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6049)

作品数:4 被引量:85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楚群詹海刚唐世林施平何全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遥感
  • 2篇反演
  • 1篇遥感反演
  • 1篇遥感估算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浓度
  • 1篇真光层
  • 1篇真光层深度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色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珠江口
  • 1篇珠江口海域
  • 1篇网络
  • 1篇漫衰减系数
  • 1篇工神经网络
  • 1篇光合有效辐射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广州气象卫星...

作者

  • 4篇詹海刚
  • 4篇陈楚群
  • 2篇唐世林
  • 1篇李小斌
  • 1篇何全军
  • 1篇沈春燕
  • 1篇刘大召
  • 1篇许大志
  • 1篇施平

传媒

  • 3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海1998—2002年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及其时空演化机制被引量:32
2006年
基于SeaWiFS资料得到1998—2002年海洋叶绿素浓度值以及海表温度(SST)数据和其它海洋数据,通过VGPM模型最终反演得到南海1998—2002年逐月初级生产力分布图以及季节分布图,发现在这5年内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变化不大,仅略有差异,1998年的年平均初级生产力要比其它几年的年平均初级生产力小一些;而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则很明显,冬季要比其它几个季节高得多,而夏季最低。不同季节控制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主要是叶绿素浓度的分布、营养盐的分布、温度条件等,不同海区又略有不同。
李小斌陈楚群施平詹海刚何全军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遥感SEAWIFS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6年
近年来,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反演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模型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历史、近几年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的新发展和各种模型的局限性.结合各种初级生产力模型,讨论了模型建立所需要的参数;并讨论了初级生产力遥感的主要发展趋势,即根据各个海区的生物-光学特性,对初级生产力参数的估算将越来越区域化.
唐世林陈楚群詹海刚
关键词:海洋初级生产力水色遥感
南海真光层深度的遥感反演被引量:22
2007年
海水真光层是指海洋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水层,海水真光层深度的反演有利于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估算。介绍了真光层深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并根据实测资料,通过经验拟合得到南海海水真光层深度与海水漫衰减系数Kd(490)的关系:zeu=2.784/Kd(490)。经过与实测资料的对比发现,与其它通过叶绿素估算真光层深度的算法相比,本算法的精度明显提高。利用遥感估算的Kd(490)数据计算2003年南海的真光层深度,结果表明,南海陆源营养成分的输入以及南海环流是影响南海真光层变化的主要因素。
唐世林陈楚群詹海刚许大志刘大召
关键词:真光层漫衰减系数光合有效辐射
人工神经网络反演珠江口海域叶绿素浓度被引量:21
2005年
利用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珠江口海域的叶绿素浓度和辐射同步实测资料,建立了反演珠江口海域叶绿素浓度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由SeaWiFS资料获取珠江口海域叶绿素浓度分布图,并与SeaBAM推荐的OC2和OC4这2种统计算法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效果明显优于统计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均方根差是0.289 9,可决系数是0.884 8;而统计算法的均方根差大于0.5,可决系数小于0.6。
沈春燕陈楚群詹海刚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叶绿素反演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