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273 被引量:3,524H指数:20
- 相关作者:邵宗书王矜奉房昌水刘耀岗王成建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共轭聚合物中受激吸收与受激辐射的量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扩展的一维SSH紧束缚模型结合非绝热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理论研究了共轭聚合物分子(PPV)在光脉冲作用下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的量子动力学过程.首先,设定分子初始处于基态,讨论了受激吸收过程中不同的电子受激跃迁模式与光激发脉冲的关系.通过对终态的分析,发现分子受激后只能产生电子-空穴的束缚态,包括:激子、双激子和高能激子.计算了各种激发态的产率,特别是,给出了各种激发态产率与光激发能量的定量关系.此外,基于实验,分别讨论了光激发强度对高能激子和双激子产率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设定分子初始分别处于激子和双激子态,研究了分子内定域能级之间的受激辐射过程,并简单讨论了激子和双激子受激辐射与光激发能量及强度的关系.
- 王文静孟瑞璇李元高琨
- 关键词:受激辐射激子
- 飞秒激光直写诱导PMN-PT晶体表面LIPSS结构相变特性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提出一种由飞秒激光直写技术诱导的基于弛豫铁电体PMN-PT晶体的表面周期结构(LIPSS),通过不同激光参数的改变,实现了LIPSS结构周期从750 nm到3μm的变化。最后,通过升高温度探究了LIPSS结构的相变特性。对比基底的相变特性,飞秒激光诱导的LIPSS结构的居里温度有明显的降低,这一特性将会为基于PMN-PT晶体的温控调制器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 陈志翔杨全鑫刘洪亮
- 关键词:相变
- 从人工晶体研究发展历程浅谈基础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
- 2023年
- 人工晶体是信息社会中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关键材料。我国人工晶体研究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晶体居国际领先地位,特别是系列“中国牌”晶体的发明和发现引领了人工晶体发展方向,满足了国家重大需求。本文作为山东大学“主题教育”的研习成果,立足于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60余年的发展历史,梳理了我国人工晶体的发展历程以及实验室近年来的部分先进成果,“管中窥豹”,浅谈了基础理论研究对学科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建议。希望能给我国人工晶体乃至自然学科的发展策略和方向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 曲刚赵希波蒋宛莉王泽岩孙洵于浩海徐现刚
- 关键词:人工晶体
- 初论中国古代对晶体的认识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在广泛调研中国古代文献中古代对晶体认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古代对于晶体及其基本特性的认识,特别是对晶体形态、对称性及其特征性质的认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于晶体的认识虽然丰富,但多停留在表面,从而失去了发展现代晶体学的基础和机遇。
- 蒋宛莉张熙维
- 关键词:形貌
- ND:YAG透明激光陶瓷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被引量:5
- 2011年
- 随着激光技术的进展,对激光介质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尺寸、高激活离子掺杂度的透明陶瓷材料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从发展历史、粉体的制备、成型以及烧结等方面对Nd∶YAG透明激光陶瓷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提出了部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
- 桑元华刘宏秦海明王继扬
- 关键词:透明陶瓷
- Fe3+杂质对KDP晶体非线性吸收均匀性的影响
- KDP(磷酸二氢钾,KH2PO4)晶体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光学和电光功能材料,被制作为高功率负载的倍频器件应用于高功率激光核聚变系统中。晶体中双光子吸收导致的光学损伤依然是限制晶体应用以及制约激光通量的主要问题。
- 徐龙云卢成伟王圣来黄萍萍刘慧李易臻李祥琳王波顾庆天
- 关键词:KDP晶体FE3+
- 晶体学在有机光电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有机分子的光、电、磁功能材料因其巨大的产业化前景,一直受到科技界的高度关注,已成为21世纪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涉及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电子乃至生物学等,是名副其实的交叉学科。在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搞清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一系列先进的方法和工具,对材料的各级结构信息进行表征,找到材料特定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材料的设计与改性提供必要的依据。晶体学作为一个已经诞生100年的方法,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对材料作用机理的认识,到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探讨,以及功能材料的定向设计,都需要晶体学知识和方法。结合作者课题组近年来在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过程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阐述晶体学在探明材料的光电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一些材料特殊性质的起源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 刘阳刘广峰陶绪堂
- 关键词:有机晶体晶体学结构-性能关系
- 新型高效非线性光学晶体ZCTC宏观缺陷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研究了采用蒸发法生长的新型高效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ZnCd(SCN) 4 (简称ZCTC)中的溶液包裹物、负晶、开裂、生长条纹、扇形界及直线管道等宏观缺陷的形成。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这些缺陷的形态、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 。
- 张吉果王新强许东吕孟凯袁多荣郭世义张光辉
- 关键词:开裂包裹物生长条纹非线性光学材料
- 六氯化钨/正丁基三苯基锡催化聚苯乙炔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
- 2001年
- 使用新型WCl6-n -BuPh3 Sn催化体系聚合苯乙炔 ,获得了高产率和高分子量的聚苯乙炔。研究了不同聚合溶剂对聚合物结构及分子量影响 ,使用UV、IR、NMR、GPC等分别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对聚合物荧光性能进行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 :在低于 2 90nm和高于 40 0nm激发光波长 ,聚合物几乎不呈现荧光性能。当聚合物在 3 5 0nm被激发时呈现较强发光量子效率。对聚合物溶液荧光性能的研究表明 :当溶液浓度低于 0 .1g/L时 ,聚苯乙炔发光强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在溶液浓度高于 0 .1g/L ,例如 0 .5 g/L时呈现出浓度自猝灭效应。同时 ,从荧光性能研究显示这种催化剂获得的聚合物具有较差的规整性。
- 光善仪杜桂华徐洪耀李村唐本忠蒋民华
- 关键词:荧光光谱电子吸收金属催化剂聚苯乙炔
- 硫杂芴-三苯胺树枝形分子的合成与电致发光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选择硫杂芴为π-中心、三苯胺为"枝",合成了新型硫杂芴-三苯胺树枝形分子-2,8-双-[4-三苯胺乙烯基-4’,4’’-二(三苯胺乙烯基)]硫杂芴(简称ST-G2),进行了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以硫芴-三苯胺树枝形分子(简称ST-G2)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TCTA/ST-G2/BCP/Mg∶Ag的3层发光器件,测试了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该器件在6V开启,12V电压下亮度和效率接近1000cd/m2和0.2lm/W。
- 周懋怡王筱梅蒋宛莉王德强
-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