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68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68061)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兴国葛楠刘廷权马丽慧王海霞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钢筋混凝土柱在侧向撞击作用下破坏模式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近似地分析了结构构件在侧向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模式。得出了钢筋混凝土柱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弯曲型变形与直剪型变形2种单自由度模型动力反应计算公式,并尝试将构件几何尺寸、材料力学性能以及冲击荷载都作为随机变量,考虑荷载不同持时及不同峰值,用打靶法计算了一个实例构件在瞬时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概率,为初步判断构件的破坏模式提供依据。计算结果表明荷载持时与峰值是决定结构构件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从构件破坏模式的变化过程来看,将构件在侧向撞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解成弯曲型与直剪型是合理的,失效概率的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的趋势是一致的。直剪型动力反应的振动频率远大于弯曲型动力反应的振动频率,反映了结构构件2种不同的破坏机制有很大的差别。当荷载峰值增加、持时缩短时,构件的动力反应趋向于直剪型,当荷载峰值减小、持时增加时,构件的动力反应趋向于弯曲型。
- 刘廷权王兴国葛楠
- 关键词:冲击荷载破坏模式打靶法
- 干摩擦板-复位弹簧系统隔震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摩擦板-复位弹簧隔震系统的隔震性能,建立了设置隔震系统结构离散多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并计算了一个设置隔震系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干摩擦板-复位弹簧隔震系统以后,结构具有较长的自振周期,隔震效果明显,楼层最大位移增加但沿结构高度分布趋于均匀化,最大层间位移值大幅度减少;依靠弹簧能够复位;接触面上的滑移摩擦作用能消耗传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决定隔震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是接触面摩擦系数与复位弹簧的刚度系数;接触面滑移摩擦系数与复位弹簧系数均取较低的数值时,隔震效率可以达到90%左右。
- 马丽慧王海霞
- 关键词:干摩擦复位隔震相平面层间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