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03016)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大勇陈聪陈朴何明升李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篇社交
  • 1篇社交网
  • 1篇社交网络
  • 1篇网络
  • 1篇现代金融
  • 1篇现代金融理论
  • 1篇理性与非理性
  • 1篇金融
  • 1篇金融理论
  • 1篇扩散
  • 1篇非理性
  • 1篇NUMERI...
  • 1篇HETERO...
  • 1篇MODEL
  • 1篇病毒式传播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2篇张大勇
  • 1篇李智勇
  • 1篇何明升
  • 1篇陈聪
  • 1篇陈朴

传媒

  • 1篇当代传播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Journa...
  • 1篇复杂系统与复...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博热点话题扩散模式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样本,从话题属性和扩散主体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热点话题扩散的因素,并且从初级传播和次级传播两个层次分析其扩散过程和规律,得出微博热点话题扩散模式具有病毒式传播特征。
陈聪张大勇何苾菲
关键词:病毒式传播
Heterogeneous individuals’behavioral biases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0年
A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cognitive biases and 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biases of bonded rationality individual,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by introducing a set of new variables called overconfidence coefficient and attribution bias coefficient to the sentiment model. The irrational expectation and irrational risk aversion as two inseparable aspects of bonded rationality are expressed in an unified model,and a method of measuring individual cognitive biases is proposed,which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normative models that can not 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of behaviors among heterogeneous individuals. As a result,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individual cognitive risk is a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overconfidence coefficient,and a negative interaction with attribution bias coefficient.
张大勇梁国伟
关键词:HETEROGENEOUS
理性与非理性的撞击——现代金融理论的拓展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传统主流金融理论在理性框架下,通过对市场金融活动中当事人的行为动机与方式的理想化的假设,配合以缜密的推理与完善的数学表达,将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提炼为相对简明的逻辑关系,从而为人们的金融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在现实的投资活动中,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投资者做出的决策与作为理性人按照效用最优化的理论所做出决策完全不同,因此完全理性的投资决策只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人的实际行为并不具备客观理性的特征,而非理性金融理论的引入必将对传统金融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推动金融理论的发展。
李智勇何明升
关键词:非理性金融理论
社交网络等级结构与同配性问题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交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在网络建模方面,按照节点间紧密程度和连接渠道,将网络结构划分为有中心网络结构和无中心网络结构两种形式。在网络统计特征分析方面,发现两类网络结构模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是两者在网络层次化结构方面,有中心的社交网络呈现明显等级结构特征,而无中心的社交网络不具备这种结构特征;再者在同配性分析方面,虽然社交网络同配系数均为负,表现出异配特征,但是无中心的社交网络表出的异配性不如有中心的社交网络的显著。
张大勇何苾菲陈朴
关键词:社交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