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77)

作品数:16 被引量:112H指数:7
相关作者:施季森陈金慧赵亚琦郑仁华王颖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杉木
  • 2篇细胞
  • 1篇毒性
  • 1篇悬浮细胞
  • 1篇悬液
  • 1篇优良无性系
  • 1篇原核表达
  • 1篇杂交鹅掌楸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研究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植物
  • 1篇器官发生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
  • 1篇全基因组测序
  • 1篇无性系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性

机构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福建省林业科...
  • 1篇教育部

作者

  • 8篇施季森
  • 6篇陈金慧
  • 2篇王占军
  • 2篇郑仁华
  • 1篇周小红
  • 1篇赵亚琦
  • 1篇李霞
  • 1篇苏倩
  • 1篇董琛
  • 1篇沈捷
  • 1篇夏兵
  • 1篇徐进
  • 1篇郑佳
  • 1篇徐阳
  • 1篇王新民
  • 1篇陆叶
  • 1篇吕运舟
  • 1篇周艳威
  • 1篇张元莉
  • 1篇王颖

传媒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林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聚乙二醇介导鹅掌楸悬浮细胞与CdSe/ZnS量子点纳米颗粒共孵育的互作特征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纳米材料介导的药物靶向治疗和动物细胞转基因等相关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植物因存在细胞壁的障碍,无论原位还是离体细胞培养条件下,利用纳米技术进行基因转移均存在很大难度.因此设想,如通过纳米颗粒材料物理尺寸的改变和表面化学修饰,能改变纳米颗粒与植物细胞壁界面上的生物物理或生物化学特征,从而有利于纳米颗粒材料穿越植物细胞壁进入植物细胞,将对推动纳米技术在植物转基因领域中的应用产生重要意义.根据以上设想,研究了不同的共孵育时间和温度等条件下,杂交鹅掌楸的胚性悬浮细胞与经不同表面化学修饰的CdSe/ZnS纳米颗粒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细胞生物学特征,以及CdSe/ZnS量子点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在共孵育后3h以内,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经表面后修饰带正电荷的CdSe/ZnS纳米颗粒.同时,胞吞进入细胞内部的表面携带正电荷的CdSe/ZnS纳米颗粒的量明显与共培养时间、温度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表明它们可以通过细胞的液相胞吞作用进入杂交鹅掌楸细胞内,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而表面带负电荷的CdSe/ZnS纳米颗粒则主要聚集在细胞外壁附近.在培养溶液中添加20%(质量比)聚乙二醇,可进一步提高鹅掌楸细胞胞吞CdSe/ZnS纳米颗粒的量和减轻CdSe/ZnS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本研究表明,以表面携带正电荷的CdSe/ZnS量子点纳米材料作为基因载体,在植物悬浮细胞的转基因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董琛施季森陆叶陈金慧夏兵
关键词:杂交鹅掌楸聚乙二醇细胞毒性
杉木茎段cDNA-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
2010年
本研究以杉木茎段为材料,对RNA提取、反转录方法、双酶切反应、连接反应、预扩增反应、选择性扩增反应和银染等步骤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杉木茎段cDNA-AFLP分析体系的各种因素,建立并优化了杉木茎段cDNA-AFLP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采用Chang等(1993)的CTAB-LiCl法稍加改进后提取RNA,得到的杉木茎段总RNA样品较为完整,纯度较高;Primescript反转录酶结合置换合成法得到的cDNA模板质量较高,可以满足cDNA-AFLP对于cDNA的要求。约300ngcDNA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37℃,2h以及MseⅠ,65℃,5h完全酶切,MBIT4连接酶5U,22℃,连接过夜;连接产物最佳稀释倍数为2倍,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为20倍;20μL扩增体系中,Mg2+浓度1.5mmol/L,dNTP浓度0.2mmol/L,TaqDNA聚合酶加1U。PCR产物经6%PAGE电泳得到清晰、稳定的多态性条带。本研究建立的cDNA-AFLP反应体系,为杉木木材形成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李霞苏倩施季森
关键词:杉木CDNA-AFLP
不同分离缓冲液对杉木根尖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为制备高纯度的杉木细胞核悬液供BD Influx TM流式细胞分选仪使用,本研究配制了6种细胞核分离缓冲液制备样品,就不同分离缓冲液对DNA分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WPB buffer不能获得有效分辨的峰形,而OTTO's buffer表现为最高的分辨率,G0/G1峰的变异系数为4.61%。其余4种细胞核分离缓冲液(Arumuganathan's buffer,Galbraith's buffer,Lysis buffer LB01和Marie's nuclear isolation buffer)的变异系数在5%~8%之间(分别为5.49%,7.30%,5.12%和6.89%)。本研究分别选用了DAPI和PI对细胞核悬液进行染色发现,利用DAPI染料获得的柱状图CV值更小、分辨率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ysis buffer LB01分离缓冲液,结合DAPI染色,可以制备得高纯度的杉木根尖细胞核悬液。这一结果为杉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同步化和染色体分选提供实验依据。
沈捷徐进刘光欣施季森
关键词:杉木流式细胞术
参与杉木次生壁合成调控的转录因子ClMYB4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植物次生壁及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在转录水平上受到某些R2R3-MYB基因家族成员的调控,如AtMYB46和PtMYB4。本研究在杉木发育木质部中克隆了一个全长为1453bp的R2R3-MYB基因cDNA序列,编码413个氨基酸残基的预测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它与火炬松PtMYB4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且与AtMYB46、PtMYB4和EgMYB2次生壁合成调控基因在系统进化上聚为一类。因此,命名为ClMYB4。本实验构建了ClMYB4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b-ClMYB4,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实现了高效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转录因子ClMYB4在调控杉木次生壁发育过程的下游靶基因及相关顺式作用元件提供基础。
吕运舟郑佳陈金慧施季森
Highly efficient uptake of ultrafin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with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by Liriodendron hybrid suspension cells被引量:2
2013年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actions co-cultures of ultrafin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 and the Liriodendron hybrid suspension cell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 and scanning elec- tron microscopy (SEM). Using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labeling, the LSCM observ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MSNs (size, 5-15 nm) with attached FITC molecules efficiently penetrated walled plant cells through endocytic pathways, but free FITC could not enter the intact plant cells, The SEM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MSNs readily aggregated on the surface of intact plant cells, and also directly confirmed that MSNs could enter intact plant cells; this was achieved by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silicon present. After 24 h of incubation with 1.0 mg mL-t of MSNs, the viability of the plant cells was analyzed using fluorescein diacetate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cells retained high viability, and no cell death was observed. Interestingly, after the incubation with MSNs, the Liriodendron hybrid suspension cells retained the capability for plant regen- eration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ultrafine MSNs hold considerable potential as nano-carriers of ex- tracellular molecules, and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in vitro gene-delivery in plant cells.
XIA BingDONG ChenZHANG WenYiLU YeCHEN JinHuiSHI JiSen
关键词:ENDOCYTOSIS
植物干细胞中WUS/CLV反馈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回顾植物顶端、根端和侧生分生组织的模式结构,以及干细胞区的WUSCHEL/CLAVATA(WUS/CLV)反馈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发现,3种分生组织不仅都具有长期潜在的维持原始细胞启动状态的功能,而且可能都存在调控相邻干细胞分裂、分化的干细胞区。茎端分生组织中和根端分生组织中分别存在WUS/CLV和WOX5/CLE40反馈调控机制,2种反馈调控机制都具有维持干细胞区的分裂及其与其他组织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功能。而有关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的维管形成层组织中WUS/CLV反馈调控机制的报道不多,文中就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王占军陈金慧施季森
杉木成年优良无性系的不定芽增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杉木成年优良无性系的无菌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激素、活性炭等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接种方式对杉木增殖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6-BA浓度为1.5 mg·L-1时能有效促进不定芽增殖,但继续添加则起抑制作用,并容易引起玻璃化;去除顶端优势的接种方式能将不定芽的增殖效率提高一倍多;不同的基因型间平均不定芽数相差1;BA、KT、NAA的组合使用较单一激素使用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适量的活性炭有利于杉木不定芽的伸长生长。
周小红周艳威张元莉施季森郑仁华陈金慧
关键词:杉木接种方式器官发生不定芽
杉木SSR-PCR体系优化被引量:6
2014年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是杉木SSR标记研究的基础。利用正交L16(4^5)设计实验对杉木SSR-PCR反应体系的Mg2+、dNTPs、引物、Taq酶和DNA浓度5个因素的4个水平进行优化试验。并在正交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Mg2+、dNTPs进行单因素确定。获得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0灿反应体系中,Mg2+浓度为1.0mmol/L,引物浓度为0.25μmol/L,dNTPs浓度为0.15mmol/L,Taq酶为0.05U/μL,DNA为30ng,10×PCRBuffer2μL,不足部分用双蒸水补齐至20μL。在最佳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引物的最佳退火范围为63~53℃。利用此反应体系对10个F1代杉木材料及其亲本,进行4对SSR标记进行PCR扩增并电泳检测,其结果清晰、稳定。说明此体系适合进一步的杉木SSR研究工作。
徐阳陈金慧王颖赵亚琦王新民郑仁华施季森
关键词:杉木分子标记正交试验
木本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12年
近年来,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木本植物全基因组测序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但由于木本植物通常基因组较大,基因组结构较为复杂,在测序、测序后的组装、注释、功能分析等均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基因组测序分析的经费预算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以提高林木全基因组研究方面的效率。文章在比较分析已经发展起来的3代基因测序技术(Sanger测序法、合成测序法和单分子测序法)的基础上,选择4种已经公布的木本植物(杨树、葡萄、番木瓜、苹果),从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背景、测序结果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对未来要开展的木本植物全基因组测序前的准备工作(材料选择、遗传图谱和连锁图谱的构建、测序技术的选择),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应用进行了讨论。
施季森王占军陈金慧
关键词:木本植物测序技术全基因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