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浩源皮业(台山)有限公司

作品数:17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机构: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皮革
  • 7篇皮革加工
  • 3篇废水
  • 2篇皮革表面
  • 2篇皮革废水
  • 2篇皮革生产
  • 2篇染色
  • 2篇烘干
  • 1篇导向辊
  • 1篇灯具
  • 1篇电源
  • 1篇淀粉
  • 1篇冬暖夏凉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压板
  • 1篇压痕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池
  • 1篇阳离子丙烯酸...

机构

  • 17篇浩源皮业(台...
  • 3篇兄弟科技股份...

传媒

  • 3篇中国皮革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1
  • 4篇2019
  • 4篇201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皮革加工用的旋转式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皮革加工用的旋转式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体,所述烘干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的外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转动连接;在内筒与外筒的相互配合下,将待烘干的皮革放置在内筒...
梅苏林
文献传递
澳大利亚皮做纳帕(Nappa)产品复鞣工艺探讨
2023年
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原皮进口国,而鞋面革中的纳帕(Nappa)产品是量大档次高的产品,利用澳大利亚蓝湿革开发纳帕是值得探讨的思路。笔者结合多年工厂经验,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同行参与,共同提升我国的制革技术。
淮让利王梅
关键词:复鞣工艺COD
牛皮白色鞋面革工艺探讨
2023年
市场流行的小白鞋因为百搭、耐看,成为永不过时的单品。小白鞋的主要原材料是白色鞋面革。本文从现有工艺、材料、管理3个方面,对生产小白鞋的工艺进行探讨。从工艺的制定出发,紧抓源头,优先选择合适的蓝湿革,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牛皮白色鞋面革。从过程中选择优异的材料,减少材料造成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漂洗阶段的材料可以减少张与张的差异。单宁和油脂必须有耐光耐黄变的检测数据。在生产中,严格管理,养成质量优先的意识,按照生产参数控制,确保批与批的一致性。
淮让利王梅
关键词:氧化剂耐黄变
一种用于皮革加工的浸碱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革加工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皮革加工的浸碱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转动连接有网框,所述网框内部卡合安装有若干个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外侧壁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个所述滑轨之间滑动安装有两个夹持组件,...
梅苏林
文献传递
一种皮革废水高效处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革废水高效处理系统,包括格栅、厌氧池、PH控制仪、调节池、逾越池、气浮池、一级CASS反应池、生化池、二级CASS反应池、中间水池、滤池和污泥池,所述格栅的出口与所述厌氧池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厌氧池的出口...
不公告发明人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皮革加工的原料脱毛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皮革加工的原料脱毛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壁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下方具有用于毛皮脱毛的两个脱毛机构...
梅苏林
文献传递
一种皮革快速染色装置及染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革快速染色装置及染色方法,包括染色平台,所述染色平台的内部设置有染色腔体和机械腔体,所述染色腔体位于机械腔体的一侧,且染色腔体与机械腔体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材质的隔板,所述染色平台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
梅苏林
文献传递
一种皮革加工用的快速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皮革加工用的快速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一侧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滑板相配合的滑槽,所...
梅苏林
文献传递
一种抗裂性皮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裂性皮革及其应用,所述抗裂性皮革重量份的组分为1000‑1500重量份的水、45‑85重量份合成革或皮材料、0.2‑6重量份的分散剂、0.2‑10重量份的偶联剂、1‑1.5重量份的硫化剂、0.5‑12重...
梅苏林
文献传递
国产皮革化工的现状和趋势
2023年
随着我国制革工业快速发展,大量含氮制革废水也随之产生,因而制革废水中总氮处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制革废水中总氮清除率为考察指标,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利用sm-A3两性淀粉对以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CZ1001)所产生物絮凝剂改性过程进行优化。在改性优化过程中,对两性淀粉用量、生物絮凝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和转速等因素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两性淀粉为0.2 g/L(25 mL)、生物絮凝剂为2.5 g/L(25 mL)、引发剂为0.02 mol/L(1.75 mL)、第二阶段反应时间为7 min、反应温度为40℃、反应体系pH值为6.5和转速为270 r/min时,制革废水总氮清除率最高,达到75.22%,最终获得除氮率高的sm-A3型改性生物絮凝剂。本研究成果减轻了制革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拓宽了制革废水的处理途径。
淮让利王梅
关键词:两性淀粉生物絮凝剂制革废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