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作品数:181 被引量:427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继平彭豪祥黄首晶李素芹李洁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8篇文化科学
  • 21篇哲学宗教
  • 10篇经济管理
  • 7篇医药卫生
  • 5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9篇教育
  • 40篇教师
  • 32篇教学
  • 17篇社会
  • 13篇高等教育
  • 11篇高校
  • 10篇心理
  • 10篇学科
  • 9篇大学生
  • 8篇学业
  • 8篇课程
  • 8篇课堂
  • 8篇教师教学
  • 7篇农村
  • 7篇自我
  • 6篇学科评估
  • 6篇移民
  • 6篇社会认同
  • 5篇心理健康
  • 5篇三峡工程移民

机构

  • 169篇三峡大学
  • 12篇华中师范大学
  • 9篇长江大学
  • 3篇武汉市委党校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35篇张继平
  • 29篇彭豪祥
  • 13篇谭平
  • 8篇张国兵
  • 8篇严磊
  • 8篇李洁
  • 7篇张艳红
  • 7篇董泽芳
  • 7篇黄首晶
  • 4篇李素芹
  • 4篇李红梅
  • 3篇张继平
  • 3篇姜海
  • 3篇陈赛
  • 2篇罗筱端
  • 2篇胡修银
  • 2篇金林
  • 2篇陈明
  • 1篇杨苗苗
  • 1篇李建林

传媒

  • 18篇三峡大学学报...
  • 12篇成才之路
  • 5篇教育研究与实...
  • 5篇中国临床心理...
  • 5篇教学与管理(...
  • 4篇科教文汇
  • 4篇三峡论坛
  • 3篇教育探索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研究生教育研...
  • 3篇湖北工程学院...
  • 3篇心理技术与应...
  • 3篇教育参考
  • 2篇湖北教育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现代中小学教...
  • 2篇心理学探新
  • 2篇中国民族教育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年份

  • 10篇2025
  • 15篇2024
  • 25篇2023
  • 20篇2022
  • 14篇2021
  • 23篇2020
  • 1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学中年级英语优质课课堂导入特征研究——以“一师一优课”优质故事课为例
2025年
课堂导入是教师上课的起始环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保证课堂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以“一师一优课”优质故事课为例,围绕导入时长、导入素材、导入主体、导入方法以及导入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五个维度,对15节小学中年级英语优质故事课的课堂导入进行深度观察。最终探索出小学中年级英语优质课的课堂导入具有导入时长合理、导入素材丰富、注重师生参与、导入方法多样以及选用正确课堂话语等特征。
陈雨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中年级
“生活·实践”教育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度发生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2025年
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模式等技术操作层面所发生的争议,与指导改革的教育理念不匹配有一定关系。相比之下周洪宇教授提出的“生活·实践”教育学说,其基本理念、具体主张和实践过程在课堂教学上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对缓解当下教育与生活、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在理论层面论述了“生活·实践”教育理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层次发生的逻辑进程,在实践层面探讨了具体方式推动的实践路径。
程永洲汪亮周业琳胡薇薇余锦烨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逻辑理路实践进路
学业优秀生和学业后进生的心理差异分析
2021年
人与人之间既存在生理层面的差异,也存在心理层面的差异。学生的心理差异是因材施教的依据。文章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学业优秀生和学业后进生心理差异表现、学业优秀生和学业后进生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针对学生心理差异提出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及相应措施,从而使教师正确认识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让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通常来说,学业优秀生普遍具备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较强的自制力和自知力。学业后进生,即学习成绩不佳但各方面表现良好或者行为习惯不良、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理解为“后来进步”的学生。在此,文章作者要说明一点,后进生指在教育作用下逐渐发展的学生,并不是因生理或遗传原因导致反应慢、智力低、脑功能失调的特殊儿童,也不是误入歧途的问题少年。
娜菲赛·尼加提
关键词:心理差异教学探究
居民社会公平感与抑郁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居民社会公平感与抑郁的因果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T1)至2020年(T2)中16812名居民,采用CFPS中的不平等量表(IS)与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简表(CES-D 8)进行评估,使用AMOS 28.0进行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①社会公平感与抑郁的自回归路径系数显著;②社会公平感与抑郁在2年内能够互相预测;③社会公平感与抑郁的交叉滞后效应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不显著。结论:社会公平感与抑郁能够相互影响,二者可以相互预测。
韦春丽韦春丽罗一君向光璨连紫伊陈红
关键词:抑郁
强迫倾向与大学生网络闲逛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1
2023年
为考察强迫倾向与大学生网络闲逛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边界条件,对50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强迫倾向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闲逛;(2)错失恐惧在强迫倾向与大学生网络闲逛之间起中介作用;(3)关系型自我构念在强迫倾向与错失恐惧之间起调节作用,当关系型自我构念水平较高时,强迫倾向更容易引发错失恐惧从而导致网络闲逛。研究结果揭示了心理健康状态对网络闲逛行为的影响,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宫剑李晔周兵平海曼牛冰钰吴旭瑶
湖北省农村全科教师现状调查
本文以近三年参加"湖北省农村教学点全科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国培项目的499名学员为研究对象,调查近三年以来湖北省农村教师的基础情况,包括性别结构、教龄情况、学历现状、教师所学专业、教师政务工作、教师职称、编制情况。通过近三...
程永洲郭凤娇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师培训
浅析教师合理教学认知的实质及特点
2014年
教师合理教学认知是具有一定正确性和价值性以及进步性的认知。教师合理教学认知还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弹性以及良好的效用性等特点。教师的教学认知只有同时具有上述特点,才是对教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合理认知。
谭平彭豪祥
关键词:教师教学认知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被引量:2
2022年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但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不高,面临创新主体乏力、创新资源不足、创新环境滞后的现实困境。要实现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就要在加强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对接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持续打造“科—产—教”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要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创新资源,大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和科技型企业,逐步完善创新资源空间流动和共享机制;打破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制度的滞后性,深度落实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理念,实现政府—高校—产业间的有机协调。
张继平邓可
关键词: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
从知识创新的视角看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出现了奇特的二律背反困境,无论是批判"以知识为中心"论者,还是强调"认真对待‘轻视知识’"论者,都未能使素质教育得以根本实施,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正走向反面。深入研究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中国教育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知识创新的视角看,书本知识是生活经验得以深刻理解,从而是知识创新得以可能的前提;生活经验是书本知识的现实化展开,同时是知识创新的现实内容来源。这种新的知识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首晶
关键词:书本知识素质教育知识创新
双服务 四发展 五共同--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2022年
为解决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供需脱节问题,需要着力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内容包括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强化“双服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落实“四发展”;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五共同”。结合地方高校实践,该改革优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赵军刘微董方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