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科系

作品数:184 被引量:808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青兰胡艳蓓毛雪华张振平刘鑫淼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政治法律
  • 55篇文化科学
  • 36篇哲学宗教
  • 32篇经济管理
  • 19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6篇教育
  • 37篇政治
  • 28篇社会
  • 26篇思想政治
  • 26篇主义
  • 25篇政治教育
  • 25篇治教
  • 24篇思想政治教育
  • 22篇道德
  • 20篇德育
  • 16篇社会主义
  • 11篇大学生
  • 10篇高校
  • 9篇文化
  • 8篇道德教育
  • 8篇德教
  • 7篇意识形态
  • 7篇社会转型
  • 6篇心理
  • 6篇马克思主义

机构

  • 170篇中山大学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作者

  • 11篇龙柏林
  • 7篇魏传光
  • 6篇李辉
  • 6篇吴育林
  • 6篇张青兰
  • 6篇董伟武
  • 5篇张国启
  • 5篇陈付龙
  • 5篇张玲玲
  • 4篇昝玉林
  • 4篇赵红全
  • 4篇胡莹
  • 4篇张振平
  • 3篇许文贤
  • 3篇刘秦民
  • 3篇王玉平
  • 3篇王忠桥
  • 3篇李尚旗
  • 3篇张居永
  • 3篇袁洪亮

传媒

  • 7篇经济与社会发...
  • 5篇思想.理论....
  • 4篇思想理论教育...
  • 4篇理论观察
  • 4篇学校党建与思...
  • 4篇青年探索
  • 4篇广州社会主义...
  • 3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兰州学刊
  • 3篇浙江社会科学
  • 3篇探索
  • 3篇现代哲学
  • 3篇理论月刊
  • 3篇天府新论
  • 3篇思想教育研究
  • 3篇中山大学研究...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教学研究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求索

年份

  • 4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20篇2006
  • 18篇2005
  • 32篇2004
  • 26篇2003
  • 8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1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人学的现代意蕴
理论的生命力永远取决于其对现实的关照程度。马克思人学之所以具有重要价值就在于其面向现实,解决社会和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对现代社会的矛盾与困境的直面,需要深入到其内核:人的生存与发展。唯此,方能显现其持久性和深刻性。因而...
钟明华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实践人学现代意蕴
文献传递
论社会价值观的近代转换对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社会价值观的近代变革是近代国民性改造的首要前提,中国近代社会价值观经历了由封建的家族本位主义向资本主义的个人本位主义再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转换过程,为国民性的近代改造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袁洪亮
关键词:国民性改造集体主义
现代视野下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转换被引量:2
2004年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先在前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继承入手将其发扬光大;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糟粕,在批判的基础上实现其负面价值的现代转换。传统文化的意蕴和精髓在扬与弃的过程中必将得到充实与锤炼,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思想必将因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获得新的生机与力量。
詹小美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传统德育“人学空场”问题的理论层面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传统德育存在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是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所传授的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与规律。这些都可以统称传统德育的“人学空场”问题。在理论层面上,造成“人学空场”的原因主要有:人与社会关系的错误理解;人与道德关系认识的倒置;把握人与把握物方式同一化。
魏传光
关键词:德育解释学循环道德规范
邓小平“三个面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发展被引量:2
2004年
邓小平“三个面向”是关于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面向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发展的根本立足点;“面向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向未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发展的内在要求,“三个面向”战略思想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发展的全过程。
王丽荣朱振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耗散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耗散结构论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将它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方法。本文着重从耗散结构理论出发解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耗散结构,并分析耗散结构论给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曹亚琴
关键词:耗散结构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理论
二十一世纪我国意识形态的文化回应被引量:9
2002年
当代国际关系背景下的意识形态较量 ,已经由二十世纪的政治观念对抗转变为不同文化模式的对话与冲突。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向国际社会的文化回应 ,将围绕两个关键问题展开 :第一 ,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流文化 ;第二 ,创建国家意识形态 ,实现意识形态的文化回归。
魏则胜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认同主流文化国家意识形态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被引量:13
2008年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六个二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发展比较规范、建设时间最长的学科。不过,同历史更悠久的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存在着学科发展中的替代倾向、把教学意识等同于学科意识的简单化倾向、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不强的功利性倾向等。解决问题的主要出路是增强学科意识,即增强学科的研究意识、服务意识和对话意识。
李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科意识
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协作机制被引量:6
2007年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个方面的紧密配合。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观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建立健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这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子系统内部的协作机制、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机制和三系统总体间的协作机制等三个层次的内容。
代玉启卢子普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走出道德灌输教育困境的经济思考
2004年
在社会结构全面转型时期,作为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主要方式和手段,道德灌输教育面临实效低下的困境。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改进它,从其困境中走出来,是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由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本性、边际效用学说和机会成本原则的经济学概念引申开来,从经济学层面对道德灌输教育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一定探讨。
陈付龙
关键词:教育困境经济学效用最大化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