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眼科医院

作品数:3,214 被引量:8,109H指数:28
相关作者:陈松郑曰忠李丽华张伟时冀川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85篇期刊文章
  • 843篇会议论文
  • 130篇专利
  • 6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73篇医药卫生
  • 75篇轻工技术与工...
  • 6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4篇文化科学
  • 61篇机械工程
  • 31篇电子电信
  • 27篇经济管理
  • 25篇理学
  • 20篇生物学
  • 17篇农业科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4篇建筑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政治法律
  • 5篇哲学宗教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社会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95篇网膜
  • 493篇视网膜
  • 431篇手术
  • 413篇角膜
  • 227篇玻璃体
  • 211篇病变
  • 197篇近视
  • 189篇屈光
  • 183篇细胞
  • 168篇血管
  • 163篇内障
  • 160篇白内障
  • 155篇术后
  • 148篇视网膜病
  • 147篇斜视
  • 142篇视网膜病变
  • 141篇晶状体
  • 132篇黄斑
  • 129篇眼科
  • 120篇糖尿

机构

  • 3,122篇天津市眼科医...
  • 250篇天津医科大学
  • 64篇南开大学
  • 39篇天津医科大学...
  • 37篇天津市眼科研...
  • 21篇天津医科大学...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天津中医药大...
  • 16篇天津市第一中...
  • 13篇天津大学
  • 12篇北京大学
  • 12篇天津职业大学
  • 10篇天津市第三中...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9篇天津市中心妇...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9篇温州理工学院
  • 8篇中山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64篇赵堪兴
  • 276篇陈松
  • 212篇王雁
  • 152篇汤欣
  • 144篇郑曰忠
  • 139篇李丽华
  • 137篇韩梅
  • 121篇林锦镛
  • 115篇张伟
  • 85篇时冀川
  • 82篇孙丰源
  • 81篇韩泉洪
  • 75篇赵红
  • 74篇宋慧
  • 64篇赵秉水
  • 61篇李宁东
  • 55篇任永霞
  • 51篇郭新
  • 50篇陈霞
  • 50篇左彤

传媒

  • 273篇中国实用眼科...
  • 173篇中华眼科杂志
  • 132篇中国眼镜科技...
  • 109篇中华眼底病杂...
  • 97篇临床眼科杂志
  • 94篇眼科新进展
  • 92篇眼科研究
  • 76篇中华实验眼科...
  • 66篇天津医药
  • 52篇中华眼视光学...
  • 51篇天津护理
  • 46篇国际眼科纵览
  • 45篇眼外伤职业眼...
  • 40篇中华医学会第...
  • 37篇国际眼科杂志
  • 30篇中国城乡企业...
  • 27篇天津医科大学...
  • 25篇医学信息
  • 24篇眼科
  • 24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9篇2025
  • 98篇2024
  • 116篇2023
  • 95篇2022
  • 93篇2021
  • 78篇2020
  • 67篇2019
  • 103篇2018
  • 265篇2017
  • 169篇2016
  • 133篇2015
  • 124篇2014
  • 93篇2013
  • 100篇2012
  • 147篇2011
  • 164篇2010
  • 256篇2009
  • 133篇2008
  • 151篇2007
  • 134篇2006
3,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观察整体护理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的影响
2020年
目的分析观察整体护理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6~2019.6月内收治的60例溃疡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30例,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均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整体性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后患者满意度,(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溃疡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整体性护理方法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增加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强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李沛霖
关键词:溃疡性角膜炎
儿童脂质层厚度与泪膜稳定性的观察研究
目的研究儿童泪膜脂质层厚度与BUT和泪河高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年2月至5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儿童164例,年龄为7-16岁(11.7±2.5),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
盛夏
关键词:干眼泪膜
筛查之下7-10岁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相关眼生物学参数的研究
目的研究筛查之下,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的角膜中央厚度、角膜曲率等角膜结构生物学参数的特点。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2021年筛查天津市某区小学生2万余人,按比例抽取学生175人,年龄7-10岁,到我中心进行睫状肌麻痹(复方...
王婷杨晓艳王静李丽华
关键词:睫状肌麻痹生物学参数
色像差在角膜屈光手术视觉质量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王雁
有问有答
2006年
我是一位3岁孩子的母亲,前几天我带女儿去了A医院眼科检查视力,看视力表时她不太配合,左眼4.3,右眼4.8。A医院散瞳前电脑验光结果为: R:+0.25/-0.50×21 L:+4.00/-4.25×178 PD:48,VD-12.0 医生用阿托品散瞳,叫3天后再去复查。
裴颖
关键词:眼科检查电脑验光阿托品视力
31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31只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2003年10月—2014年3月入院的31例患者经病理证实的脉络膜黑色素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病理特点。结果男性患病率稍高,随就诊病程天数的增加,视力低于0.05时,尤其无光感时60%的患者进入巩膜外侵犯Ⅱ期,Ⅲ期和Ⅳ期。1)肿瘤的位置:睫状体:7例,赤道后15例,旁视神经肿瘤4例,赤道前5例;2)肿瘤形状和体积:(1)形状:扁平形12例,蘑菇状6例,圆顶状5例,类圆形3例,半圆形4例,弥散型1例。(2)体积:大肿瘤8例,中等肿瘤23例。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的22例;3)瘤细胞类型:梭型细胞型7例(眼内期4例,青光眼期1例,眼外期2例),上皮细胞型4(眼内期3例,眼外蔓延期1例),混合细胞型20例(眼内期15例,青光眼期2例,眼外蔓延期2例,全身转移期1例);4)肿瘤细胞向巩膜外蔓延程度:Ⅰ级:15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7例。在Ⅳ级中有4例伴有大量瘤细胞的坏死,大部分为大肿瘤。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男性发病率稍高,随就诊病程天数的增加,视力低于0.05,尤其无光感时60%的患者进入巩膜外侵犯Ⅱ期,Ⅲ期和Ⅳ期,眼外蔓延期的大部分为大肿瘤,伴有大量细胞的坏死。混合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最多见,上皮瘤样细胞凝合力差,易发生转移。
燕玉清赵红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黑色素瘤手术病理
超声诊断在成人脉络膜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评估超声检查在成人脉络膜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研究,综合研究24例经病理确诊的脉络膜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检查特征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以及其在脉络膜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在24例患者中,肿物颜色经眼底检查判定为棕黑色或棕灰色的有13例(54.17%),黄白色4例(16.67%),暗红色2例(8.33%),由于出血或视网膜脱离导致颜色无法辨认的有5例(20.83%)。超声检查肿物形状呈多样性,其中蕈伞状2例,哑铃形5例,类球形3例,半球形7例,扁平形5例,不规则形2例。其中前四项占70.83%,均为脉络膜黑色素瘤。而转移癌均呈扁平形状。另外显示14例(58.33%)有明显的挖空征,所有患者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脉络膜压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6例(25%)肿瘤内部有点状血流信号,而18例(75%)肿瘤内部观察到丰富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显示的肿物形状特点及挖空征、脉络膜压迹,特别是超声多普勒检查发现的肿瘤内部血流信号是成人脉络膜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征,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脉络膜恶性肿瘤的首选可靠方法和诊断依据,尤其是在区分出血与实体性肿瘤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王克朕任明玉张蕾程彦彦王健杰尹会苏路璐
关键词:恶性肿瘤脉络膜超声诊断成人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
目的: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临床特征、眼底血管造影表现及预后。方法:对3例3只眼 PCV 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2只眼合并视网膜
刘蓓时冀川赵秉水
关键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玻璃体积血
文献传递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在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伴角膜溃疡的应用
陈陆霞王琦妙汤欣
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症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报道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症临床特征及结膜切口,Tenon氏囊修复治疗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自2006年至2011年10月经临床诊治9例15眼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症,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66.3岁,否认外伤或其他相关病史。根据患者年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CT检查确诊。手术行脂肪脱垂处球结膜切口,切除脱垂脂肪组织,修补Tenon’s囊并固定于巩膜浅层。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病史、体征、影像学等临床资料均符合眶内脂肪脱垂之特征。切除组织送检均为成熟脂肪组织。随诊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球结膜切口,Tenon’s囊修复手术效果良好。
黄小凤刘永祥孙春华
关键词:手术
共3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