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作品数:8,567 被引量:36,858 H指数:60 相关作者: 王小如 石学法 张杰 李光友 郑立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 国家海洋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风险评价初探 莱州湾南岸是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但对于海洋化工来说,本地区地下储存的高浓度卤水又是优良的工业原料与资源。本文针对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的这种特征,将其划分为卤水资源区、海水入侵区及地下淡水区,并分别利用不同的... 苏乔 于洪军 徐兴永 姚菁关键词:莱州湾南岸 海水入侵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盐渍土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盐渍土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设置有测量终端和监控中心;所述测量终端用于对待检测区域土壤的含水率、温度和电导率进行检测,并生成测量数据通过物联网发送至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数据确定... 付腾飞 于洪军 徐兴永 陈广泉文献传递 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区海洋与地球潮汐相互作用研究 通过负荷作用海洋潮汐可引起固体地球的负荷潮,同时海洋潮汐本身的自吸效应也可引起引潮力的改变。径向位移负荷潮对卫星测高资料的海潮分析准确性有显著影响;自吸-负荷潮对海潮动力过程和数值模拟有重要作用。本项目对16年TOPEX...关键词:关键词:中国近海 海潮 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11 2013年 本文依据2006年7月~2007年11月在黄海进行的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整个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季,各层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呈南低北高、中央低近岸高的特点,且溶解氧垂直分布大致均匀,其平面分布主要受水温的控制;春季,溶解氧平均含量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平面分布整体上呈现出南部低、中北部高的特点,在底层,南、北黄海均呈现中央低四周高的特点;夏季,各层溶解氧分布趋势差别较大,溶解氧的分布受生物活动和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十分显著;秋季,上层水体中的溶解氧分布受温度和光合作用共同控制,下层水体则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其溶解氧平面分布与夏季相似,且含量为四季最低。 辛明 马德毅 王保栋 韦钦胜 孙霞 谢琳萍关键词:溶解氧 试论我国海岸侵蚀信息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3 1991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海岸侵蚀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建立海岸侵蚀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王文海 李福林关键词:海岸侵蚀 信息系统 渤海及北黄海潮流场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0 1989年 文中根据潮流场永久预报方法所提供的渤海、北黄海的Ⅰ型和Ⅱ型潮流场永久预报图,分析讨论了本海区潮流场的基本特征。文中对本海区半日潮、全日潮同时存在时的混合流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观测资料业已表明,在本海区的强流区中,易发生流速高达5kn以上、持续时间仅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这样短暂的潮急流。 修日晨 李繁华 孔祥德关键词:潮流场 基于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的海南万宁近海波浪能资源评估 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1991—2010年的NCEP再分析风场驱动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通过数值后报方法,对海南万宁近海海域近20年的波浪场进行了逐时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对比的一致性良好。在数值后报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万宁近海波浪能流密度和能流密度变异系数,并对其年内变化特点、区域分布特征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万宁近海年均波浪能流密度3—10 k W/m,属于波浪能资源可利用区和较丰富区。年内各月月均能流密度差别较大,12月波浪能资源最好,5月波浪能资源最差。秋季(9—11月)和冬季(12—2月)月均波浪能流密度分别为5—24 k W/m和6—29 k W/m,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分别为3—7 k W/m和1—6 k W/m。地形对波浪能量的辐聚作用明显,受岬角、岛屿、海底陡坡等因素影响,大洲岛、白鞍岛周边、大花角附近及白鞍岛以北部分近岸区域形成波浪能富集区。除9月外,年内其他时段能流密度变异系数都在2.8以下,9月能流密度变异系数在3.0—5.9之间。 李泽文 周强 杨永增关键词:波浪能 资源评估 应用平衡分配模型评价渤海湾和莱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 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讨渤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采集了渤海湾和莱州湾共72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测定了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萃取金属(SEM)、有机碳(TOC)等参数,应用平衡分配模型(EqP Model)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研究显示,有8个站点超过了EqP Model的毒性阈值,显示潜在生物毒性,而61%的站点应无生物毒性。本研究同时测定了沉积物的总含量,应用几种常用的沉积物质量基准进行了评价虽然有部分站点的Cu、Ni、Cr超过了基准值,但与渤海的背景值比较,这些基准值可能并不适用于评价渤海沉积物。研究显示,EqP Model可以更有效的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性和生物毒性,尤其针对我国近岸海域的沉积物,TOC和AVS含量偏低而重金属生物毒性偏高的情况可能普遍存在,更应积极考虑应用EqP Model进行重金属生物毒性的评价。 李力 王小静 白亚之 孙翌 刘季花关键词: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重金属 生物毒性 赤道太平洋西部的上层环流 被引量:4 1994年 讨论了赤道太平洋西部的上层海洋环流、结果表明:(1)棉兰老涡气旋式环流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由于埃克曼抽吸作用,它是一个低盐冷涡;(2)对棉兰老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之间穿越流的观测表明:该断而北部(5°—6°N)的S向流是棉兰老海流的S向延伸;W向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可达该断而的东南部门(2°N一2°S);北赤道逆流则在两者之间沿表层的盐度锋作E向流动。据此,赤道太平洋西部次表层盐度分布状况可得到圆满解释。关键词: 蒲书箴 蒋松年关键词:大洋环流 上层环流 龙口湾拦江沙坝冲淤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不同时期的水深对比对龙口湾拦江沙坝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从其形成过程和现代泥沙运动的角度对拦江沙坝冲淤变化的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该沙坝范围和轮廓稳定,但坝体泥沙在波浪作用下发生沿坝输移和横向输移,在人工开口情况下有较为明显的冲淤响应。 边淑华 杨玉娣 田梓文 刘建强 胡泽建关键词:泥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