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作品数:56 被引量:641H指数:16
相关作者:刘欣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区域经济
  • 9篇经济增长
  • 9篇城市
  • 6篇企业
  • 6篇区域经济增长
  • 5篇产业结构
  • 5篇城市群
  • 4篇实证
  • 4篇农业
  • 4篇企业异质性
  • 3篇实证分析
  • 3篇农业种植
  • 3篇农业种植结构
  • 3篇农业种植结构...
  • 3篇资本
  • 3篇协调发展
  • 3篇劳动力
  • 3篇劳动力流动
  • 3篇城市化
  • 2篇地区产业结构

机构

  • 56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作者

  • 27篇刘乃全
  • 12篇张学良
  • 9篇豆建民
  • 5篇孙海鸣
  • 3篇李颖
  • 3篇李超民
  • 2篇胡彬
  • 2篇贾彦利
  • 2篇赵丽岗
  • 2篇刘欣
  • 1篇杨慧敏
  • 1篇应勤俭
  • 1篇刘学华
  • 1篇郑秀君
  • 1篇东童童
  • 1篇任光辉
  • 1篇孙海刚
  • 1篇张可
  • 1篇赵霞
  • 1篇隋舵

传媒

  • 7篇财经研究
  • 4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生产力研究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当代经济管理
  • 2篇科学发展
  • 2篇区域经济评论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外国经济与管...
  • 1篇当代财经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经济转变与城市群经济发展被引量:44
2013年
"十一五"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重心不断转移调整,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东、中、西部"条状区域发展思路,以城市群为单元的"块状"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区域由"带状"向"块状,,转变。平均来看,城市群以占所在省份32.28%的国土面积,聚集了所在省份60.66%的人口,创造了75.61%的地区生产总值,中国区域经济已由省域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当前,行政区经济的弊端日益显现,城市群将是中国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主要载体,中国区域经济正在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在这三大转变基础上,"城市群经济"概念的提出有其合理性,空间聚集已从"产业聚集"演化为"城市聚集"。这时,城市群经济已成为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及运行的一种形式,是基于社会分工深化、市场深度扩张、要素高度空间聚集而演化出来的区域经济形态。城市群发展的当代意义还在于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城镇化的空间主体,是实现中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领者。
张学良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被引量:20
2012年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新格局,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优势产业各具特色;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空间发展格局;区域开发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区域合作和一体化不断得到加强。与此同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也遇到新的挑战。因此,必须联动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开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张学良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增长
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整体发展战略的思考被引量:2
2005年
迅速提高区域能级,使长三角地区成为亚洲或亚太地区区域性的且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制造业中心及为制造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以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率先实现现代化及科学发展观的样板。以科技为主导继续扩张并提高长三角地区的能级水平与产业竞争力,以自身的优势资源为基础,增强聚集效应,实现上海“科教兴市”、江苏“沿江开发战略”、浙江“环杭州湾战略”的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发展战略,也即以“科技”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战略———“科技兴区、科教立市”的整体战略。
孙海鸣刘乃全
关键词:沿江开发战略制造业中心优势资源环杭州湾科技兴区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从影响因子角度的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在我国近30年的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同时以二者为经济支撑的区域中,市场和生产企业集群之间的相互拉动和彼此支撑呈现阶段演进的特征。本文在对互动演变过程做出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抽象出影响互动的相关因子体系:制度供给、网络组织、商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规模、历史基础等,通过不同因子在四个情形中的组合演绎推断可能造成的影响,认为要实现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较好发展,可以考虑糅合现有的理论成果并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在政策制定上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些思路。作为理论分析的佐证,文章对义乌的经济发展案例进行了讨论。
刘乃全任光辉
关键词: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互动关系
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发展与组织进化的生态学研究
2008年
本文从国外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状况出发,指出该行业的发展具有典型的区域聚集、生态群落、环境依赖性等自然特征。然后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生物医药行业组织进化的特点,认为生物医药行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有能力吸引大量的资金将最新的生物医药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也在于其能够通过产业范围内企业数量和规模的自我合理调节使产业集聚保持在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
刘晶刘乃全
关键词:生物医药行业组织进化生态学
欧盟一体化对长三角发展的启示
区域一体化(Regionale Integration)已成为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关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本文介绍了区城一体化理论基础及主要流派;欧盟一体化演进及其新的举措;以及欧盟一体化的政策涵义及其对长三角的启示。
应勤俭
关键词:欧盟一体化产业政策
文献传递
中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阐述了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分析了中国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格局,建议中国城市群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轻城市群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促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升,让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加强政府...
杨朝远张学良
关键词: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使用效率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网络化发展内涵研究被引量:33
2003年
目前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不少城市都提出了城市网络化的发展战略。但是 ,城市网络化发展除了表现为以交通为载体的空间融合以外 ,还具有哪些深层次的意义 ,其完整内涵、集结动因、构成要件以及发展层次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文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展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努力方向。
胡彬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全球化构成要件
美国70年来农产品立法与农产品常平仓计划的现实意义被引量:13
2004年
本文回顾了新政以来美国农产品立法和相应的农产品常平仓计划的内容 ,显示70年来美国政府通过不断立法和实施农产品常平仓计划 ,保证了美国农业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建议我国也应通过立法形式 ,建立现代意义的农产品常平仓 ,稳定农产品生产 ,解决农民收入低问题。
李超民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民收入农业补贴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协整分析与区域政策选择——兼论“中部塌陷”现象被引量:24
2006年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协整分析和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是西部经济增长与中部、东部经济增长均有协整关系,但中部与东部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西部经济增长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增长,东部反过来也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增长,但对中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中部不是东部和西部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由此显示出我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及“中部塌陷”的机理作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刘乃全陶云张学良
关键词:经济增长单位根检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