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

作品数:223 被引量:1,330H指数:18
相关作者:陈玉明刘寒庄晓伟杨佩娣冯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5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11篇哲学宗教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0篇精神分裂症
  • 70篇分裂症
  • 38篇精神分裂症患...
  • 24篇干预
  • 23篇护理
  • 22篇心理
  • 22篇康复
  • 22篇老年
  • 17篇抑郁
  • 15篇住院
  • 12篇活质量
  • 11篇生活质量
  • 11篇老年人
  • 10篇症状
  • 9篇抑郁症
  • 9篇社区精神分裂...
  • 8篇心理健康
  • 8篇家属
  • 7篇社会功能
  • 7篇疗法

机构

  • 202篇上海市静安区...
  • 2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上海市精神卫...
  • 9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市长宁区...
  • 5篇上海市杨浦区...
  • 5篇上海市普陀区...
  • 4篇上海市宝山区...
  • 4篇上海市黄浦区...
  • 3篇浦东新区精神...
  • 3篇上海市虹口区...
  • 3篇上海市静安区...
  • 3篇上海市嘉定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加州大学
  • 2篇上海市闸北区...

作者

  • 39篇陈玉明
  • 37篇刘寒
  • 31篇庄晓伟
  • 12篇冯辉
  • 12篇王敏
  • 11篇杨佩娣
  • 8篇陈思路
  • 6篇姜华
  • 5篇陈兴时
  • 5篇俞剑平
  • 5篇程飞
  • 4篇张明园
  • 4篇易正辉
  • 4篇朱紫青
  • 4篇田金昌
  • 3篇何永频
  • 3篇谢红涛
  • 3篇季卫东
  • 3篇陈建新
  • 3篇伍毅

传媒

  • 14篇临床精神医学...
  • 9篇科学生活
  • 9篇中国健康心理...
  • 7篇中国民康医学
  • 6篇大众心理学
  • 6篇贵州医药
  • 6篇中国心理卫生...
  • 6篇上海预防医学
  • 5篇山西医药杂志
  • 5篇上海精神医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健康心理学杂...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上海护理
  • 3篇健康之路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智慧健康
  • 2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6篇2025
  • 19篇2024
  • 36篇2023
  • 19篇2022
  • 14篇2021
  • 18篇2020
  • 12篇2019
  • 2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0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上海市静安区在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共126例,按所在街道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入组63例,实际完成研究例数分别为61例和63例。对照组...
冯辉
关键词:家属精神分裂症
文献传递
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上海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伴代谢异常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8月上海市11家精神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饮酒史)及临床资料[首发年龄、病程、服用抗精神病药情况、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代谢综合征(MS)标准对入组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评估入组者代谢异常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生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筛查36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63例患者资料不全不纳入分析。3461例患者中,各项代谢指标正常2357例(代谢正常组);1267例(36.61%)≥1项代谢指标异常(代谢异常组),其中726例(20.98%)符合MS诊断标准,临界状态378例,1项代谢指标异常125例。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异常及MS患病风险高。
甘鸿彭素芳陆峥吴彦易正辉杨道良朱光屠一敏张成芳潘丽红施冬青高存友张展星吴宇杰管晓波江海峰赵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代谢异常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综合性非药物干预效果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综合性非药物干预效果,为老年失智的社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市江宁路街道社区老年人(年龄≥60岁)中,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120名老年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12周的综合干预训练,由认知训练、有氧锻炼、放松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会功能训练、休闲娱乐、健康自我管理所组成的一种综合性干预训练方法;对照组不安排干预训练。干预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 CA)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定向力评分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认知领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非药物干预可以部分改善或维护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能够有效地控制老年失智的进展。
庄晓伟丁晓沧陈玉明吴国柱刘寒史曜维俞祺桑
关键词:非药物干预老年人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及综合性救治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完善综合救治措施以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院接收"110"民警送留院观察治疗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共73例,其中男性47例(64.38%),女性26例(35.62%),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P〈0.05);年龄18~68岁,平均(33.95±12.24)岁;2Multinomial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职业状况5个因素对模型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精神分裂症明显突出;3综合性救治结局以回归家庭为主。结论:精神障碍患者外出流浪既有病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又有独特社会人口学特征,应加强对城市无业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疾病防治,促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冯辉陈玉明杨佩娣庄晓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会救助
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现状,探索未来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培训方向。方法自2021年7月1-30日,以上海市静安区基层社区工作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机问卷星方式调查2913名社区工作者,了解其在精神心理、社会心理、应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的因素。结果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知识平均得分(11.29±6.33)分(满分31分),总体知晓率为36.43%。性别、工作职位/性质、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对社会心理服务能力总得分有显著影响(F=8.669,P<0.001),文化程度较高、中共党员(含预备)、女性在职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知晓率更高。结论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相关知识不足,不能满足和谐社会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加强相关培训。
陈玉明庄晓伟牛丹丹黄恬蕊郑运洪
关键词:影响因素
暂观流浪精神病人诊治情况分析
探讨住院暂观流浪精神病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特殊性、涉及的相关随访、法律问题.方法 自制病人调查表,分析我院收治暂观流浪精神病人的诊断、治疗、随访情况.
路聚保邵春红陈思路俞剑平陈玉明卞茜
老年失智社区干预服务效果的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老年失智社区干预服务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丰富服务内涵,提高干预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信息饱和原则,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参与静安区老年失智社区干预项目的 12位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经过干预,被访谈者对老年失智的症状、该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疾病的防治效果的知晓率均较高;对干预效果的认可度较好,老人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主观感受均有一定的改善;对于此项目的干预服务满意度评价也较高。【结论】社区干预服务为老年失智防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和欢迎。
史曜维丁晓沧陈玉明吴国柱刘寒庄晓伟
关键词:社区干预
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临床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9年
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明确心理护理工作以及语言沟通工作的作用。方法:通过选取于我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2016年3月—2018年3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随机抽取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物理治疗的方法,观察组会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以及语言沟通。通过2年的时间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行为异常发生率、言语异常发生率及病情发生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内患者的行为异常发生率、言语异常发生率及病情发生率发生了明显降低,差异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精神科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更有助于患者的健康,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情绪调节,恢复健康。分类号:R473.74。
张丹凤张祺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心理护理语言沟通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被引量:49
2016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月,应用自制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辖区5个街道内31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SDS和SAS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DS(t=34.39,P〈0.001)、SAS(t=73.09,P〈0.001)得分显著高于常模;与国内常模比较,本组研究对象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128例,41%)(t=-16.70,P〈0.001),更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184例,59%)(t=-66.24,P〈0.001)。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DS(r=-0.14,P〈0.05)、SAS(r=-0.15,P=0.01)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SAS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2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家属相比男性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P〈0.05);离婚者比在婚者更容易产生抑郁(P〈0.05)。文化程度和家庭平均月收入是患者家属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女性患者家属相比男性更容易抑郁和焦虑。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人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需要重点关注,并采取合适有效的干预措施。
冯辉陈玉明庄晓伟刘寒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属抑郁焦虑
鲁拉西酮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盐酸鲁拉西酮片联合舒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在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舒必利片,首次剂量1片/次,3次/d,治疗7 d后增加至3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鲁拉西酮片,1片/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以及血清中催乳素(PRL)、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ANSS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ANSS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SQLS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SQLS各项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RL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鲁拉西酮片联合舒必利片可提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朱仁杰姜华徐璐程飞
关键词:舒必利片精神分裂症催乳素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