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科技兴海项目
- 作品数:27 被引量:306H指数:9
- 相关作者:陈少波闫茂仓单乐州谢起浪马爱敏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院所专项公益技术攻关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科研院所青年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患白点病条石鲷继发感染出血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
- 2009年
- 从患刺激隐核虫继发感染出血病的条石鲷上分离到2株细菌L1和L2,人工感染实验证实L1和L2均对条石鲷具有高致病性。对菌株L1和L2进行了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L1和L2为同一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阳性,在无盐NaCl胨水中不生长,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精氨酸脱羧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硝酸盐还原、明胶酶为阳性;利用葡萄糖、甘露醇、甘露糖、蔗糖,不利用阿拉伯糖、乳糖、纤维二糖、肌醇、枸橼酸盐、水杨素等;七叶苷、MR为阴性,VP阳性,产生吲哚,不产生H2S,可鉴定为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
- 胡利华闫茂仓陈少波单乐州马爱敏谢起浪
- 关键词:条石鲷溶藻弧菌
- 氨氮和硫化物对文蛤幼体及成体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10
- 2010年
-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氨氮和硫化物对文蛤的幼贝和成贝存活与耐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和硫化物显著影响文蛤幼贝和成贝的成活率,氨氮浓度越高,其毒性越强,文蛤的成活率越低;幼贝和成贝96h的半致死浓度(TLm)分别为36.05mg/L和150.65mg/L,安全浓度为3.61mg/L和15.07mg/L;硫化物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20mg/L和138.44mg/L,安全浓度为1.62mg/L和13.84mg/L。
- 陈坚胡一箫许丰瑞金建钰
- 关键词:文蛤氨氮硫化物急性毒性
-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EST-SSR分布特征及引物开发利用被引量:31
- 2012年
- 采用CAP3软件对NCBI上的5296条缢蛏ESTs序列进行了微卫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经拼接、去冗得到非冗余EST序列3453条,含SSR位点的EST序列267条,共307个SSR位点,检出率为8.89%,平均每6.83kb出现1个SSR位点。设计了40对EST-SSR引物并进行PCR扩增,29对引物能扩增出理想的PCR产物,其中多态性引物14对。利用14对多态性引物分析了乐清湾缢蛏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Na)61个,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2个。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和四核苷酸重复是最主要的重复类型,分别占15.96%、37.13%和35.50%。乐清湾缢蛏群体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69、0.490和0.449,表明乐清湾缢蛏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 刘博邵艳卿滕爽爽柴雪良肖国强
- 关键词:缢蛏
- 不同养殖密度对文蛤生长与水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对两种不同池塘养殖容量条件下的文蛤在生长期的生长情况与相应的水质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了解不同养殖容量文蛤生长期间水质的变化情况对文蛤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对保持水质的高溶解氧,补充小型饵料生物,控制池水浮游生物浓度和排出一部分代谢产物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并确定了池塘养殖贝类保持快速生长的养殖容量范围。
- 陈坚柯爱英郑向勇
- 关键词:池塘养殖文蛤水质
- 抗哈氏弧菌卵黄抗体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比较了苯酚法、冷乙醇法、硫酸铵法和辛酸-硫酸铵法4种方法分离提取抗哈氏弧菌卵黄抗体的效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蛋白质含量、SDS-PA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显示,辛酸-硫酸铵方法比单独使用硫酸铵方法得到的鸡卵黄抗体IgY纯度高、而效价一样。实验优化了卵黄抗体的分离纯化技术,得到纯度高、特异性强的IgY。
- 胡伟丽闫茂仓谢起浪陈少波艾为明
- 关键词:哈氏弧菌卵黄抗体
- 黄姑鱼淀粉卵涡鞭虫病的防治被引量:3
- 2009年
- 闫茂仓单乐州陈少波邵鑫斌
- 关键词:黄姑鱼细菌感染苗种培育鱼种鱼苗水温
- 灿烂弧菌和创伤弧菌的不同保存方法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比较了琼脂斜面法、穿刺石蜡法和甘油冷冻法保存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效果。结果表明,甘油冷冻法和穿刺石蜡法的保存期显著比琼脂斜面法长,保存12月后,各保存方法细菌的毒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甘油冷冻法显著好于其它2种保存方法。
- 闫茂仓陈少波单乐州王雪鹏马爱敏谢起浪
- 关键词:灿烂弧菌创伤弧菌
- 乐清湾养殖缢蛏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标记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为筛选出多态性EST-SSR位点,来评价乐清湾缢蛏养殖群体遗传的样性变化。采用40对EST-SSR引物对浙江省乐清湾缢蛏养殖群体进行全基因扫描,结果显示,有29对引物能获得稳定的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72.5%),其中14个微卫星位点具有多态性(占总数35%)。14个位点共检测到等位基因数(Na)61个,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化从2~12个。各引物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分别为0.025~0.868、0.258~0.850、0.242~0.834;位点YC-1、YC-11、YC-12、YC-16、YC-27、YC-35(P<0.05)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说明缢蛏EST序列中有较丰富的SSR位点;乐清湾缢蛏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但有所下降,需加强资源保护。
- 刘博邵艳卿滕爽爽柴雪良肖国强
- 关键词:缢蛏微卫星表达序列标签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
- 浙江南部沿海养殖刺参幼体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 2011年
-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模拟浙江省南部自然海区生态环境条件,研究了温度、盐度、培育密度、投饵量、底质对刺参幼体(6.42±0.84 g)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海水温度为(12.5±0.5)℃,盐度为27±0.3时,温度向上突变至30℃时,幼参在第2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分别为50%和20%;温度向下突变至0℃时,幼参在第4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分别为90%和50%;盐度向下突变至15时,幼参在第4 d和第6 d的存活率分别为80%和0%,向上突变至39时,幼参在第2天和第4天的存活率分别为70%和0%。实验周期30 d,温度10~15℃时,幼参第30 d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各温度组(P﹤0.01),温度20℃时,幼参不夏眠;幼参分别在盐度24~30,培育密度20~40 ind/m2,日投饵量为刺参体质量6%~9%时,第30d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培育密度组和日投饵量组;以水泥、轮胎、轮胎+瓦片、泥为底质,幼参第30 d的相对增重率和存活率均较好。在浙江省南部沿海海区环境条件下,幼参生长适宜温度为10~15℃,适宜盐度为24~30,最适培育密度为40 ind/m2,最适日投饵量为幼参体重的6%,室内水泥池养殖和潮间带网箱养殖是适宜的养殖方式。
- 胡利华张炯明周朝生郑金和肖国强刘伟成李小勇
- 关键词:刺参盐度底质相对增重率
- 琴文蛤形态性状对体量的影响效果分析被引量:21
- 2011年
- 从广西琴文蛤(Meretrix lyrata)养殖群体中随机选取87颗成贝,测量其活体重(y)、壳长(χ1)、壳高(χ2)、壳宽(χ3)及外韧带长(χ4),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长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做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明确影响琴文蛤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所测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外韧带长(P=0.359 3)和壳宽(P=0.348 0)对体重的直接影响较大,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943;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壳长、壳宽及外韧带长为自变量的估计体重的回归方程:y=32.2882+0.2604χ1+0.2991χ2+0.6737χ3+0.5175χ4,为琴文蛤选种提供了理论和理想的测度标准。
- 刘博滕爽爽邵艳卿柴雪良王侃
- 关键词: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