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系
- 作品数:74 被引量:334H指数:10
- 相关作者:冯祖杰吴邦藩刘长远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襄樊学院管理学院地理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地貌演化阶段的信息熵判定被引量:13
- 2002年
- 在地貌信息熵计算方法和涵义讨论的基础上,计算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面积大于100 km2各流域的地貌信息熵值,进而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地貌演化阶段。得出以下结论:该区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各流域坡面形状多为下凹形为主,但山地整体的坡面形状近于直线形。
- 管华高更和
- 关键词:信息熵
- 南阳市生态农业调查、评价与模式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依据实际调查资料 ,对南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提出适宜南阳市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结合南阳市实际 。
- 李家虎魏明卉蒋国富李瑞宋松岩
- 关键词:生态农业
- 河南省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划分初探被引量:10
- 2001年
- 河南省上白垩统与古近系均为陆相沉积 ,在全省范围内 ,两者间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在沉积特征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 ,在古生物群的演化方面 ,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界线上的间断 ,反映了燕山事件序列第 幕在河南的普遍存在 ,它控制了河南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 ,进而影响中国大陆的地质演化历史。因此 ,河南省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的确定 ,可以为我国中、新生代界限和白垩系 -古近系界线的研究 。
- 周世全冯祖杰李占扬
- 关键词: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岩性特征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敏感区保护与利用被引量:5
- 2007年
- 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植被、坡度、水域、土壤侵蚀、人类活动等生态敏感因子,根据生态敏感区的内涵,将该区划分为3种类型:强敏感区、敏感区和弱敏感区.在分析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各生态敏感区提出了开发和保护的措施.
- 蒋国富陈小幸
-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敏感区
-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9
- 2000年
-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增加新内容 ;针对学科性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重视实践性环节、加强野外实习基地建设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密切联系中学地理教学实际等方面入手进行自然地理学的改革和实践 。
- 刘长运
- 关键词:自然地理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根据调查资料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指出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流域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 白景锋
- 关键词:南水北调水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初探被引量:1
- 2003年
-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启动以来,总体运行良好,但其中仍存在风险意识不够、监管不力以及基金引导示范作用不强等问题。为成功培育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必须转变观念,发展多元融资渠道,主要从企业的持续科技创新能力、金融支撑体系及企业创业与创新的软环境三方面做好工作。
- 张艳郭圣乾
- 关键词:创新基金监督管理
- 河南内乡夏馆—高丘盆地的夏馆组及其时代被引量:4
- 2003年
- 夏馆—高丘盆地的红层时代,根据目前已有恐龙蛋、孢粉、轮藻与盆地发展史及邻区同位素年龄资料综合分析,归属晚白垩世早期或中—早期比较合适。按照"中国地层指南"的规定,建议恢复和正式使用夏馆组一名,废弃高沟组、马家村组、桑坪组等名称,并不需再建新的岩石地层单位。河南西南部的众多盆地内的红层时代基本上属于晚白垩世。
- 周世全朱广彬冯祖杰
- 关键词:恐龙蛋恐龙秦岭造山带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南阳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南阳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 ,面对新的形势 ,南阳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科学决策 ,充分考虑区域环境承载力 ,安排移民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利用高科技 ,充分合理使用地区资源 ;提高区域制度创新能力 。
- 白景锋李启明
-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持续发展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耕地分等定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选取了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坡向等5个主导评价因子,采用等差指数多因子综合分析与最低限制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ARCGIS 9.0软件提取相关信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耕地进行了分等定级。结果表明,最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面积分别占3.4%和36.5%,以中低产田为主;临界适宜和不适宜的土地面积占16.8%和43.4%,具有潜在的宜林宜牧利用价值。研究结果对于水源区制定农业发展政策,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刘嘉俊蒋国富
- 关键词:分等定级GIS耕地南水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