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04125401C-6)
-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 相关作者:邢朝斌赵亚龙李占军朱壮春张淑杰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牙鲆腹水病病原研究被引量:17
- 2006年
- 描述了牙鲆腹水病的症状,经对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表明所检病例均为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单独感染。用分离菌做对健康牙鲆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相应的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表明,对供试17种抗生素中的氨曲南等15种药物敏感,对四环素耐药,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的耐药表现了株间差异。
- 朱壮春史相国张淑杰姜广健邢朝斌赵亚龙李占军吴鹏
- 关键词: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腹水病病原菌
- 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丁香、穿心莲、虎杖、夏枯草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50-100 mg/ml;而菌陈、鱼腥草、金银花、大青叶等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100 mg/ml;五倍子、地榆、野菊花、马齿苋等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表现了株间差异。
- 朱壮春史相国张淑杰姜广健邢朝斌赵亚龙李占军吴鹏
- 关键词:中草药迟钝爱德华氏菌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