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476 被引量:1,425H指数:12
- 相关作者:黄丽华柯宗枝郑森兴林文敏王志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某机场民兵接尘作业后35年矽肺调查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某机场民兵接尘作业后35年矽肺发病状况,为国防工程洞内接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摄高千伏X射线尘肺胸片,由5名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人员会同临床放射医学专家集体诊断。结果946名应检者中检出矽肺282例,检出率29.8%,矽肺并发症53例,发生率18.8%。结论对国防工程洞内接尘作业人员应长期随访观察,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 刘玉贵胡全斌黄清垣邓淑兰连理云谢德兴曾庆明梁立徽
- 关键词:矽肺并发症民兵机场国防工程
- 福建省热释光测量系统检定和比对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在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中,国家计量部门检定、行业间比对是保证热释光测量系统监测质量的有效手段.本中心参加了2006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下称计量院)计量检定和2004、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以下简称辐射安全所)组织的行业间盲样比对,通过分析比对结果,探讨使用自备辐射场校准方法与计量基准之间差异的原因,提出可以在常规检测中使用的刻度方法,并初步探讨热释光剂量计(TLD)能量响应对剂量评估结果的影响.
- 黄丽华吴德龙林美榕陈新俤郑森兴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实践与认识被引量:5
- 2005年
-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职业病危害也日益增多,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及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目前,全国的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主要是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及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许多建设项目未经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即予以立项或投用,无法从源头上预防消除职业病危害.2002年5月1日起,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施行,目前,已有部分建设项目能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以下简称预评价)工作,委托相应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预评价.现就我们开展工作的实践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阐述如下:
- 王志勇王心韬罗颖魏木水吴安生林文敏
- 关键词:职业卫生建设项目
- 2017—2019年参加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比对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提高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水平,我中心通过每年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的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盲样考核,以检验和确保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质量。现将2017—2019年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考核情况进行分析。1仪器与方法1.1仪器RGD⁃3D型热释光个人剂量测读仪(北京海洋博创),V型精密退火炉、CTLD⁃4000J能量鉴别式剂量计(北京光润意通),探测器采用GR⁃200型LiF:Mg、Cu、P圆片(Φ4.5 mm×0.8 mm)。
- 潘秋秋冯丫娟郑森兴黄丽华
- 关键词:盲样考核
- 信息技术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在工作中应用职业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的某单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选取120例受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再选取120例受检人员作为研究组,比较应用信息技术前后体检报告获得时间和报告准确性。结果应用信息技术前,对照组报告准确率为83.33%、报告获取时间为(75.12±12.36)min,应用信息技术后,研究组报告准确率为99.17%、报告获取时间为(45.36±20.11)min,可见应用信息技术后报告准确性得到了明显提高,研究组受检人员报告获得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职业健康管理和检查中,采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检查工作效率和检查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朱伟德
- 关键词:信息技术
- 肩部WMSDs发生率与个体及工作相关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
- 2025年
- 目的调查我国职业人群肩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生率,并探索其与个人和工作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方法于2024年4月,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国22个省份、29个重点行业的73497份《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收集不同地区重点职业人群的一般资料、WMSDs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等信息。综合运用χ^(2)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讨重点职业人群肩部疲劳及疼痛与个体因素、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的关系,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女性、缺乏体育锻炼者、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和工作时颈部大幅前倾者均与较高的肩部疲劳、疼痛发生率有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工作类型、工作姿势与工作组织呈强相关(r=0.58、0.55);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与肩部疲劳分别呈强相关(r=0.65)和中等相关(r=0.21);肩部疲劳与肩部疼痛呈中等相关(r=0.40)。个体因素、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肩部疲劳均可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07、-0.09、0.17、0.40),工作类型和工作姿势还可通过肩部疲劳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08、0.03),而工作组织仅通过肩部疲劳间接影响肩部疼痛(OR=0.26)。结论肩部疼痛的主要影响因子是肩部疲劳,其次是工作姿势、个体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更好地反映了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与肩部WMSDs之间复杂相关关系,改善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可能是控制肩部疲劳对肩部疼痛影响的有效方法。
- 周爽王忠旭凌瑞杰徐擎张华东刘移民李刚尹艳邵华李珏张恒东邱兵王大宇曾强叶研肖斌邹华陈建超黎东霞刘永泉刘吉祥蒋恩霏漆骏梅良英赵显锋杨咪咪贾宁
- 关键词:肩痛肌肉骨骼系统结构方程模型
- 低浓度铅接触对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常规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铅接触对工人外周血象及尿常规的影响。方法以福建省14家企业血铅值低于400μg/L的1 223名铅接触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铅接触程度(血铅)、铅接触工龄、年龄、性别与外周血象及尿常规的关系。结果铅接触工龄长组血红细胞数下降检出率高于工龄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P<0.01),100μg/L≤血铅<400μg/L组尿蛋白阳性率高于血铅<100μ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P<0.01),铅接触工龄长组尿蛋白、尿白细胞阳性率低于铅接触工龄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3,P<0.01;χ2=5.98,P<0.05)。结论低浓度铅接触时,尿蛋白阳性率随铅接触浓度升高而升高,血红细胞数随铅接触工龄增加而下降;铅接触工龄对尿蛋白及尿白细胞异常未产生不良影响,铅接触对血红蛋白影响不明显。
- 陈建龙李津
- 关键词:铅作业工人外周血象尿常规
- 足踝部WMSDs及其不良工效学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与建模
- 2025年
-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我国职业人群足踝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与各类危险因素的作用水平,为预防足踝部WMS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使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调查的73497份全国职业流行病学个案数据。通过不良工效学因素及其来源分类标准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对全国重点职业人群足踝部WMSDs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工作组织、工作姿势、工作类型、疲劳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拟合、验证以及路径和中介效应分析。模型拟合评价指标包括卡方比自由度(χ^(2)/df)、规范拟合指数(NFI)、塔克-刘易斯指数(TLI)、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和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结果本研究共调查73497名职业人员,足踝部局部肌肉疲劳与WMSDs发生率分别为17.17%和12.06%;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基本达标(GFI=1,AGFI=1,RMESA=0.042,NFI=0.716,TLI=0.663);对足踝部WMSDs影响前三位的因素依次为足踝部肌肉疲劳、工作类型和工作组织,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21、0.105和0.095,对足踝部肌肉疲劳影响列前二位的因素分别为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48和0.383;足踝部肌肉疲劳、工作类型、工作组织和工作姿势对足踝部WMSDs存在直接效应,效应值依次为0.221、0.105、0.095、0.077;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还可通过足踝部肌肉疲劳产生间接效应,效应值依次为0.121和0.084。结论足踝部肌肉疲劳在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所致足踝部WMSDs间发挥中介效应,足踝部肌肉疲劳是导致足踝部WMSDs的重要因素,建议用人单位和管理者及早发现作业疲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对预防足踝部WMSDs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 张曦贾宁孙新张美辨徐擎张华东凌瑞杰刘移民王致李刚尹艳邵华李珏张恒东祁妍敏邱兵刘铁兵王大宇曾强王如刚叶研肖斌邹华陈建超黎东霞刘永泉时庆华刘吉祥蒋恩霏漆骏梅良英赵显锋杨咪咪郭新苇王忠旭
-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足踝部结构方程模型
- 长期低浓度甲苯二异氰酸酯接触对人体肝肺功能毒性危害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对某化工厂长期接触低浓度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人员2016—2017年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50U/L以上)、肺功能异常指标(通气功能减退及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上)检出率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长期低浓度接触甲苯二异氰酸酯对人体是否有毒性危害作用,以便指导从业人员加强个人防护和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结果发现,长期低浓度接触TDI人员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限低浓度接触TDI人员肝功能、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期低浓度接触TDI暂未发现对人体肝功能、肺功能有明显毒性危害作用。
- 陈威
- 关键词:甲苯二异氰酸酯
- 福建省非医疗放射单位辐射防护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掌握我省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数量以及分类分布情况,了解用人单位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等情况。方法对我省从事核技术应用的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并选取不同类别的用人单位开展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全省共上报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377家,放射工作人员5221人(除行包检测仪单位),持放射工作人员证1246人,持证率23.87%;5103人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监测率97.74%;5061人参加了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培训率96.94%;4895人进行了放射工作人员体检,体检率93.76%。结论福建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大对非医疗放射机构的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最大限度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权益。
- 邹天禄郑森兴万燕飞翁振乾郭进瑞刘盼
- 关键词:放射性危害职业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