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36003)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6H指数:6
- 相关作者:钱宇杨思宇贾小平李秀喜周伟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煤气化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8
- 2016年
- 煤化工废水中以鲁奇炉和BGL炉为代表的固定床气化洗气废水氨氮和酸性气含量高,且含有高浓度生物毒性的酚类物质,COD高达20000~50000mg/L,形成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技术瓶颈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不同技术进行分析对比,阐述各酚氨处理技术优缺点和工业实施状况。分析表明脱酸脱氨再萃取脱酚技术效果较好,该工艺采用单塔脱酸侧线脱氨将废水p H调至中性利于萃取脱酚,采用新型萃取剂,提高多元酚的分配系数,总酚萃取回收率可达93%。文中详细介绍该工艺中关键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如塔的操作温度和压力、精馏塔内回流比、进料位置、萃取塔内相比、萃取级数等。最后介绍了该工艺在哈尔滨煤化工公司煤气化项目的废水处理实例,废水处理量为5000t/d。新流程的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具有明显优势。该工艺目前又在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公司图克化肥项目的煤气化废水处理中获得成功应用。
- 钱宇杨思宇马东辉崔培哲
- 关键词:煤气化废水
- 煤制气中甲烷化余热利用集成串级吸收式制冷新工艺被引量:2
- 2016年
- 煤制气甲烷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低温余热,这部分热量直接排放到大气,造成较大的能效损失、经济价值损失。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和氨吸收式制冷的串级制冷工艺集成到甲烷化过程中,利用低品位余热制冷,可制得-40℃的冷量用于低温甲醇洗,以替代部分常规的压缩式制冷。这样能大幅降低电耗,提高能效。以40亿立方米/年的煤制天然气为例,该串级吸收式制冷集成甲烷化过程中的低温余热用于低温甲醇洗单元供冷,减少压缩式制冷负荷16.2%,折合节省标煤1.8万吨/年,动态投资回收期1.7年左右。
- 杨声梁嘉能杨思宇钱宇
- 关键词:余热制冷计算机模拟
- 联供联产系统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 2016年
- 针对联供联产系统的经济—技术—环境—社会等综合性能的复杂性,提出层次分析法与行业吸引力矩阵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行业吸引力矩阵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组成,其中内部因素表征为系统竞争力指标,外部因素表征为系统所处行业的行业吸引力指标。根据指标的层次特性,建立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以合成气为核心的联供联产系统为例,详细分析并计算了其行业竞争力指标和吸引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为处于增长或发展位置。
- 陈醉万树文贾小平王芳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化工过程系统多目标夹点分析的模型框架与步骤
- 2012年
- 减少水、能源和资源利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通过对化工过程系统进行分析,本文将过程集成技术中的水夹点、热夹点和碳夹点技术相结合,提出多目标夹点分析方法。分析了在化工过程中用水、热公用工程以及碳排放的关系,提出洋葱头修改概念图,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规划环节。在同时考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水、热和能源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提出基于贯序的多目标夹点分析与设计方法,建立了详细的模型框架以及设计步骤。具体步骤如下:(1)基础数据提取;(2)无水回用情况下的新鲜水用量;(3)基于累积流量-累积负荷图,确定最小新鲜水用量和最小废水排放量以及夹点的位置:(4)确定新鲜水节约效率;(5)进行水网络设计;(6)运用累积负荷-累积流量-温度图,确定最大公用工程用量,绘制能量匹配图;(7)从水网络设计图中提取热集成数据,计算最小公用工程数据;(8)计算节能效率;(9)基于累积能源-累积二氧化碳排放组合图,确定最终的能源资源分配。按以上步骤可确定最小新鲜水用量、最小废水排放量、最小公用工程、最小清洁能源使用量。
- 贾小平刘彩洪钱宇
- 碳排放约束下的城市固废处理系统研究
- 城市生活垃圾的迅速增长及其处理对其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城市固体废物系统的分析与管理成为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的其它方式包括废物减量、物质循...
- 王思亓
- 关键词:城市固体废物碳排放约束生命周期分析
- 文献传递
- MEA吸收电厂烟气CO_2流程模拟与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从吸收剂浓度、吸收剂进料温度、解吸塔的压力和解吸塔再沸器热负荷等影响因素对乙醇胺(MEA)吸收电厂烟气中CO2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吸收和解吸条件,为乙醇胺吸收燃煤电厂排放的CO2的工艺过程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 黄卫清刘伟煌苏奎梁建东赵颖星钱宇
- 关键词:乙醇胺CO2
- 煤气化废水处理中双侧线汽提塔的加碱脱氨被引量:10
- 2012年
- 煤气化废水中不仅存在CO23-、HCO3-、HS-等阴离子,还存在Cl-、SO24-等阴离子,因此废水中既存在游离铵盐也存在固定铵盐。仅采用煤气化废水处理中的双侧线汽提技术无法除去固定氨,导致处理后废水的氨的质量浓度严重超标,影响后续生化处理。为了降低废水中固定氨的质量浓度,在双侧线汽提塔内采用加碱脱氨技术,并借助流程模拟,对加碱位置和加碱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塔釜总氨及总酸的质量浓度满足出水要求的前提下,加碱后双侧线汽提塔固定氨的脱除率达99.8%。改善废水水质的同时回收了大量氨,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陈赟周伟李秀喜钱宇
- 石油与煤路线制烯烃过程技术评述被引量:35
- 2013年
- 烯烃是重要的平台化学品,烯烃工业的发展带动着其它有机化工产品的发展。无论从能源安全还是资源储量角度看,探索煤炭原料路线的烯烃生产是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煤气化为基础的甲醇制烯烃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石油、煤路线制烯烃的主要工艺技术,并结合能源储量、工艺应用情况、技术经济等方面对两条工艺路线进行了比较。总体而言,煤制烯烃路线具有原料成本优势,在经济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整体工艺和过程集成技术有待提高。
- 项东彭丽娟杨思宇钱宇
- 关键词:煤石油烯烃技术经济
- 油页岩开发利用技术及系统集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6年
- 油页岩作为一种非常规能源,储量巨大,是最具潜力的石油替代资源之一。将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页岩油气提质、灰渣生产建材和化工品等工艺技术进行集成,可提升能效、改善经济效益,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需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专题论述在油页岩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关键单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和高效环保开发利用油页岩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 杨庆春周怀荣杨思宇钱宇
- 关键词:油页岩干馏系统集成
- 工业过程生态生命周期评价的生态累积[火用]耗模型被引量:2
- 2014年
- 生态生命周期评价(Eco-LCA)作为常规生命周期评价的拓展,提供了一种对工业过程生态影响及可持续性分析评价的方法.但目前Eco-LCA中尚缺失生态累积耗(ECEC)指标的完整模型.本文探讨了工业过程中自然资源消耗、社会经济投入和环境污染危害三种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囊括资源、经济、环境三要素的工业过程生态累积耗模型,完善了Eco-LCA方法应用于工业过程可持续分析的理论框架.最后,以此生态累积耗模型对中国原油生产进行了示例性分析讨论.
- 钱宇杨时颖杨思宇
- 关键词: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