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11012)
- 作品数:2 被引量:80H指数:2
- 相关作者:范柏江葛岩师良公王斌刘成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页岩气成藏特点及勘探选区条件被引量:45
- 2011年
- 中国页岩气勘探尚属于早期阶段,对页岩气成藏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页岩气的资源评价亦处于薄弱环节。通过北美与四川盆地页岩气的对比可知,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的成藏条件只需要物源条件、储集条件、初次运移条件及保存条件,没有二次运移和圈闭条件的要求。页岩气具有3个典型的成藏特征,即独特的成因特征、气源生产力特征和赋存特征。基于页岩气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的分析,综合考虑地质状况、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建立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选区指标,以此为页岩气资源评价服务。
- 范柏江师良庞雄奇
- 页岩气成藏模式研究被引量:45
- 2010年
- 通过将页岩气与煤层气、深盆气的成藏条件进行对比,总结了页岩气藏的物质来源、储集条件、运聚条件、成藏要求与保存条件,建立了页岩气成藏模式。将页岩气成藏分为早期运聚成藏、中期原地聚集成藏和晚期裂缝调整成藏3个阶段,并结合实例分析了页岩气各阶段的成藏特征。在与美国页岩气藏储集参数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对页岩气的3种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早期运聚成藏阶段主要生成生物气,气体主要以游离相和溶解相的形式运移至构造高部位,保存于泥页岩原生孔隙中;中期原地聚集成藏阶段页岩开始大量生成热解气和裂解气,并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形成异常压力体系,页岩气主要表现为原地聚集,气体主要保存于次生孔隙和少量原生孔隙和微裂缝中;晚期裂缝调整成藏阶段主要生成干气,页岩内部构造及成岩裂缝大量发育,相对封闭的压力体系遭到破坏,裂缝沟通不同的封闭体系,页岩气可调整成藏,由构造低部位向高部位短距离运移。
- 刘成林葛岩范柏江公王斌朱玉新
- 关键词:页岩气气源岩成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