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项目

作品数:146 被引量:883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林徐富贤郭晓艺刘茂熊洪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6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杂交
  • 26篇水稻
  • 18篇性状
  • 18篇栽培
  • 16篇杂交中稻
  • 16篇中稻
  • 12篇选育
  • 11篇玉米
  • 11篇杂交水稻
  • 10篇抗性
  • 9篇小麦
  • 9篇基因
  • 8篇棉花
  • 8篇抗病
  • 6篇栽培技术
  • 6篇胁迫
  • 5篇冬水田
  • 5篇养分
  • 5篇水田
  • 4篇氮肥

机构

  • 159篇四川省农业科...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8篇四川金地菌类...
  • 5篇重庆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西南财经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厅
  • 2篇泸县农业局
  • 2篇南充市植保植...
  • 2篇四川省烟草公...
  • 2篇四川省种子管...
  • 1篇成都学院
  • 1篇成都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朱永川
  • 20篇熊洪
  • 20篇刘茂
  • 20篇郭晓艺
  • 20篇徐富贤
  • 20篇张林
  • 15篇周兴兵
  • 14篇蒋鹏
  • 14篇刘朝辉
  • 13篇张骞方
  • 13篇何炼
  • 13篇叶鹏盛
  • 13篇韦树谷
  • 13篇曾华兰
  • 12篇李琼英
  • 11篇黄忠乾
  • 9篇李靖
  • 9篇彭卫红
  • 9篇甘炳成
  • 8篇陈栋

传媒

  • 45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中国稻米
  • 6篇四川农业科技
  • 4篇杂交水稻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食用菌
  • 3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土壤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中国蔬菜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36篇2015
  • 34篇2014
  • 22篇2013
  • 26篇2012
  • 10篇2011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稻瘟病多基因聚合对川恢907田间抗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杂交、回交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稻瘟病广谱抗病基因Pi-1、Pi-2和Pi-33聚合到川恢907中。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显示,其稻瘟病叶瘟发病率、病情指数从36.31%和15.57分别下降到10.65%~13.88%以及4.2~5.27;穗颈瘟发病率、病情指数从36.53%和12.77分别下降到7.13%~10.22%以及1.51~5.02,显著提高了川恢907的稻瘟病田间抗性。
王平向跃武张志勇王闵霞蔡平钟张志雄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稻瘟病抗病基因基因聚合
转Bt基因抗虫棉外源Bt蛋白的差异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外源Bt蛋白表达的时空规律,明确Bt蛋白表达量和转Bt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内在联系,更加有效降低靶标害虫危害。【方法】采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蛋白定量检测方法,以转Bt基因抗虫棉鄂抗虫棉1号(GK19)为研究材料,对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长时期主茎功能叶和不同生长时期主茎不同叶位叶片的Bt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Bt蛋白含量存在差异,苗期叶片最高,花、蕾、铃次之,根、茎较低;不同生长时期主茎功能叶Bt蛋白含量呈现出随生长发育时间推进而降低的趋势;不同生长时期主茎不同叶位叶片Bt蛋白含量差异较大,苗期和盛蕾期第1~7叶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盛花期和盛铃期第1~7叶呈现出先缓慢升高后逐渐稳定的趋势。【结论】Bt蛋白在转Bt基因抗虫棉各生长时期,各组织器官都有表达,且表达量呈时空动态变化。
常丽娟宋君刘文娟张富丽王东尹全雷绍荣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ELISA
杏当年播种成苗技术及萌发生理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提高杏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为杏种子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杏种子为试材,当年采收后进行播种,研究种子处理方式、生长调节剂以及消毒方式对杏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去除种皮、赤霉素处理和种子消毒均有利于杏种子当年萌发;萌发过程中种子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后降,α-淀粉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基本成反比。【结论】去除种皮杏种子通过80mg/L霉素和10%过氧化氢综合处理后,不需要经过常规层积作用,在采收当年就可以萌发成苗。
刘佳张林成李靖赵琳陈栋
关键词:赤霉素GA3
基于绝对收入假说的四川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四川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人均纯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具有正向影响,人均消费支出的长期收入弹性为0.85,短期收入弹性为0.87。纯收入增长是促进人均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扩大农村消费,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要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收入预期,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杜兴端李晓林正雨
关键词:绝对收入假说
抗条锈病小麦突变体新品种—川辐6号
2013年
川辐6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以抗条锈病小麦品种贵农21作母本,早熟、高产品系4165作父本杂交。杂交当代种子采用150Gy60Co-γ射线急性辐照处理后获得MF1代种子并及时进行夏繁加代,经系谱法定向选育,于2007年育成遗传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5107。该品系2012年由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渝审麦2012001。
蒋云宣朴尹春蓉郭元林
关键词: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突变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的5种农药残留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啶虫脒、嘧霉胺、氟虫腈、辛硫磷和哒螨灵5种农药残留。方法样品以乙腈为提取剂,NH_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和富集,用二氯甲烷-甲醇(97:3,V:V)溶液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定容后,以Dikma Spur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于配有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5种农药在0.1~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0.9998。方法定量限为0.006~0.02 mg/kg。当添加浓度在0.02、0.05、0.1 mg/kg时,5种农药在果蔬中的加标回收率达到70.2%~113.0%,相对标准偏差为2.0%~11.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果蔬中啶虫脒、嘧霉胺、氟虫腈、辛硫磷和哒螨灵残留的测定。
仲伶俐李曦李华仙付成平赵珊雷欣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果蔬农药残留
适宜冬水田不同栽培模式的杂交中稻高产品种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以2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冬水田高密低肥、中密中肥和低密高肥3类栽培模式下,研究了产量及库源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产量在3个栽培模式间、20个杂交组合间及栽培模式与杂交组合间的交互作用均达极显著水平,20个杂交组合在3种栽培模式的平均产量表现为高密低肥>中密中肥>低密高肥,分别筛选出了适宜3种栽培模式和同时适宜3种栽培模式的杂交组合。
胡小刚张林范青华熊洪朱永川郭晓艺周兴兵刘茂徐富贤
关键词:杂交中稻冬水田栽培模式高产品种
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技术及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水稻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病害,现已从次要病害上升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提高水稻品种对稻曲病性抗性鉴定的准确性,本试验在田间和大棚条件下分别从接种方法、接种体、栽培时期、发病条件和环境条件等方面做了全面研究。对比3种接种方法发现,注射.喷雾相结合方法的发病效果最好;在4种接种体中,分生孢子一菌丝片段混合液接种发病最严重,菌丝片段和上年保存的厚垣孢子不能引起发病;在田间或大棚条件下病原菌接种后,进行遮阳和喷雾保湿处理对发病效果好,发现温度在25~30℃和相对湿度在85%以上更有利于稻曲病侵染和显现症状;试验结果还显示大棚条件下的鉴定效果稳定于田间条件。因此建议在进行抗病性鉴定时可在田间多点异地人工.自然诱发的抗性鉴定结果上,增加水稻品种大棚人工接种测定,这样可以获得更有效、更可靠的鉴定结果。
伏荣桃王剑卢代华张鸿龚学书陈雪娟任鸿志毛建辉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接种方法
毛木耳子实体发育相关cDNA差异显示分析
2015年
以毛木耳菌丝、耳基和耳片为供试材料,采用3’-c DNA限制性片段展示方法,获得3个阶段c DNA表达谱,对大于100 bp的18个c DNA片段使用blastx程序与非冗余蛋白数据库(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有6个序列能够分别与NCBI数据库中的新孢子虫假定蛋白、水霉菌Aphanomyces invadans蛋白TAR1、微绿球藻核糖体RNA反义转录序列、双孢蘑菇、糙皮侧耳、皱木耳假定蛋白匹配蛋白质相匹配,并且E值≤5×10-8,表明序列匹配良好,实验方法可行,能够作为毛木耳等食用菌功能基因研究手段之一。
贾定洪彭卫红郑林用甘炳成黄忠乾王波
关键词:毛木耳子实体CDNA
延迟李树秋冬落叶方法的研究
2015年
[目的]为了解决四川地区李采收后秋冬管理松懈、李树落叶较早影响来年生产的问题.[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青脆李为试材,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探索不同延缓剂对李落叶的延迟作用.[结果]以延缓剂(25%沼液+0.3%磷酸二氢钾+0.05%艾绿士+0.2%高脂膜)分别于采收后10 ~ 15 d内、第1次用药后15~20 d、第2次用药后30~45 d 3次喷施,可延迟落叶时间15 ~40 d.[结论]合理使用延缓剂可以有效延迟李树秋冬落叶.
刘佳尧美英李靖
关键词:落叶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