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作品数:288 被引量:833H指数:11
- 相关作者:曾黎李宝玉王连生裴汉青李文安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辨析题解题误区及其矫正
- 2009年
- 大学生做辨析题时存在的误区:一是先下结论,二是文不对题。辨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是找出命题中的两个问题并界定清楚,二是分析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三是得出结论。
- 马文起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辨析题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实施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类课程,做到教材、教师、学生三个结合,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历史性、实践性四个特点。
- 时树菁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延安报刊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为中心被引量:5
- 2013年
- 延安时期,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为中心的报纸媒体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喉舌"与"全党办报"的定位、密切联系群众、议程设置与传播渠道多元化、同质竞争的规避等是成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基本经验。
- 焦金波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
- 从经验和情感两种赋义方式来看“汉语神学”的概念争议
- "汉语神学"的内涵与概念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议题,至今也未达成一致定论。本文希望通过对"汉语神学"概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阐释与理解的争议进行辨析,尝试从经验与情感两种赋义方式来追究其争议的根源。从一个新的思维...
- 杨雪梅
- 关键词:汉语神学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参选人大代表的现象分析
- 2008年
-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关于大学生参选人大代表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而文章结合其中的较有代表性观点,选择从现象层面切入,提出个人的理解和分析。大学生参选人大代表有利于实践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表达学生群体的特殊利益、改善人大代表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因此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参选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及障碍,要推动相关法律完善,不断加强民主治校,有利于优化大学生参选人大代表的环境。
- 孙松松
- 关键词:大学生选举人大代表
- 图示教学在《概论》课中的应用
- 2011年
- 图示教学法自古有之,其内涵十分丰富。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应用图示教学对提高课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马文起
-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
- 中部地区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河南为例被引量:7
- 2008年
- 目前,中部地区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显性流动,二是潜在流动。通过对中部地区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笔者提出提高农村教师地位、提高农村学校内部领导素质以及加大农村教师师资储备力度等措施来稳定中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
- 马文起
- 关键词:农村教师
- 国家治理论域中的中国国家合法性构建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变革中,治理理论的兴起提出了全球性的国家治理问题。当前中国的国家治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隐含着难以忽视的危机。国家治理问题关涉国家合法性问题。应对因国家治理问题引发的国家合法性危机,强化当前中国的国家合法性,有必要回到马克思的国家社会性思想。当前中国的国家合法性构建,必须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应当转变国家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治理活动应从治理趋向善治,并培育社会力量、扩大社会的自主性。
- 朱鹏王刚
- 低碳伦理在推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低碳伦理作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自律性行为规范,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奠定经济转型的思想先导、催生低碳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推动政府管理部门出台低碳法律法规、促进企业积极转换生产方式、激发民众低碳生活的自主性,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 胡成胜
- 关键词:经济转型
- “国家社会性”范畴探微被引量:3
- 2015年
- 作为深具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气质的范畴,"国家社会性"源生于国内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学术场域。感知"国家社会性",应以对"政府公共性""国家公共性""国家中立性"等范畴的辨识为基础。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功能、国家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性质、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彰示了"国家社会性"的核心内涵。"国家社会性"是一种批判性和建构性的介入,这一范畴的应用是对传统阶级主义国家工具论的纠偏;在与相关范畴的对比中,"国家社会性"显出了自身存在的概念优势,继而拓展了对国家性质的讨论并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关切。
- 王刚
- 关键词:政府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