构型判断的方法。方法:采用SEC-RI-MALLS联用技术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8~8.0)为流动相,SHODEX OHPAK 803HQ,SHODEX OHPAK 804HQ,SHODEX OHPAK 805HQ为色谱分离柱,在流速0.4 mL.min-1,柱温30℃的条件下对香菇多糖在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在超纯水中香菇多糖样品的重均分子量Mw为7.264×105(5%),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香菇多糖样品的Mw为7.486×105(5%),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分别为1.541和1.561;通过半径rg对Mw作图,得知香菇多糖在超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得到U型曲线,表明香菇多糖为典型的高支化度结构,这一结论与香菇多糖真实结构一致。结论:实验数据显示不同的溶剂对香菇多糖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有一定影响;通过rg对Mw作图,可以对高分子的构型进行判断。 吴扬兰 王远亮 杨力关键词:香菇多糖 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RGDS和胶原改性聚(DL-乳酸)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马来酸酐(MAH)、丁二胺(BDA)I、型胶原和RGDS粘附多肽依次对聚(DL-乳酸)进行了化学改性,制得了仿生细胞外基质材料——胶原改性聚乳酸(CPLA)和RGDS改性聚乳酸(RGDS-PLA)。采用FT-IR、GPC-MALLS、XPS、罗丹明比色法和茚三酮显色法对MAH改性聚乳酸(MPLA)和BDA改性聚乳酸(BDPLA)进行了定性定量表征,分别采用FITC荧光标记技术和氨基酸分析仪对CPLA和RGDS-PLA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按文中所述之制备技术,能将胞外基质组分如胶原和RGDS粘附多肽共价引入到PLA中,形成新型的仿生细胞外基质材料。 罗彦凤 王素军 牛旭锋 王远亮 付春华 黄美娜关键词:I型胶原 仿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