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3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杨银娟朱文忠喻琴陈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催化
  • 7篇催化剂
  • 6篇纳米
  • 5篇配合物
  • 3篇氧化镉
  • 3篇溶胶
  • 3篇水热
  • 3篇水热合成
  • 3篇热合成
  • 3篇离子
  • 3篇离子液
  • 3篇离子液体
  • 3篇纳米晶
  • 3篇甲酯
  • 3篇苯胺
  • 3篇I-O
  • 2篇氧化脱氢
  • 2篇乙烷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乳酸甲酯

机构

  • 32篇浙江省固体表...
  • 28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6篇赵国良
  • 3篇罗孟飞
  • 3篇杨银娟
  • 2篇林秋月
  • 2篇宋宇鹏
  • 1篇吴瑛
  • 1篇黄炜
  • 1篇李则林
  • 1篇杜芳园
  • 1篇王向宇
  • 1篇陈述
  • 1篇冯洁
  • 1篇温一航
  • 1篇刘建风
  • 1篇吴廷华
  • 1篇岑树琼
  • 1篇王月娟
  • 1篇汪杰
  • 1篇王娜
  • 1篇胡瑞定

传媒

  • 6篇第十三届全国...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今日科技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材料工程
  • 1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第13次全国...
  • 1篇分子筛催化与...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4篇2006
  • 1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CuxCe1-xO2-δ催化剂中CuO物种的TPR研究
CuxCe1-xO2-δ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CO低温氧化、NO转化、CH4催化燃烧、合成甲醇及燃料电池等领域。尽管有很多关于CuxCe1-xO2-δ体系的报道,但是对CuxCe1-xO2-δ催化剂中CuO...
宋宇鹏王向宇普志英罗孟飞
关键词:TPR
文献传递
合成含指定阴离子离子液体的新方法
Halide-free ionic liquids containing different ainons can b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protonated imidazoliu...
汪杰郑卓群吴瑛周小平吴廷华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阴离子离子液体
文献传递
乳酸甲酯合成丙烯酸甲酯的催化剂研究
The catalyst,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f Benzyl ether with Methyl-lactate to synthesize methyl acrylate ...
林冬敏吴瑛吴廷华周小平
关键词:乳酸甲酯丙烯酸甲酯
文献传递
氧化镉纳米颗粒的制备
2006年
以氧化镉(CdO)和间硝基苯甲酸(HL,C7H5NO4)为原料,利用水热反应合成前驱体Cd(C7H4NO4)2·1.5H2O,然后通过焙烧得到CdO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及不同焙烧时间对CdO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的CdO晶体的晶粒尺寸随着焙烧温度的增高而增大,随着焙烧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赵国良杨银娟REN Tie-zhen
关键词:氧化镉纳米晶水热合成
CexY1-xOδ涂层负载Pd整体式催化剂的研究
催化燃烧法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目前VOCs净化催化剂的制备普遍采用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涂Al2O3的薄层(也称第二载体),再在Al2O3上负载Pt、Pd、 Ru等活性组份。由于Al2O...
罗孟飞金凌云何迈章洪良
关键词:催化燃烧整体式催化剂
文献传递
新型的去甲斑蝥酸根合镨(Ⅲ)、钐(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DNA和BSA的作用及抗增殖活性被引量:4
2014年
合成了两种2-氨甲基苯并咪唑(ambi)和去甲基斑蝥酸(H2DCA=7-氧杂二环[2.2.1]庚烷-2,3-二甲酸)与镨(Ⅲ)、钐(Ⅲ)的配合物。应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为:(Hambi)[Ln(DCA)2(H2O)3]·3H2O(Ln=Pr(III)(1),Sm(III))(2);Hambi为质子化的ambi。DCA离子的醚键和羧酸根的氧原子参与配位,为三齿配体,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9。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能通过部分插入模式与DNA发生较强的结合作用(Kb:1.56×104(1)和1.85×104L·mol-1(2))。配合物能与BSA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KA:9.33×104L·mol-1(1)和1.52×106L·mol-1(2)),结合位点数为1。测试了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的抗癌活性较去甲基斑蝥素有明显提高。
杜芳园王鹏鹏赵玉玲杨胡彬冯洁林秋月
缬氨酸Schiff碱和N,N'-杂环碱三元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BSA作用被引量:9
2008年
合成了铜与水杨醛缩缬氨酸Schiff碱(salval)分别和1,10-菲咯啉(phen)及2,2'-联吡啶(bpy)形成的三元配合物[Cu(salval)(phen)](1),[Cu(salval)(bpy)]·3H2O(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TG-DTG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2的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2676(3)nm,b=1.03143(4)nm,c=1.25042(3)nm;α=74.108(2)°,β=77.2240(10)°,γ=81.5880(10)°,V=1.11642(6)nm3,Dc=1.467g·cm-3,Z=2,F(000)=514,最后吻合因子R1=0.0441,wR2=0.0856[I>2σ(I)].同时用荧光法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对BSA的荧光都有较强的猝灭作用,静态猝灭是引起猝灭的主要原因.在浓度比c配合物/cBSA为0~10范围内,配合物1和配合物2在BSA上只有1个结合位点;25℃结合常数KA分别为6.50×105(1),4.33×105(2)L·mol-1;给体(BSA)与受体(配合物)间的最近距离r分别为3.85(1),4.26(2)nm.说明两种配合物都能部分插入BSA分子内部,且配合物1与BSA的作用强于配合物2.
程建平林秋月朱文忠胡瑞定王娜
关键词:缬氨酸水杨醛铜配合物
Rh/SiO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活性碳物种研究
在Rh/SiO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反应(POM)脉冲反应色谱和质谱研究均表明,在有/无气相氧存在的条件下,催化剂均表现出了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活性。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研究(TPSR)表明, 经高温(700℃)下甲烷预处理后,...
吴廷华谭丽吴瑛张奇能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
文献传递
铕掺杂的钇间硝基苯甲酸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以醋酸钇、醋酸铕、间硝基苯甲酸(HL,C7H5NO4)为原料,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固体配合物YL3·2H2O(1),Y0.95Eu0.05L3·2H2O (2)和Y0.9Eu0.1L3·2H2O(3)。用元素分析、X...
赵国良田一光
关键词:固相合成间硝基苯甲酸钇配合物发光
文献传递
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下季铵盐的合成
By using ammonium bromide and dimethyl carbonate as reactants, and EMImBr as catalyst, the yield of tetramethy...
郑卓群韩金雪张恋贞吴瑛吴廷华周小平
关键词:季铵盐离子液体催化合成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