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作品数:251 被引量:737H指数:11
相关作者:杨秀义刘文馨何引飞孟喜成武学玲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中医药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护理
  • 23篇疗效
  • 16篇腹腔
  • 14篇手术
  • 11篇细胞
  • 11篇慢性
  • 11篇老年
  • 10篇术后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10篇肿瘤
  • 9篇综合征
  • 8篇骨折
  • 7篇疗效观察
  • 7篇腹腔高压
  • 6篇腹腔间隔室综...
  • 5篇恶性
  • 4篇血清
  • 4篇注射液
  • 4篇脑梗

机构

  • 192篇山西大同大学
  • 7篇大同市第五人...
  • 6篇山西中医药大...
  • 4篇大同市第三人...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大同煤矿集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大同市第四人...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同煤集团总医...
  • 1篇朔州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8篇尉杰忠
  • 6篇尉继伟
  • 4篇孟喜成
  • 4篇王宏业
  • 3篇王亚荣
  • 3篇刘建国
  • 3篇庞晓燕
  • 3篇王向
  • 3篇纪宁
  • 3篇肖来华
  • 2篇马存根
  • 2篇杨青
  • 2篇邢宝山
  • 2篇闫映霞
  • 2篇杨静
  • 2篇米希婷
  • 2篇李杰
  • 2篇闫燕艳
  • 2篇刘文馨
  • 2篇王力军

传媒

  • 37篇山西大同大学...
  • 13篇现代医学与健...
  • 1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0篇中国科技期刊...
  • 7篇中国基层医药
  • 7篇临床医药实践
  • 6篇实用医技杂志
  • 5篇中国实用医刊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中国民间疗法
  • 3篇中华解剖与临...
  • 3篇当代医药论丛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光明中医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19篇2021
  • 11篇2020
  • 25篇2019
  • 36篇2018
  • 19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15篇2013
  • 8篇2012
  • 15篇2011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MMP-9、hsCRP、IL-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将112例ACI患者和30名健康人,依据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结果将其分为CAS软斑块组(31例)、硬斑块组(53例)、无斑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组血清MMP-9、hsCRP、IL-6的水平,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MMP-9、hsCRP、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软斑块组各指标水平又明显高于硬斑块及无斑块组(P<0.05)。结论 MMP-9、hsCRP、IL-6与急性脑梗死CAS的形成及其稳定性紧密相关,可能是软性不稳定斑块的临床标志物,可为斑块稳定性评价和治疗监测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王金树王力军陈步巍裴芳尉杰忠尉杰忠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导致的疼痛采取帕米磷酸二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展开治疗,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帕米磷酸二钠进行镇痛,研究组采取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的,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比对照组的少,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采用帕米膦酸二钠进行治疗时加以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有效的镇痛效果,并且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用价值高。
李原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疼痛
放化联合治疗58例鼻咽癌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NPC)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大部分就诊时已属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而言,单纯放疗的效果较差,5年生存率约40%,远处转移率为36%~40%^[1-3]。NPC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高发^[4]。近几年,
刘建功王胜利刘建国
关键词:鼻咽癌患者疗效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率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CT诊断
2013年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CT诊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1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病例,术前全部行CT检查,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结果:CT表现肿瘤最小约2cm×3cm×3cm,最大者约6cm×6cm×7 cm,肿瘤的形态均为椭圆形;5例隐睾手术后合并精原细胞瘤为纵行生长的肿块,多平面图像重建均显示其长轴指向同侧腹股沟管;肿瘤边缘清晰锐利,周围结构有受压偏移;肿瘤均呈不均匀密度,以软组织密度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低密度囊变坏死区,个别瘤体见散在的斑点状钙化,部分病例有不均匀中等程度增强。结论:CT诊断睾丸精原细胞瘤准确可靠。
张建萍
关键词:睾丸精原细胞瘤CT
临床路径护理在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2022年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鼻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4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临床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参数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既能使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优化,又能将患者的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降低到最小范围内,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广为运用。
贾美琴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鼻出血
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2016年
通过进行改良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混合痔,通过临床反应进行传统技术改良,找到适合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临床患者分为2组,分别是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技术治疗患者和改良后的外剥内扎术技术治疗患者,每组人数50人,分别进行观察术后的大便时间,以及在大便过程中的出血,疼痛,创伤,以及平均治疗时间和治愈率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比对,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通过实验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实验组为改良后的治疗技术,对照组为传统的治疗技术治疗患者,实验发现,实验组在治疗患者的术后大便出血,创伤,创元水肿,以及肛门溢液等有明显的改良作用,而且,平均治疗时间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后的外剥内扎技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技术临床治疗效果。
刘永平
关键词:临床治疗效果
分析美多巴搭配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患者神经及血流的影响
2025年
探索普拉克索搭配美多巴对帕金森病患的干预价值。方法 精选满足本次调查的帕金森病患,将70例病患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入两组,单一美多巴疗法进入对照组,搭配普拉克索给药的观察组,评比组间临床疗效及认知效能,并调查患者皮下脑血流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DRS及MMSE、血流指标差异性比较不显著(p>0.05);经干预,观察组DRS及MMSE、血流速度比对照组高、DRS及MMSE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行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显著,可调整其精神状态,改善认知功能,该疗法也可促进皮下脑血流,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程红艳
关键词:美多巴帕金森脑血流
高龄患者手术室的安全护理体会
2015年
随着手术种类、手术复杂性的增加,老年患者手术危险性也在增加。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效果,术中配合非常重要。我院手术室自2009—2013年共施行426例高龄患者手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26例,年龄70~95岁,平均75岁,男性272例,女性154例。
常玉萍王亚荣
关键词:手术危险性电切术卵巢癌根治术股骨头置换术紧张恐惧心理护理记录
低分子肝素对溃疡性结肠炎高凝状态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肠炎高凝状态的作用。方法将80例处于高凝状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和治疗后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明显要低,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更高,达92.5%,均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高凝状态的临床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使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积极推广。
樊丽珍
关键词:高凝状态低分子肝素溃疡性结肠炎
丁苯酞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丁苯酞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作用。方法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上都执行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对两组患者进行14 d的临床持续观察,包括疗效、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氧化应激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9%,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得分,研究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AOPP、MDA都出现明显下降,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也都明显提升,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氧化应激观察指标上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纪宁
关键词:丁苯酞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