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401)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陈飞虎葛金芳彭晓清信红亚潘春晓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天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维甲酸
  • 3篇4-氨基-2...
  • 2篇细胞
  • 2篇分化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诱导分化
  • 1篇诱导分化作用
  • 1篇增殖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乳腺癌细胞株
  • 1篇乳腺癌细胞株...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受体
  • 1篇体内组织分布
  • 1篇维甲类
  • 1篇维甲酸受体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庆市立医院

作者

  • 3篇葛金芳
  • 3篇陈飞虎
  • 2篇彭晓清
  • 1篇陈冠儒
  • 1篇居靖
  • 1篇高文凡
  • 1篇汤继辉
  • 1篇汪楠
  • 1篇徐亚运
  • 1篇詹侠
  • 1篇邓子云
  • 1篇潘春晓
  • 1篇雷静
  • 1篇李悦

传媒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诱导分化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n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mate,ATPR)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抑制增殖诱导分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TT检测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粘蛋白MUC-1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RARα、RARβ、RARγ和维甲类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s,RXR)RXRα、RXRβ、RXR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ATPR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染色后镜下观察MDA-MB-231细胞生长密度降低,形态趋于正常。ELISA结果显示,ATPR作用后明显降低MDA-MB-231细胞培养上清中MUC-1的浓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中G0/G1期表达量增加,S期表达量减少,细胞阻滞在G0/G1期比例增加。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PR作用后,R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RXRs 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ATPR可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其机制可能与RARγ的表达有关。
雷静陈飞虎葛金芳李悦高文凡邓子云
关键词:维甲酸受体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粘蛋白(mucin 1,MUC-1)活性;RT-PCR法检测维甲酸受体(RARα、RARβ、RARγ)、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RIG1)、雌激素受体(ERα、ER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Rα、RARβ、R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ATPR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镜下观察ATPR作用72 h后MCF-7细胞形态趋向正常细胞分化;ELISA结果显示ATPR明显降低MCF-7细胞培养上清MUC-1浓度(P<0.05);ATPR作用MCF-7细胞72 h后,RARβ、RRIG1、ERβ表达增强(P<0.05),RARγ表达下调(P<0.05),RARα和ERα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ATPR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程度增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维甲酸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平衡,并上调RRIG1表达有关。
汪楠陈飞虎葛金芳潘春晓彭晓清居靖
关键词: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细胞增殖细胞分化MCF-7细胞
新型维甲酸衍生物ATPR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大鼠组织中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浓度的测定方法,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 SD大鼠灌胃给药ATPR(20mg·kg-1)和静脉注射给药ATPR(7 mg·kg-1)后,分别于给药后2、4、7 h和5 min、1、5 h取各脏器组织,经预处理,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ATPR浓度。结果大鼠灌胃ATPR后,肠组织中药物浓度最高,其次在肝、脾、肺组织浓度较高,在心、肾、脂肪和脑组织中浓度较低。静注给ATPR后,肝组织中药物浓度最高,其次在脾、肺组织浓度较高,在心、肾、肠、脂肪和脑组织中浓度较低。结论两种给药途径给药ATPR后,肝组织的药物浓度均较高,提示ATPR在诱导肝癌细胞分化和抗癌细胞增殖方面可能会有较好的靶向作用。
詹侠陈飞虎汤继辉葛金芳徐亚运陈冠儒彭晓清
关键词: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高效液相色谱法静脉注射灌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