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81005)
作品数:
2
被引量:3
H指数:1
相关作者:
邱家军
更多>>
相关机构: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政治法律
主题
2篇
选举
1篇
选举法
1篇
直接选举
1篇
人大
1篇
人大代表
机构
1篇
复旦大学
1篇
同济大学
作者
2篇
邱家军
传媒
1篇
复旦学报(社...
1篇
当代中国政治...
年份
1篇
2012
1篇
2010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2011年上海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观察报告
被引量:1
2012年
选举观察是落实宪法规定的选举监督权的重要形式。本文以2011年上海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团队参与式观察为基础,描述了选举管理的具体组织结构、选民登记的主要原则和技术手段、选区划分与代表名额分配的基本措施、候选人提名的方式及操作程序、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的基本形式、投票计票的不同方式与秘密写票处的配置等数个层面的具体情形,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建立独立、公正、透明的选举体系做参照。
邱家军
关键词:
直接选举
人大代表
我国选举法的建构路径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选举法是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在既定的政治框架下"互相塑造"的产物。运用何种路径建构选举法内嵌着政治体系的基本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规定着选举法反映民意的深度和广度,并成为人们判断选举法是否具有充分的政治公信力的可靠标准。要切实保障我国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必须不断优化我国选举法的建构路径,在建构主体、建构依据、建构目的、建构方式以及建构策略的选择等方面都要做出必要的努力。这是一个既需要价值理性作保障以切实澄清选举法的立法目的,又需要工具理性作保障以不断完善选举法的操作程序的渐进过程。
邱家军
关键词:
选举法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