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020134)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王连峰张晓妮杜佳鑫刘永刚马君玲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铁路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物
  • 1篇沙区
  • 1篇沙生
  • 1篇沙生植物
  • 1篇生态功能
  • 1篇铁路
  • 1篇铁路沿线
  • 1篇土壤
  • 1篇硝化
  • 1篇硝化和反硝化
  • 1篇反硝化
  • 1篇潮间带沉积物
  • 1篇沉积物
  • 1篇储藏

机构

  • 2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沈阳铁路局

作者

  • 2篇王连峰
  • 1篇马君玲
  • 1篇刘永刚
  • 1篇杜佳鑫
  • 1篇张晓妮

传媒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铁路沿线沙区段典型沙生植物植冠种子库的种子脱落特性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野外监测和模拟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铁路沿线沙区段2种典型沙生植物植冠储藏的种子在风吹、滚动、浸水、加热等不同干扰条件下的脱落特性.结果表明:①风吹滚动是促成沙米植冠种子库种子脱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植株滚动传播种子是以沙米为代表的1年生植物植冠种子库传播种子的主要方式之一;②浸水加热是促成差巴嘎蒿植冠种子库种子脱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吸湿开裂传播种子是以差巴嘎蒿为代表的多年生植物植冠种子库传播种子的主要方式之一;③沙生植物植冠储藏种子的脱落因所处部位和方向而存在差异,处于植株内层和处于下风向的种子更不易脱落.典型沙生植物植冠种子库通过经历风吹、滚动、浸水、加热等事件脱落种子,并为远距离传播、形成埋藏植冠种子库、分摊萌发风险、扩大种群范围等创造有利条件,独特的繁殖适应对策所反映出的生态功能对铁路沿线沙区段的植被恢复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马君玲张晓妮刘永刚沈德奎王连峰
关键词:生态功能植被恢复
辽东湾河口潮间带沉积物及附近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强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流入辽东湾的4条入海河流(小凌河、大凌河、双台子河、辽河)河口处沉积物和大凌河附近的水稻田土、玉米旱地和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悬浮液振荡培养法,测定河流沉积物及附近的土壤硝化强度和反硝化强度。结果显示,4种不同河口沉积物的硝化强度和反硝化强度差异显著,硝化强度在1.32~4.89 mgN/kg·d之间,且小凌河>双台子河>辽河>大凌河;反硝化强度在5.44~10.47 mgN/kg·d之间,且辽河>双台子河>小凌河>大凌河。大凌河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硝化强度在1.32~2.92 mgN/kg·d之间,河流沉积物最小,土壤反硝化强度在3.79~7.72 mgN/kg·d之间,水稻田土反硝化强度最大。总体上,研究对象的反硝化强度大于硝化强度,反硝化除氮能力强。研究结果对于评价河口潮间带地区沉积物及土壤的氮素转化能力有重要参考。
杜佳鑫杜华超王连峰
关键词: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