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办
- 作品数:30 被引量:63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志庭吴忠周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科协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地栽夏香菇烂筒防治技术
- 为了防止地栽夏香菇烂筒的发生和蔓延,提高种菇的效益,我们对烂筒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
- 张维瑞周修赵包著勤李志庭
- 关键词:地栽
- 文献传递
- 滑菇菌株品比试验被引量:6
- 2012年
- 通过对滑菇32个不同菌株的菌丝长势、出菇特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Ph0016菌株菌盖厚、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4.3%,抗性强,属于晚熟型菌株,适合于南方地区大规模熟料栽培。
- 周修赵陈爱靖
- 关键词:滑菇菌株品比试验
- 草菇熟料高产栽培模式试验初报被引量:4
- 2008年
- 试验分别设自然栽培季节和反季节脱袋"长城形"畦式栽培、脱袋覆土栽培、熟料压块栽培和熟料床式栽培各4种栽培模式,用生物统计的方法从中选择出自然栽培季节最佳的栽培模式为熟料床栽模式;在反季节栽培中则以"长城形"畦式栽培模式的产量较高。
- 周修赵
- 关键词:草菇熟料栽培反季节
- 杏鲍菇高效栽培技术关键被引量:1
- 2007年
-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口感好,并有杏仁香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我县从1997年开始推广,目前已成为当家品种,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其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在杏鲍菇生产中存在着出菇时间短,污染率高、出菇期虫害重、菇房利用率低等问题,影响了杏鲍菇的生产效益。为解决这些问题,2000年以来我们在延长栽培季节、降低制袋污染率、
- 张维瑞
- 关键词:杏鲍菇生产高效栽培出口创汇栽培季节
- 耐低温型草菇菌株选育试验被引量:2
- 2004年
- 通过对常规菌株“屏优一号”进行自然低温驯化 ,多次重复出菇比较试验 ,从中筛选出的草菇菌株V92 0 具有耐低温、变温性能稳定、单产高等特点。该菌株有效地扩大了草菇种植季节 ,对提高草菇产量与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 。
- 包著勤
- 关键词:菌株选育
- 地栽夏香菇烂筒防治技术
- 为了防止地栽夏香菇烂筒的发生和蔓延,提高种菇的效益,我们对烂筒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
- 张维瑞周修赵包著勤李志庭
- 关键词:地栽烂筒
- 文献传递
- 覆土地栽花菇试验
- 2004年
- 通过对人工袋料栽培花菇的 4个当家菌株进行出菇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适合覆土地栽的花菇菌株为中熟种如 939、90 1 5 ,并从菌筒质量、花菇花纹形成速度、花菇率、子实体经济性状、鲜菇产量及商品率等方面 ,与不脱袋层架式栽培进行对照比较 ,证实了覆土地栽花菇技术对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烂筒发生 ,延长菌筒寿命 ,提高产质量、商品率 ,有显著效果 。
- 包著勤
- 关键词:花菇地栽菌株
- 食用菌废料袋栽鸡腿菇高产技术被引量:1
- 2003年
- 鸡腿菇分解培养料的能力极强,可利用多种工、农业下脚料和各种菌糠废料栽培,原料来源广泛。食用菌是屏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栽培的菌类多,近年来笔者尝试了用多种食用菌的废料(菌糠废料、污染料)栽培鸡腿菇取得了极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 张维瑞
- 关键词:食用菌废料鸡腿菇袋栽
- 反季栽培香菇出现的异常及防治
- 1998年
- 反季节栽香菇自 1988年在屏南县研究获得成功后,很快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反季节栽培香菇的推广,生产上常出现烂筒、不长菇、袋内长菇等异常现象,给生产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我们自1993 年起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 张维瑞洪健尔
- 关键词:香菇栽培反季节
- 南方高山区花菇提前出菇管理技术
- 2003年
- 我省发展花菇已有多年的历史.花菇菇峰期一般都集中在每年11月份以后,而9~10月份鲜花菇货源紧缺,价格看好.因此,发挥高山区的气候优势,使花菇提前出菇上市,以创造人无我有的市场优势,对提高种菇效益,有着特殊意义.现将提前出花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 包著勤
- 关键词:花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