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作品数:309 被引量:872H指数:14
相关作者:陈永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90篇天文地球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经济管理
  • 7篇矿业工程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68篇地质
  • 44篇找矿
  • 40篇矿床
  • 40篇成矿
  • 31篇地质特征
  • 27篇岩溶
  • 24篇地球化
  • 24篇地球化学
  • 22篇土壤
  • 16篇重金
  • 16篇重金属
  • 15篇金矿
  • 14篇化学特征
  • 13篇页岩
  • 13篇勘查
  • 12篇地球化学特征
  • 12篇找矿方向
  • 12篇铝土矿
  • 11篇金属矿
  • 11篇矿产

机构

  • 250篇广西壮族自治...
  • 2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0篇中国地质科学...
  • 16篇广西壮族自治...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0篇桂林理工大学
  • 7篇吉林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5篇国土资源部
  • 5篇南宁师范大学
  • 4篇贺州学院
  • 4篇联合国教科文...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江苏省地质调...
  • 3篇教育部
  • 3篇信阳师范学院
  • 3篇中国冶金地质...
  • 3篇南宁学院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6篇刘德民
  • 5篇管彦武
  • 3篇刘燕学
  • 3篇何师意
  • 3篇王登红
  • 3篇李廷栋
  • 3篇杜远生
  • 3篇寇彩化
  • 3篇李杰
  • 3篇黄凡
  • 3篇付伟
  • 3篇丁孝忠
  • 3篇朱立新
  • 3篇康志强
  • 3篇杨忠芳
  • 3篇苏尚国
  • 3篇刘旭
  • 3篇钟聪
  • 3篇杨琼
  • 2篇刘永贤

传媒

  • 39篇矿产与地质
  • 20篇世界有色金属
  • 8篇中国金属通报
  • 8篇桂林理工大学...
  • 7篇南方国土资源
  • 5篇地球学报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安全与环境工...
  • 5篇低碳世界
  • 4篇地质学报
  • 4篇中国岩溶
  • 4篇地学前缘
  • 4篇广西水利水电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国地质
  • 3篇物探与化探
  • 3篇地质论评
  • 3篇中国锰业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5篇2025
  • 32篇2024
  • 34篇2023
  • 38篇2022
  • 15篇2021
  • 29篇2020
  • 18篇2019
  • 25篇2018
  • 22篇2017
  • 11篇2016
  • 1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6
3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宁市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及资源量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过程中,确定"热源体"的作用和资源量是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和设计的前提。文章通过分析南宁市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进行室内测试获取各种岩土体热物性及物理性参数,并经过野外抽水、回灌及现场热响应等试验,获得了水文地质及各岩土层的热物性等相关参数,进而对南宁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资源量和静态储量进行评估,为南宁市推广和利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梁礼革朱明占罗崴陈永鹏梁国军
关键词:浅层地温能热响应试验资源评价
柴达木北缘鱼卡河榴辉岩变质时代及其折返过程
2022年
为揭示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变质时代与折返过程,利用Ar-Ar同位素定年法对鱼卡河和锡铁山地区的榴辉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卡河榴辉岩的峰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中奥陶世(477~466 Ma),而锡铁山榴辉岩中的韭闪石年龄((407±4)Ma)指示了早泥盆世的退变质时间。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于495~421 Ma,且具有明显的两阶段特征(477~466 Ma与434~421 Ma),其中早阶段为洋壳俯冲的产物,晚阶段为大洋关闭后陆壳深俯冲的结果。祁连陆块与柴达木—东昆仑板块在早泥盆世发生不同方位的俯冲挤压,并导致超高压变质带折返,超高压变质体普遍发生部分熔融和退变质,出现以榴辉岩为中心向外榴辉岩-榴闪岩-斜长角闪岩-花岗片麻岩渐变过渡的退变质带。
杨乐李小亮张万辉冶玉花覃艳引李定武王依张松涛
关键词: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折返过程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被引量:1
2022年
降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据实地调查发现,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发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绝大多数发生在5—7月,由降雨诱发产生。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及降雨的时间将全县进行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确定降雨致灾临界雨量阈值为50 mm和120 mm。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将成为该县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
梁国军
关键词:地质灾害降雨气象预警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2023年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并对此进行监督,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会计核算相关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完善,2019年开始全面施行政府会计制度,为适应事业单位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对事业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工作的现状,分析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此与各位同行探讨,期望为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思路。
姚文倩
关键词:会计核算内部控制
无人机遥感技术支持下的矿山地质精细化测绘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为提升矿产资源开发的效率与安全性,同时为地质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更高精度的数据支持,本研究提出了无人机遥感技术支持下的矿山地质精细化测绘方法。文章从布置无人机遥感测绘像控点与数据采集、地质数据精细化处理、矿山地质测绘结果三维建模三方面,提出总结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矿山地质精细化测绘方法。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矿山为例,将本文所提出精细化测绘方法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测绘方法以及基于光谱遥感技术的测绘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测绘高度的不断增加,传统方法测绘图像的清晰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本文所提出方法测绘图像的清晰度仍保持较高水平,说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矿山地质精细化测绘方法在矿山地质测绘中的实用性较强,可确保绘制图像清晰度在85%以上。
周建基
关键词:矿山地质
广西天等县东平矿区外围锰矿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对东平矿区外围锰矿的含锰岩系、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岩相古地理、矿层赋存因素等方面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总结了该区碳酸锰矿床的成因及其富集规律,为后续在该地区继续寻找该类型的锰矿床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龙涛彭磊丁大庆张绍屏龙鹏龙鹏
关键词:地质特征锰矿
桂东南北市萤石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探讨
2024年
文章对桂东南北市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关键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认为其属燕山期拉张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矿区出露的印支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晚期侵入的燕山期岩体提供了岩浆热水及热源。区域上北北东-北东向深大断裂是重要的导矿构造,北西向断裂则为含矿热液的运移和富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为容矿构造。综合矿区成矿规律,文章提出了北市萤石矿的成矿模式和主要的找矿标志,其中萤石矿化是直接找矿标志,硅化、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与成矿作用密切,可作间接找矿标志。
王学恒李玉坤谢植贵利奂章
关键词:萤石矿燕山期找矿标志
广西典型岩溶区重金属高背景区农田土壤生态风险综合评价被引量:12
2020年
系统采集广西典型岩溶区大新县农作物及其配套根系土壤样品232份,分析测定土壤和农作物中As、Cd、Cr、Pb、Hg、Cu、Ni、Zn含量,通过污染指数法、富集因子法、空间分析以及土壤农作物协同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估了地质高背景区农田土壤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Cd和As含量点位超标问题突出,且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空间分布不一致;91%的点位根系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41%的点位为中度或重度超标;As、Cr和Ni含量超标由地质高背景导致,Hg含量超标由人为活动造成,Cd含量超标受到人为活动和地质成因双重控制。根系土壤和农作物协同评价将农田土壤综合生态风险等级划分为无风险、潜在风险、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6个等级,70.3%的点位属于潜在风险,同时存在1.3%极高风险点位,主要是由Cd引起。
赵辛金吴天生钟晓宇岳国辉卢炳科陈彪李杰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一种页岩气勘探辅助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页岩气勘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页岩气勘探辅助设备,包括:圆筒外壳,所述圆筒外壳内部通过安装支架连接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啮合连接有螺旋滑套,所述螺旋滑套周向套设安装有...
王新宇郑国东覃瑞才岑文攀曹淑芳
碧水岩地下河中微量金属元素对降雨的响应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在降雨条件下,利用自动采样器对广西碧水岩地下河出口进行高频采样,分析了碧水岩地下河出口水体中Cu、Pb、Zn、Cd等微量金属元素的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地下河水中微量金属来源及其对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地下河水化学组分表现出了较明显的规律,其中主要元素Ca^(2+)、Mg^(2+)、HCO-3等在降雨过程中稀释作用明显,而Al、Mn、TFe、Cu、Pb、Zn、Cd等金属元素对降雨响应敏感,其质量浓度在降雨过程中有所升高,相应质量浓度曲线均表现出多峰值特点,且在最大降雨发生后第9 h达到最大峰值.推断水岩作用、河底沉积物再释放和水土流失是导致河水金属元素浓度增高的原因,金属元素不同来源及地下河双入口的结构特征是形成金属元素质量浓度曲线多峰值的原因,其中水岩作用引起的水化学变化较河底沉积物再释放和水土流失更敏感,而后者是导致河水重金属元素增加的主要原因.监测期间,溶质在地下河中的平均迁移速度约为0.47 km·h^(-1),污染物运移速度较快,因此,通过对岩溶地下河水化学动态的监测,掌握微量金属组分来源及迁移特性,对于地下河水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邹艳娥蒋萍萍张强汤庆佳康志强龚晓萍陈长杰俞建国
关键词:岩溶地下河降雨微量金属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