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2013)

作品数:7 被引量:70H指数:4
相关作者:孙柏年阎德飞丛培允解三平辛存林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三大队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植物
  • 4篇第三纪
  • 4篇植物化石
  • 4篇化石
  • 3篇地质
  • 2篇找矿
  • 2篇气孔指数
  • 2篇侏罗纪
  • 2篇晚第三纪
  • 2篇环境意义
  • 2篇角质
  • 2篇角质层
  • 2篇古环境
  • 2篇古环境意义
  • 2篇被子植物
  • 2篇表皮构造
  • 1篇淡水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特征

机构

  • 10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甘肃省核地质...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黄金集团

作者

  • 10篇孙柏年
  • 5篇阎德飞
  • 4篇解三平
  • 4篇丛培允
  • 3篇张现军
  • 3篇石亚军
  • 3篇辛存林
  • 1篇蒋军军
  • 1篇孙艳丽
  • 1篇王碧喜
  • 1篇李德亭
  • 1篇解三平
  • 1篇陆爱珍
  • 1篇丛培允
  • 1篇侯宏斌
  • 1篇闫德飞
  • 1篇闫德飞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有色矿冶

年份

  • 1篇2004
  • 9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焦家式金矿床成因机理的新认识被引量:4
2002年
焦家式金矿床是典型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起标准的成矿模式。分析了有关该矿床成因的 3种理论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焦家式金矿床是岩浆结晶分异和构造活动共同作用 。
李德亭陆爱珍孙艳丽
关键词:矿床成因成矿模式
甘肃侏罗纪Solenites of.murrayana气孔特征反映的环境变化信息
大气CO浓度升高导致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人类社会的极大重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浓度的变化过程,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变化。而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浓度的方法较多,这里我们用甘肃窑街煤田中侏罗...
阎德飞孙柏年
关键词:侏罗纪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变化信息气孔特征
文献传递
中国云南与美国田纳西州第三纪两种被子植物表皮构造特征研究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扩散一直是古植物学家重点研究的课题,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一方面为认识现代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古植物学渊源,另一方面也从古植物学的角度探讨和支持了板块构造理论。位于太平洋两侧的中国和北美,由于其植物区系...
解三平孙柏年
关键词:第三纪气孔器微细构造古植物学中新世
文献传递
甘肃省两当县金厂沟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22
2003年
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 ,阐明了研究区的金矿化特征和伴生元素特征 ,进而从地层、岩性、构造、成矿热液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的金成矿地质条件 .最后初步探讨了金矿成因 ,提出了金的成矿模式 ,指出了金厂沟金矿为微细浸染型金矿 。
辛存林孙柏年王碧喜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金矿化找矿标志
甘肃窑街中侏罗世古气候定量重建初探
古气候要素的定量重建是环境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各种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结果,使其更趋完善化。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将今论古”,中侏罗世距今约180Ma,其自然环境、植被等组成与现代相比有很大差异,找一个可供对比...
石亚军孙柏年
关键词:古气候中侏罗世
云南腾冲新近纪两种被子植物化石的角质层构造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31
2003年
重点描述云南腾冲晚第三纪两种被子植物化石BetulamioluminiferaHuetChaney ,Carpinussubcorda taNathorst的角质层构造 ,并分析它们的现存最近亲缘种B .luminiferaWinkler和C .cordataB1.var.mollisChengetChen的表皮特征。实验分析证明 :化石叶片的气孔参数可以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 的浓度 ,并进而分析古环境的变化。C .subcordataNathorst叶片能作为大气CO2 浓度的生物指标。
孙柏年丛培允阎德飞解三平
关键词:被子植物化石角质层晚第三纪古环境CO2浓度
内蒙古二连地区额仁淖尔凹陷油气化探找矿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内蒙古二连地区额仁淖尔凹陷找油气前景十分广阔。在该区通过六项化探指标测量,查明该区地区化学异常分布特征,并结合该区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得出了该区油气化找矿模式。
辛存林侯宏斌孙柏年丛培允蒋军军闫德飞解三平
关键词:油气化探找矿模式
第三纪被子植物分散角质层的初步研究——以北美田纳西州和中国云南为例
化石分散角质层(dispersed cuticles)来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母体,是研究古生态、恢复古环境的重要依据。被子植物在新生代逐渐发展起来,其起源与扩散是新生代以来植物群落演化分异研究的重要内容。位于太平洋两侧...
丛培允孙柏年
关键词:第三纪
文献传递
植物化石角质层分析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1年
孙柏年闫德飞石亚军张现军
关键词:植物化石角质层环境地质气孔指数二氧化碳生活环境
Ulmus harutoriensis Oishiet Huzioka角质层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5
2003年
根据大量室内实验分析 ,对产于云南腾冲的植物化石 Ulmusharutoriensis Oishiet Huzioka的角质层进行了细致研究 ,揭示了 Ulmus harutoriensis叶的表皮构造 ,其主要特征为 :上表皮厚 1 .1μm,下表皮厚小于 1μm,上表皮细胞大于下表皮细胞、毛基少、气孔器很小、只在下表皮发育、无规则型、散生、下陷较浅 .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推测了古气候变化 ,并与现生 Ulmuspumila L.同时进行了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的统计 ,用生物学的方法推测了古大气 CO2 浓度 ,讨论了 Berner的碳平衡模型 .
孙柏年解三平阎德飞丛培允
关键词:植物化石表皮构造晚第三纪古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