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270 被引量:513H指数:9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九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4篇文化科学
  • 47篇电子电信
  • 19篇电气工程
  • 11篇经济管理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机械工程
  • 6篇理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社会学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7篇教学
  • 33篇网络
  • 29篇课程
  • 27篇图像
  • 21篇神经网
  • 21篇神经网络
  • 17篇教学改革
  • 14篇通信
  • 13篇仿真
  • 11篇卷积
  • 11篇卷积神经网络
  • 11篇工科
  • 10篇自适
  • 10篇自适应
  • 9篇电机
  • 9篇光谱图像
  • 9篇感器
  • 9篇高光谱图像
  • 9篇传感
  • 7篇目标检测

机构

  • 268篇湖南理工学院
  • 7篇国防科技大学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桂林电子科技...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湖南大学
  • 3篇九江学院
  • 3篇岳阳职业技术...
  • 3篇宾夕法尼亚大...
  • 3篇通信技术有限...
  • 3篇东莞市振海电...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南民族职业...
  • 2篇湘潭大学
  • 2篇湖南第一师范...
  • 2篇湘南学院
  • 2篇国家知识产权...
  • 2篇国网湖北省电...
  • 2篇国网湖北省电...

作者

  • 9篇赵林
  • 5篇吴健辉
  • 4篇欧先锋
  • 4篇郭龙源
  • 4篇陈曦
  • 3篇李文兵
  • 3篇胡文静
  • 3篇杨刚
  • 3篇郭金林
  • 2篇元秀华
  • 2篇谢永芳
  • 2篇丁跃浇
  • 2篇涂兵
  • 2篇何伟
  • 1篇刘涛
  • 1篇刘涛
  • 1篇杨勃
  • 1篇荣军
  • 1篇刘安丰
  • 1篇邓清勇

传媒

  • 98篇湖南理工学院...
  • 36篇成都工业学院...
  • 9篇现代计算机
  • 6篇船电技术
  • 5篇电子技术(上...
  • 5篇计算机系统应...
  • 5篇电脑知识与技...
  • 5篇现代信息科技
  • 4篇系统工程与电...
  • 4篇无线电工程
  • 4篇电气电子教学...
  • 3篇电子与信息学...
  • 3篇计算机应用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3篇信息技术
  • 3篇计算机教育
  • 2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光学学报
  • 2篇电子质量
  • 2篇通信技术

年份

  • 14篇2025
  • 35篇2024
  • 36篇2023
  • 34篇2022
  • 40篇2021
  • 38篇2020
  • 39篇2019
  • 32篇2018
2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自适应变量加权的汽油辛烷值预测方法被引量:7
2022年
针对汽油精制过程中控制变量之间非线性和强耦联性,产品汽油中辛烷值难以测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量加权的汽油辛烷值预测方法.首先,利用一种新颖的变量加权模块捕获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获取变量权重,通过自适应变量加权的方式提升主要变量的重要性,抑制其他次要变量的作用;然后,考虑到汽油脱硫过程对辛烷值的影响,输入加权激活后的变量到辛烷值预测模块,模型同时输出辛烷值和硫含量的预测结果;最后,基于工业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与无变量加权模块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基于随机森林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和基于变量加权堆叠自编码器的预测方法相比较,所提出的自适应变量加权汽油辛烷值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以用来优化汽油精制过程的操作条件.
赵林赵林谢永芳谢永芳吴健辉胡文静
关键词:神经网络软测量
基于双通道残差网络实现的湍流信道下OAM识别
2025年
轨道角动量(OAM)模式的准确识别是大气湍流信道中基于轨道角动量的光通信面临的主要难题。为实现OAM模式的高精度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道残差网络实现湍流信道下的OAM模式识别。首先,通过涡旋调制的方法进一步放大相邻阶OAM之间的差异,并设计了改进残差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又将单通道数据输入设计为双通道数据输入,分别将原光束和调制后的光束输入,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并保留光束的原本结构。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OAM的通信系统用于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光束传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训练需要样本数量降低为600,其模型的识别精度达到93%以上。通信系统模拟仿真传输彩色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展现出图像的较高保真度,有力地证明了双通道残差网络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项雨安闫石谢文武柯友刚唐峰
关键词:轨道角动量大气湍流涡旋光束自由空间光通信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RIS辅助NOMA网络隐蔽通信方案
2025年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下隐蔽通信场景中传统凸优化方法适应性差、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通用优化算法,突破现有方法在动态环境中的性能瓶颈,为复杂通信场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提出融合截断动作与延迟更新策略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win Delayed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algorithm,TD3),通过Actor-Critic架构实现基站功率分配与RIS相移的联合优化,以实验隐蔽速率的最大化。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TD3融合了截断动作机制与延迟更新策略,有效抑制了策略过估计误差,提升了Actor-Critic架构的稳定性。在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约束下,该算法通过联合优化基站功率分配与RIS相移,显著提升了隐蔽通信速率。此外,所提方案能够动态适应信道环境变化,满足隐蔽通信场景的核心需求。
张伟王振军孙路崔雅茹聂础辉李一鸣杨刚
关键词:隐蔽通信
智能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2019年
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器件,结合液晶动态显示、H桥驱动、按键控制、霍尔测速、电量检测和声光警示等模块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方案和功能实现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电动自行车的智能控制功能,并通过程序设计简化了部分硬件电路,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陶跃进程望斌邓黎明蒋洁张靖
关键词:STC89C51PWM控制技术直流电机A/D转换
基于SOM神经网络的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OM神经网络算法(ISOM算法)。该算法根据SOM神经网络权值增量的变化情况对收敛条件进行自适应判断,确保网络的训练速度和精度。将ISOM算法应用于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以特征气体法为基础对油浸式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实验。仿真结果表明,ISOM算法的训练速度快,训练精度高,对提供的电力变压器各类故障数据诊断准确,该方法对实现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智能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严太山严太山刘博文李文彬
关键词:SOM神经网络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
Web应用开发教学探索
2025年
Web应用开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其主要教授Web应用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技术。对Web应用开发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旨在通过学情分析、因材施教、作业防止抄袭和核心教学内容的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能,提升真实学习效果。结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工程教育模式,依据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大纲,针对每一次的理论与实践课,广泛收集资料,仔细斟酌课程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与工程化思维。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实践强化了学生对Web应用开发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为学生即将到来的毕业综合训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余丹谢文武陈专红余超
关键词:WEB应用开发课程目标教学改革
一种基于全覆盖的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方法被引量:3
2019年
关键蛋白质是生物体存活和繁育后代所必需的蛋白质.现有方法主要通过在静态网络中引入时间等信息构建动态网络以提高关键蛋白质识别率.在从静态网络向动态网络构建的过程中,上述方法存在部分关键蛋白质缺失、相互作用信息冗余等缺点,影响关键蛋白质识别效率.提出一种新的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方法——全覆盖方法.该方法可保证静态网络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全部映射到动态网络,并尽可能减少动态网络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复率,即保证动态网络对静态网络的全覆盖并降低数据冗余度.实验表明,与静态网络和3Sigma动态网络相比,全覆盖动态网络在关键蛋白质识别方面具有优势.
王希潘理胥晓莎蒋军强杨勃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动态网络
基于粒子群的被动式单站定位参数求解算法研究
2018年
常规短波单站定位技术需要获取较为准确的电离层信息。而针对短波在电离层中的多模传播方式,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模式的到达角和时延差估计信源与接收站的大圆距离。在讨论这种被动式定位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基于自然选择的粒子群搜索算法快速求解地心角。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定位性能。
朱鹏谢聪廖俭武彭鑫于长海谢文武粟向军欧先锋
关键词:短波粒子群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混合流场的研究
2019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上流场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传统燃料电池平行流场虽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但存在气体分布均匀性不佳,水淹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对传统的平行流场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并利用Comsol软件对新型混合流场燃料电池的阴极气体浓度、水的摩尔浓度、电流密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流场燃料电池在气体分布均匀性、水的去除能力上均优于传统平行流场燃料电池.
陈耀陈曦金超李文彬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计算流体力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热-电-氢多联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电解槽、燃料电池的热电氢多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流密度、工作温度、辐射强度等运行参数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辐射强度、运行温度和较低的电流密度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系统的联供效率和制氢效率分别可达到44%和32%.
刘骞陈曦金超李文彬
关键词:燃料电池太阳能电解槽热力学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