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医科大学

作品数:11,677 被引量:63,519H指数:79
相关作者:罗汉川龚向明马涧泉赵香兰李卓雅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775篇期刊文章
  • 643篇会议论文
  • 89篇科技成果
  • 27篇专利
  • 11篇标准

领域

  • 10,548篇医药卫生
  • 437篇生物学
  • 362篇文化科学
  • 305篇政治法律
  • 78篇理学
  • 6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4篇哲学宗教
  • 52篇农业科学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1篇经济管理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3篇机械工程
  • 20篇化学工程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电子电信
  • 14篇社会学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历史地理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697篇细胞
  • 1,126篇肿瘤
  • 790篇基因
  • 511篇免疫
  • 441篇蛋白
  • 424篇鼻咽
  • 410篇手术
  • 379篇网膜
  • 376篇鼻咽癌
  • 372篇视网膜
  • 360篇血管
  • 329篇疗法
  • 326篇病毒
  • 279篇病理
  • 277篇心肌
  • 267篇角膜
  • 241篇体外
  • 241篇疗效
  • 231篇缺血
  • 221篇淋巴

机构

  • 11,54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34篇中山医科大学...
  • 15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2篇中山大学
  • 127篇暨南大学
  • 125篇中山医科大学...
  • 106篇广州医学院
  • 103篇中山医科大学...
  • 93篇中山医科大学...
  • 79篇广东药学院
  • 77篇广东省人民医...
  • 59篇中山大学附属...
  • 56篇华南师范大学
  • 49篇广州市刑事科...
  • 45篇汕头大学
  • 42篇广州医学院第...
  • 39篇蚌埠医学院
  • 38篇华西医科大学
  • 35篇广州市第一人...
  • 34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357篇叶任高
  • 208篇姚志彬
  • 176篇祝家镇
  • 165篇潘启超
  • 162篇余新炳
  • 157篇陈家祺
  • 151篇吴伟康
  • 144篇李绍珍
  • 133篇吴德正
  • 115篇陈以慈
  • 115篇李树浓
  • 114篇陈玉川
  • 107篇高汝龙
  • 104篇方积乾
  • 101篇罗超权
  • 100篇张桥
  • 98篇杜传书
  • 95篇伍新尧
  • 92篇吴乐正
  • 87篇郭辉玉

传媒

  • 533篇癌症
  • 486篇中山医科大学...
  • 232篇眼科学报
  • 225篇中国实用眼科...
  • 196篇新医学
  • 190篇中山大学学报...
  • 16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50篇中国病理生理...
  • 146篇广东医学
  • 134篇中华眼底病杂...
  • 13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30篇广东解剖学通...
  • 129篇中国法医学杂...
  • 102篇法医学杂志
  • 88篇眼科研究
  • 87篇国外医学(内...
  • 86篇现代医学仪器...
  • 83篇神经解剖学杂...
  • 71篇国外医学(眼...
  • 70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15篇2014
  • 25篇2013
  • 13篇2012
  • 13篇2011
  • 15篇2010
  • 51篇2009
  • 17篇2008
  • 17篇2007
  • 26篇2006
  • 65篇2005
  • 71篇2004
  • 165篇2003
  • 679篇2002
11,6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性肌力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和问题被引量:3
1990年
当前治疗心衰主要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然而许多严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单用血管扩张剂对改善心功能和需氧能力是不适宜的,因为收缩(?)血管扩张后病人将受到泵衰竭的危害,故需要直接支持衰竭心肌的正性肌力药物, 本文复习这类药物治疗心衰的近况和存在问题。一、洋地黄糖甙洋地黄是治疗心衰的老药,对其可能作用机制仅近年方被阐明。目前认为洋地黄可抑制膜上Na^+—K^+—ATP酶(钠泵),致细胞内Na^+增加,促使肌浆网贮存的Ca^(++)释放和细胞外Ca^(++)内流,使更多的Ca^(++)
胡际和张旭明
关键词: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男性肝豆状核变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研究被引量:17
1998年
目的了解男性肝豆状核变性(WD)病人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激素分泌功能。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病人血清垂体、性激素水平。结果孕酮(P)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G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亦显著降低(P<0.0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0例患者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发现腺垂体对外源性GnRH的刺激反应迟钝。结论WD垂体、性腺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降低,使二者激素分泌功能降低;同时肝的铜沉积扰乱了蛋白代谢,使SHBG升高。
赵连旭杨任民林莲初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下丘脑-垂体轴性激素类
全文增补中
中专临床护理教学辅导小课程序探讨被引量:2
1996年
笔者对全院各临床带教科室的中专护理教学辅导小课进行全面检查,将其程序归纳为5类,分析了各类程序的特点及应用,并根据已经过各科室轮转实习的92级37位护生的调查结果,推荐出较理想的中专临床护理教学辅导小课程序。
万丽红
关键词:中等护理教育临床教学
中国广东人群DX_(13)/BglⅡ RFLP基因频率及其甲型血友病基因连锁分析
1990年
本文研究了中国广东人群35个甲型血友病家系的DX13/Bg1ⅡRFLP基因频率。66条无遗传关系的X染色体中,等位基因2.8kb和5.8kb的频率分别为0.879和0.121。在中国人群中,DX_(13)/BglⅡ多态性位点阳性率高于欧美白种人。用DX13/Bg1Ⅱ RFLP进行了一例甲型血友病家系连锁分析。
何小平杜传书曾瑞萍胡彬
关键词:RFLP基因频率甲型血友病基因连锁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0
1999年
本文对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综述了国内外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艾超聂邦畿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二两猪肉有多少营养
2000年
王身笏
关键词:猪肉营养成分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鼻源性视功能损害的诊断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被引量:41
2000年
目的 探讨鼻窦炎性疾病合并视功能损害的诊断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 32例 (32眼 )鼻源性视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1眼治愈 ,2 0眼获不同程度改善 ,1眼无效 ,随访 6个月~ 3年无复发。结论 鼻窦炎性疾病可以引起视功能损害 ,及早诊断以及鼻内窥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可望获得良好效果。
李源许庚张革化谢民强戚朝秀徐睿刘贤
关键词:鼻窦炎视功能损害鼻内窥镜手术
简易快速测定人工晶体偏心与倾斜被引量:2
1994年
采用Guyton介绍的简易快速人工晶体偏心与倾斜测量方法检查67眼术后一年的患者,测得人工晶体平均偏心0.68mm,平均倾斜6.03°,与文献报导的其他测量方法结果相仿。该法不需散瞳及特殊设备,结果迅速易得。本文就人工晶体偏心与倾斜原因及其预防方法进行了探讨。
利华明吴明星陈伟蓉
关键词:偏心人工晶体植入术
鼻泪管阻塞的治疗现状被引量:238
2001年
王智崇陈家祺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道探通术鼻内窥镜硅胶插管
Fanconis贫血病人造血干细胞DNA修复基因hHR21^(sp)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UV或γ辐射后hHR2 1sp基因的转录表达 ,进一步分析hHR2 1sp基因在fanconisanemia(FA)单核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转录表达水平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UV或γ辐射后不同时间提取细胞总RNA ,通过RT -PCR、southern杂交、以 β -actin为内参照放射影像对hHR2 1sp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进一步检测FA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骨髓造血细胞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在UV或γ -辐射后不同时间hHR2 1sp基因转录表达都有所变化。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在 80J/m2 UV辐射hHR2 1sp表达于 3h开始增加 ;在 6h表达水平最高 ,与正常对照有 2倍多差异 ,而在 9h表达有所降低 ;而γ -辐射 5Gy辐射 6h增加明显 ,在 9h后有所降低与正常对照有 2倍差异。检测发现FA病人单核细胞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HR2 1sp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 ;但FA病人造血干细胞与正常组骨髓细胞相比hHR2 1sp基因表达降低显著 ,有 1倍多差异。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hHR2 1sp在FA病人造血干细胞表达缺陷 ,提示hHR2 1sp基因表达降低可影响FA病人造血干细胞和DNA双链断裂修复功能是FA发病机制之一。
邓宇斌李树浓周平坤Magali T
关键词:电离辐射造血干细胞DNA
共1,1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