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80016)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 相关作者:丁邦平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教学论”与“教学法”的关系探析——(跨文化)比较教学论的视角被引量:11
- 2015年
- 从"教学法"到"教学论"的演变,是20世纪初期以来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但是这两个概念在西方教育文化的源头原本是不同的概念。"教学法"在欧陆教育学和英美教育科学里都存在,但其内涵不尽相同。"教学论"则是欧陆教育学所特有的,其历史悠久,到20世纪下半叶发展成为大学独立建制的一门教育学分支学科,而在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大学里则基本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开始构建所谓的"教学理论"(实则只是"教"的理论),但这与欧陆国家的"教学论"有很大差异。20世纪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了德国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美国教育科学和课程论,以及前苏联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这些学科基本概念引进到我国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误读、误解,造成了长期混淆的局面。今天,我们站在21世纪新的起点上,需要反思和清理如何继承并进一步发展20世纪教育学和教学论的学术遗产及其发展路径。现在是对学习国外教育理论进行追本求源、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 丁邦平
- 关键词:教育学教学论教学法教学理论
- 比较教学论:21世纪比较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被引量:12
- 2013年
- 比较教学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比较教育学重建以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在21世纪我国比较教育学需要继续扩展和深化比较教学论研究,并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各国的教学论以及当前教学与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突破和超越以往我国以单纯引进和介绍外国教学论和教学改革经验为特征的比较教学论研究,为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学知识基础。比较教学论也是世纪之交在国际比较教育学界兴起的一个新兴的重点研究领域。国际比较教育学界重新关注和重视"学校内部的事情",并由此形成比较教学论这一新的重点研究领域,这是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重视教育质量这一现实需要的反映。
- 丁邦平
-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课程论教育文化
-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理科学科教学论与科学教师教育体制改革被引量:4
- 2012年
- 我国理科学科教学论在学科建设方面虽然比以往的学科教学法有所进步和发展,但理科学科教学论教师长期分散在师范院校理科各院系,他们在自己的理科院系里仍然被视为"弱势群体",与教育学院的同事缺乏学术联系和交流的平台与机制,因此在我国高师教育系统中仍然处在教育学术的边缘。如何走出这一困境?我们认为理科学科教学论要提高其在教师教育中的学术地位,一方面要弄清其学科性质与定位,提高学术品位;另一方面还要在学校层面进行科学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理顺理科教师培养的机制。研究和借鉴欧陆国家理科学科教学论的发展经验,对我们或许不无启示。
- 丁邦平
- 关键词:科学教育
- 反思教学论研究——基于比较教学论的视角被引量:6
- 2012年
- 世纪之交,我国教学论界开始对教学论学科建设及其问题进行多雏度、多视角的反思,这种反思促进了教学论研究的深化。但是这些反思大多是从“局内人”的视角进行的,而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进行反思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有必要基于比较教学论的视角,从教学论核心概念与术语、教学论研究体制及其实践情境、教学论研究主体与接受主体三个方面进行跨文化的比较性反思,以期进一步深化对我国教学论的元研究。
- 丁邦平
- 关键词: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