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500)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郑奇军刘维永刘洋蔡振杰易定华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瓣膜
  • 2篇祖细胞
  • 2篇组织工程心脏
  • 2篇组织工程心脏...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祖细胞
  • 2篇瓣膜
  • 1篇血流力学
  • 1篇血内
  • 1篇髓内
  • 1篇体外
  • 1篇体外观察
  • 1篇贴壁
  • 1篇去细胞
  • 1篇去细胞基质
  • 1篇种子
  • 1篇种子细胞
  • 1篇外周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刘维永
  • 3篇郑奇军
  • 3篇刘洋
  • 2篇欧阳辉
  • 2篇俞世强
  • 2篇易定华
  • 1篇孙国成
  • 1篇顾春虎
  • 1篇程亮
  • 1篇康晓军
  • 1篇王进
  • 1篇蔡振杰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上种植的体外观察
2008年
为在体外观察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种植到去细胞猪主动脉瓣上的生长情况。采用TritonX-100联合胰蛋白酶、核酸酶去除猪主动脉瓣膜细胞。从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后。将从外周血培养的EPC种植到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上,用HE、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种植效果。结果显示猪主动脉瓣内的细胞去除彻底,但纤维支架保存良好。人外周血培养出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示ac-LDL和UEA-1阳性,提示为内皮祖细胞,种植后行HE染色可见到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表面单层内皮细胞生长,并且表达von Willebrand因子和CD31。
王进郑奇军顾春虎刘洋康晓军刘维永
关键词: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去细胞基质内皮祖细胞
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两种分离方法及其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免疫磁珠法和贴壁换液法分离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和条件,并比较两种方法优缺点.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和贴壁换液法从骨髓中分别提取内皮祖细胞,体外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通过检测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表达、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情况和超微结构等进行鉴定.同时,流式细胞检测分离所得细胞的纯度、细胞计数测定分离所得细胞的数量及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况等,对两种分离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用免疫磁珠法和贴壁换液法从骨髓中分别提取的细胞,体外培养后细胞呈铺路石形,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内具有特征性的W-P小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相关抗原VEGFR-2,Ⅷ/vWF呈阳性,同时细胞摄取Ac-LDL,证实为内皮祖细胞.免疫磁珠法与贴壁换液法相比,分离所得内皮祖细胞数量是后者2倍,纯度为76%,明显高于贴壁换液法的29%;同时,两者对细胞增殖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利用免疫磁珠法和贴壁换液法均可分离得到骨髓内皮祖细胞,它将成为新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细胞纯度更高、数量更大,但步骤复杂、价格昂贵;贴壁换液法得到细胞纯度和数量偏低,但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性强.
郑奇军刘维永易定华俞世强刘洋欧阳辉程亮蔡振杰
关键词:骨髓内皮祖细胞免疫磁珠法
血流力学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血流力学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从犬骨髓中分离得到骨髓间充质细胞(MSCs),经DiI标记后接种于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培养7 d后将所得瓣叶种植于犬腹主动脉内,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超微电镜检查等,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及功能变化。设体外培养组为对照组。结果接种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移植于犬腹主动脉内后,仍可检测到所种植细胞,细胞生长良好。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形态有所伸长,整体上沿流体方向改变形态,同时,瓣叶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加,并充满中性和酸性黏多糖。结论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时,血流力学对种子细胞维持形态、保持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郑奇军易定华俞世强孙国成刘洋欧阳辉刘维永
关键词:心脏瓣膜种子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